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乾嘉道时期的华人人口资料
1.乾隆时期
雍正五年(1727),雍正皇帝下令取消南洋贸易禁令,澳门葡萄牙人的南洋贸易垄断权随之丧失,贸易逐步转向衰弱。这不仅影响了澳门的经济,而且损失了大量的葡属人口,致使葡萄牙人口的发展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到18世纪30—40年代,澳门的中国人数量继续增长。
法国耶稣会士杜赫德(Du Halde)在1735年记述道:
中国人的数目越来越多,而葡萄牙人仍然几乎全是混血儿。
1742年8月,广东按察使潘思榘奏报:
现在澳夷计男妇三千五百有奇,内地佣工艺业之民杂居澳土者二千余人,均得乐业安居,诚圣天子覆帱无外之盛治也。
1743年9月,广州将军策楞等奏称:
澳门地方原系西洋夷人赁地居住,自前明至今垂二百年,在内开设市舶,共计番夷男妇约有三千五百余名口,加以内地佣工术艺之民杂居澳境者,又不下两千余人。
另一项记载更为具体:
今澳地夷人计四百二十三户,男妇三千四百三十余名口。汉民赁居澳地者计八百五十四户,男妇二千五百七十余名口。
这些资料显示,由雍正朝到乾隆初期,居住在澳门城内的中国人在2500上下,葡萄牙人则在3500左右。但这些记载所见的华人人数,应该是指具有固定职业和固定居所的人口,澳城华人的实际规模应该大于2500人。所以,我们推测,至乾隆初期,澳门城内华洋比例大体接近,而以中国人的数量略多。
稍后,当时生活在澳门的若泽·德·热苏·玛利亚神父(José de Jesus Maria)对1745年澳门的人口留下了较为详细的记载:“这一年(1745),根据教区名册统计,澳门的基督徒人口,包括儿童、男人(1911)和妇女(3301),共有5212名。同时,居住在澳门城的中国异教徒约有8000人。”据此可知,则这一年澳门总人口为13212人,华人已经显著多于外籍人口。1747年1月(乾隆十一年十二月),两广总督策楞等奏报:“计在澳番人共四百二十余家,男妇三千四百余名口,而民人之附居澳地者,户口亦约略相同,俱僦屋以居,在彼营工贸易,并有服其服而入其教,互相婚姻,以及赤贫无赖之徒甘心投身为其役使者。”
从数据统计较为详细的1745年可以看出,18世纪40年代的澳门,中国人口占一半以上(60%),而且几乎都是异教徒。就整个18世纪40年代而言,澳门总人口虽然有了较大回升,但仍然没有达到17世纪30年代中期和18世纪初期的水平。澳门的外籍基督徒人口大致保持在4000人左右的规模。澳门城内有8000中国人,显示在澳门城内居住的中国人有了较大增长,已经超过了外籍人口的规模。于是,关于澳门的华人人口,我们获得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至乾隆早期,华人不仅在澳门人口总量上大大超过了外籍人口,甚至在澳城以内,也接近并超过了外籍人口,华洋比例显著改变。这是明清时期澳门人口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变化。
18世纪50年代以后,澳门海外贸易持续下降,“各番生齿日繁,回易之利亦减于昔,以故来澳之夷颇少,而在澳者又多死徙而去”。来到澳门的葡萄牙人很少,在澳门居住的葡萄牙人或死亡,或迁走,人数进一步下降。而其他民族的外国人则随着粤东贸易的发展,来澳门居住和生活的人数不断增多。同时,可能由于葡属人口的减少,留出了更多的生存空间,也由于内地生存环境的恶化,澳门的中国人数量因中国人的涌入而突然增加了。
据张甄陶写于1750年的文章记载,“澳中民夷杂处,数盈二万”, “今在澳之夷约六百余家,每家约三男而五女”,即接近5000人,那么,华人数目就是15000人左右。1754年11月,澳门议事会致信里斯本,向葡王陈述澳门所处的困境,其中言及澳门有16000名华人注3。另据中文记载,约1757年,澳门葡萄牙人“户口三千有奇,白主黑奴”。资料显示在18世纪50年代中期,居住澳门的葡萄牙人略有减少,而中国人口则显著增加,占据了优势地位。于是,澳葡议事会多次讨论限制华人在澳城居住的对策,为此曾三令五申禁止葡人向华人出租或出售房屋。
注3“. . . sabe muito bem q'húa Cidade como esta, q'entre Xtãos, e Chinas serão 16 mil pouco mais, ou menos, e não se pode sustentar com os direitos de húa Fragata. . . ”—Arquivos de Macau,3. aSerie, Vol. VII, p.128.
