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3.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

4.决定教育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

5.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6.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就是教育的(  )。

A.绝对独立性   B.相对独立性   C.历史继承性   D.生产性

7.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

A.绝对独立性   B.相对独立性   C.历史继承性   D.生产性

8.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说明(  )。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C.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D.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9.《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状况作了总结:“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的发展所以要超前于经济发展,这是因为(  )。

A.教育的周期性长,未来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必须提前培养

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D.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它有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0.下列不属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的是(  )。

A.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B.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C.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D.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11.不能突显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战略地位的是(  )。

A.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B.科教兴国

C.教育是一种“消费事业”   D.国兴科教

12.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

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13.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  )。

A.忽视了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

B.有教育万能论的倾向

C.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

D.夸大了教育对人力资本的作用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  )。

A.学会关心   B.学会生存

C.学会创造   D.学会交往

参考答案:

1.C  2.A  3.A  4.B  5.D  6.B  7.C  8.B  9.A  10.D  11.C  12.B  13.C  14.B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的生产性[首都师大2003研]

答:教育的生产性是教育的一种属性。它主要表现为: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但人要成为生产力,必须首先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获得都需要通过教育。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要改进生产工具和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是衡量劳动者质量的标准。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生产工具不断更新,生产工艺不断变动。劳动者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才能适应这种变动并在现代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和发展要通过教育。教育不仅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而且担负着创造科学技术知识的任务。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杭州师范大学2011研,北航2006研,浙大2006研,北师大2004研,华中师大2004研,武大2003研]

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的一种属性。它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性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定社会的教育不仅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力的制约,也可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等社会现象,促进或阻碍它们的发展。教育是人类延续、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其存在的必然性不因政治、经济制度的更迭而改变。教育的发展不仅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还要服从于自身内在的规律。教育本身具有继承性。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但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三、简答题

1.教育与社会的功能性关系。[西南师大2003研,上海交大2002研,苏州大学2004研]

相关试题:结合实际,论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北航2008研]

答:教育与社会的功能性关系实质上是指教育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具体内容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经济功能上的区别与联系。[首都师大2007研]

答:教育体系按内容或培养性质分为两大类: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形式,在其经济功能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经济功能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成本及收益不同

普通教育所需的时间长、投资多、成本高,其在经济上的收益较多地具有间接性。职业教育则可在短时间内,以较少的成本培养出经济发展所需用的、各种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其在经济上的收益较多地具有直接性。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经济增效方式不同

普通教育在经商的增效功能是间接的,而职业教育在经济上则有直接增效的功能。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劳动力再生产的“母体”,它周期短、见效快,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对社会经济的延续和发展具有更直接的影响。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不同

普通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对文明的传承、学术的素养以及人格的塑造,并不直接面向市场的需求提供所需的技术。而职业教育则侧重于对技术的掌握,它随市场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劳动力就业上有平衡功能。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功能不同

普通教育的专业设置及其招生一般是在国家的计划之中,不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能够调节对人才的供求关系,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多规格、多专业、多类型的人才,是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同时在调节社会劳动力的供求关系、缓解失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经济功能上的联系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都具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的作用。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交互影响,即两者在经济上的功能可以达到互补,并且在现实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职能并不能完全分开,两者在相互的借鉴和影响中共同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都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一种手段和途径。

四、论述题

1.试评我国曾出现的教育政治化和教育市场化的倾向。[南开大学2004研]

答:(1)两种倾向的基本内涵

教育政治化是我国很长时期存在的一种现象。政治选择决定政府行为,政府行为影响教育结果。教育与政治历来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政治的需要往往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造就统治人才。

教育市场化的观念认为: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应当通过产业经营的方式盘活教育存量、扩大教育增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教育市场开放以后,教育的内在质量成为衡量竞争、生存发展能力的重要尺度,这也正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在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方面,政府配置资源能够实现公平但效率不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较高但不能体现公平。在改革过程中,应将两种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引入市场机制,加大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但教育是不能搞产业化或市场化的。

(2)对两种倾向的评价

教育政治化在把握教育总体方向,为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指导,为国家建设服务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表现尤为突出。但同时也极大地束缚了教育的活力,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因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应该是多元化的。

教育市场化对促进办学多元化,增强教育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但是由此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许多教育经营者片面追求利益,造成了教育市场的混乱,这些都需要规范。

2.用教育与社会关系原理,结合现实,说明高等教育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北航2005研]

答: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主要包括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竞争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国家的竞争力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同时高等教育又在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高等教育和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系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规模以及结构等最终是受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生产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也对教育提出客观要求,其中既有社会方面的,也有个人方面的。

第二,社会生产力对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有决定作用。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人才的规格最终是由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制约的。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更新,也必然带来高等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发展完善。

第三,社会生产力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决定着培养各种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现实条件。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基础直接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高等教育发展是无法脱离一个国家的现实的国际竞争力的。

高等教育对提升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第一,高等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为国家提供一支能在科学上有发现、在生产技术上有发明的科学研究和设计队伍,并且这支队伍掌握和运用了先进生产方法的重大突破。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将直接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提高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和综合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不断走向普及化、大众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在这一方面的作用尤其突出。

第三,高等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高等教育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发挥着创造、发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功能。高等教育不仅是教学机构,也是重要的科研和生产单位。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高教学,这使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出人才、出成果的重要基地。

(2)高等教育和国家政治竞争力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政治基础

第一,社会政治通过政治组织机构或团体,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一方面掌握政权的阶级,必然掌握着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也就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使教育为本阶级服务。另一方面,从政治、组织上直接领导控制教育。国家的政治状况和竞争能力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社会政治通过法律形式,对高等教育发挥制约作用。一方面通过法律形式争取受教育权利。另一方面掌握政权的阶级,都要充分利用各种法律手段,包括教育立法,控制教育的领导权,确立符合本阶级意志要求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

第三,社会政治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国家通过政治宣传,设置政治理论课、公民课,组织政治活动等形式,直接对高级专门人才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行为习惯施加影响,从而培养政治统治所需要的人才。

高等教育对提升国家政治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第一,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任何阶级和时代都要通过教育来造就合格的公民和统治人才,从而使受教育者具备阶级或时代所希望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思想意识。特别是高等教育所造就的人才中一部分要进入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组织管理国家各项事务,这部分人才对社会政治的发展有更为直接的作用。

第二,高等教育对社会政治有制造舆论的功能。一方面高等学府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师生对社会政治上的各种主张、思潮做出反应,对于进步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政治观点和政治变革,进行积极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扩大其影响,从而促进社会政治进步和变革。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政治的决策,即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确定有咨询作用。

第三,高等教育具有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功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普及化、大众化、民主化、法制化,这正是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体现。同时,高等教育还有通过传播民主政治,启发激励人们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等功能。高等教育不仅有传播民主政治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创造民主政治的机制和作用,是社会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国家法制的健全、民主的普及、思想的统一对于提升国家政治地位、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重要作用,而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3)高等教育和国家文化竞争力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一,社会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的人民文化水平越高,对教育的需求程度也就会越高,而且文化的社会背景也对学校教育与社会联系发生影响。文化的发展,会加强高等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民族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作用。民族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传递的具体内容有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时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即价值观念和取向,将极大影响着人们对现代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地位的认识和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高等教育对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第一,高等教育对社会文化有保存、传递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保存、传递作用,是通过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整理过程实现的。这促使人们更好地习得更多的社会文化,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第二,高等教育对社会文化有传播、交流功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播交流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交流,不仅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

第三,高等教育对社会文化有创造、更新的功能。通过高等教育能创造人们的新思想、新观念,形成社会文化;教育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为社会创造新的科技成果、发展社会文化;教育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具有创新精神的各方面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