此后,外籍人口保持相对稳定,而中国人则继续增加。据澳门总督于1772年1月22日提交的《澳门人口报告》记载,1772年澳门共有26000人,其中外国人6000名,中国人20000名。另据亚历山大·达·席尔瓦·佩德罗萨·基马良士主教(Alexandre da Silva Pedrosa Guimarães)1775年1月8日报告所附的《澳门人口概览》记载,澳门总人口达到25000~27000人,其中外籍基督徒人口4973人,中国人20000~22000人。两年后的1777年8月8日,基马良士主教在致澳门议事会的信中说:
该市的中国人有近22000人;而所有基督徒的人数,不论老幼、黑白、男女,总数不超过6000人。注4
注4“. . . porque os Chinas nesta Cidade são perto de 20000 e todos os cristãos, assim velhos como moços e crianças de peito, pretos e brancos, dum e doutro sexo, não chegão a 6000 e muito francos. ”-“Carta do Bispo D. Alexandre da Silva Pedrosa Guimarães ao Senado a 8 de Agosto de 1777”, in Arquivos de Macau, 3a. Série, Vol. XVI,1971, p.204.
1779年9月20日,据澳门总督给葡印总督的信函记载,澳门有18000~20000名中国人注5。可见,乾隆中后期,澳门的中国人约占人口总数的3 /4以上,中国人的人数大大超出外国人。
注5“Sendo-me presente a carta do Governador seu Antecessor de 20 de 9br. o do anno proximo precedente, em q'me representa q'no estado, em q'se acha a Cidade de Macao habitada das nações Estrangeiras com mais de dezoito, ou vinte mil Chinas, . . . ”—“Carta do Governador da India ao Governador de Macau, de 9 de Maio de 1780”, in Arquivos de Macau,3a. Série, Vol. X,1968, p.258.
1780年代至18世纪末,正处在清朝乾隆末年和嘉庆年间,当时清政府吏治腐败,贪污搜刮,加之天灾连年,沿海地区内地民人不堪清政府的赋役重负,一部分人被迫转向澳门。澳门中国人口数量有了进一步的增长。
1783年4月2日葡王马利亚一世向澳门议事会发布的《王室制诰》中称:“本市住着大量的中国家庭,其数目为葡萄牙和中国基督徒家庭人数的三四倍。”次年6月15日,澳门议事会在针对广东总督公文中的要求注6所作的答复中指出:
注6公文中的要求包括:登记25艘额船并报告其运载情况,在城内张贴成立澳行(Aom)的通告等。详见Arquivos de Macau,3a. Série, Vol. IV, p.234.
我们在此经营的贸易,不仅使我们自己得以为生,也使这里的30000多名中国人免于饥馑。注7
注7“Segundo, que por meyo do commercio que aqui fazemos, não só nos sustentamos, porem tambem matemos(sic.)a fome ámais de trinta mil Chinas. ”—“Termo do Conselho Geral de 15 de Junho de 1784”, in Arquivos de Macau,3a. Série, Vol. IV, p.235.
1788年1月12日,议事会决定致信葡王,请求派遣使团前往北京。信中谈及澳门城内华人群体的发展情况:
若干年前,本市仅有一些木匠、石匠、裁缝、鞋匠以及其他工匠,我们需要他们为本市提供服务。而现如今,城墙内到处是华人无业游民,人数达到30000多。注8
注8“A poucos annos hánão havião nesta Cid. e senão alguns Off. es de Carpintr. o, Pedr. os, e Alfayates, Sapatr. ose os mais Off. es, que nòs mesmo pedims por serviço da Cid. ehoje se acha dentro do muro della cheya de toda a casta de China vagabundos, vadios q'se contão mais de trinta mil. . . ”—“Carta do Senado a Raynha N. S. ana monção de 1788”, in Arquivos de Macau,3a. Série, Vol. XVII, p.53.
考虑到这两个文件产生的具体背景,即以特别的强调来引起广东官府和里斯本对澳门的重视,其中对澳门城内华人群体规模的报告均有所夸大。
1780年代后期至18世纪末期,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数量差距进一步拉大。1788年,若泽·玛利亚·马亚(Dr. José Maria Maia)报道说:
中国人逐渐被允许在城内和墙界外(extra-muros)居住。一些中国人的住宅与葡萄牙人的房屋相互交错地建立起来;在沙梨头(Patane)、望厦和其他一些不太起眼的地方开始出现居民,并且迅速增长,结果在短短数年当中,葡萄牙人被围在了占绝大多数的华人中间。
1788年,由议事会出资在城内建立了一个新街区;中国人口不仅被保留下来,而且不断增长,以至多年以来他们的人口就6倍于葡人。从那以后,中国人逐渐占据了墙界外最大部分的地区,……在墙界内,中国人也建立起了一些居民点,而葡萄牙人完全被包围起来了。
马亚的报道开始将华人在澳城之内和墙界外的情况一并描述,是史料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若就整个半岛的范围而言,华人人数接近3万是有可能的。
18世纪90年代以至世纪末期,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数量差距在原有的基础上明显加大。根据葡文档案的记载,1791年澳门的总人口数为27233人,其中,外籍人口5233人,中国人22000人,中国人口明显居多数。1793年,限制中国人居住的各种措施被废除,加上澳门附近地区常受海盗的侵扰,中国人纷纷涌入澳门,致使澳门华人人口大增。据路过澳门的英国赴华使团成员斯当东记载,1793年,澳门共有12000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中国人。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有4000多。这个数据应该是指澳门城内的人数。
2.嘉庆道光时期
1794年,澳门总人口10000人,其中葡萄牙人为4000人,那么,华人大约6000人。1798年10月24日,英国商船监货人埃比尼泽·唐森德·小怀特(Ebenezer Tounsend, Jr. White)在写于澳门的日记中记述:“这里大约有12间教堂,居民最多大约4000人。”另据法国赴华使团成员小德金(De Guigness)在19世纪初(1800年左右)的估计,当时澳门人口达12000人,其中华人有8000人之多,那么非华人的基督徒人口有4000人。这三个年份的人口数字应该是指澳门城内的人口数。中国人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3(67%),华洋比例为2∶1。中国人数量是外国人数量的2倍,与这一时期澳门城内外人口总量下的华洋比例相差较大。瓦士(A. M. Martins do Vale)认为,此时澳门总人口在25000~30000人之间,应该是一个合理的估计。
据黎沙(Almerindo Lessa)搜集的资料,1810年除了神父和军人,澳门有3018名葡萄牙人及其后裔,1025名奴隶。1817年4月11日(嘉庆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澳门西洋理事官唩嚟哆回禀署香山知县舒懋官:“至若澳夷男妇名口,生齿日繁,比照上年名数,有增无减。”华人的增长更为显著。据黎沙搜集的资料,1822年,澳门有4215名基督徒(包括977名男性、2701名妇女和537名奴隶)和8000名华人(其中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已经欧化)。徐萨斯(C. A. Montalto de Jesus)引安德拉德(José Inácio de Andrade)统计,1825年,澳门人口增至22500人,其中18000人为中国人。但黎沙认为这个数字无疑包括了居住在墙界外的华人。古万年和戴敏丽也认同安德拉德的资料,认为1826年澳门有18000名中国人。另据议事会官员唩嚟哆在其公文中提供的数据,到1829年,澳门的中国人增加到40000人。另据黎沙公布的资料,1830年澳门有3351名欧葡及其后裔,148名其他种族的人,华人有30000人,其中13090人为基督徒10。华人占据了澳门总人口的绝大部分。此后仍保持这个规模。当时生活在澳门的龙思泰对1834年澳门人口做了详细记录:
最近15年来(迄1834年),澳门贸易的停滞不前,迫使许多华人前往别处谋生,人口密度有所降低。但我们仍然可以推测,包括妈阁炮台附近的村落、望厦村以及船上居民,华人人数可能达到约30000人,至少比葡萄牙人多6倍。
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的1842年,澳门华人人口仍维持在30000人的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嘉道年间,由于中国政府和澳葡当局相继取消了华人进入澳门城内的禁令,城外的中国人也渐渐迁入城内,致使澳门城内的中国人有了较为显著的增加。嘉庆十四年(1809)二月,广东巡抚韩崶奏报:“近年(澳葡)生齿日繁,大小男妇约计共有三千余名口。其华人在澳开铺落业者,男妇共有三千一百余名口。”这里的华人人数应该不是澳城全部华人人数。又据葡文档案记载,1831年澳门华人不少于10000人。这个数字比较接近事实。据1839年林则徐派人调查的结果,澳门有西洋夷人720户,男女5612口;华人共1772户,7033口。澳门城内华洋比例已发生变化,在中文史料中,澳门城内的中国人数量明显超过了外国人。
综上所述,自1557年以迄本书研究的乾嘉道时期,除了自身的繁衍增殖外,受政治、经济、军事、政策的影响,澳门中外人口数量一直处在不断的消长变化之中,体现了移民城市人口变化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在近代人口统计方法推行之前,任何关于澳门人口的记述都是不完善的,其准确性都是相对的。尽管如此,依据上述资料,我们依然可以大致把握澳门人口中华洋比例变动的规律,华人群体的不断扩大,成为一种不可阻遏的历史趋势。在临近本书论述的时期结束时,不论就整个澳门半岛而言,还是仅就澳门城内而言,华人均占据了多数,甚至大多数。华人已经明显地成为澳门半岛人口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