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的国学](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76/26398176/b_26398176.jpg)
耳——圣人的心灵
板书依伴阅读
![picture](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32548/14872994704314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84_25181.jpg?sign=1738951556-vD7Feh5PDJeNRwmXYZZwdGcOb3Tp3kZ8-0-6c6184b15d63df1752d53c8330e6fe9e)
![picture](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32548/14872994704314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85_25195.jpg?sign=1738951556-YzD8Mtmk35ZRgRbBLxXzzfew6zPHN2U6-0-deac335424173be78879442aafd50734)
一个人如果思维敏捷,头脑清楚,会被别人夸赞“聪明”。可“聪”这个字,为什么是“耳”字旁呢?在《说文解字》当中,“耳”这个字的意思是:
察也。
说明耳朵是人观察外界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我们不要认为观察只能用眼睛,耳朵其实也很重要。人的目力范围是有限的,有障碍物的话视野就会被遮住。而耳朵却可以听到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
下面我们来看“耳”的甲骨文(见上图)。可以看出,这个字完全是依照耳朵的形状得来。甲骨文中的“耳”字有好多种写法,能看出是左耳还是右耳。
以下是“耳”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耳从甲骨文到楷书,形态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picture](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32548/14872994704314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86_25205.jpg?sign=1738951556-wKXp7vD3hDLyqoCZEl2xhemib8XrZyJk-0-fa9ca751688d255313478cd1c3889b65)
![picture](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32548/14872994704314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86_25206.jpg?sign=1738951556-Az2DOtsRtJs5BaXZSbVbj7dxWzKC9Cfw-0-9b6f4feda9ed6be76c0919aa403dae5c)
![picture](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32548/14872994704314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86_25207.jpg?sign=1738951556-gBUdIAgrRrUT7gdXyYJdOUkrtju1gGb9-0-1fc7b750c8fee9b2ddac0d6d44557f64)
耳在古代有个雅称,出现在《黄帝内经》[1]中,书中写道:
窗笼者,耳也。
将耳朵称作窗笼。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说透过眼睛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而在这里把耳朵当作“窗”,是指从内向外寻求,从窗外听到各种声音来帮助你认识这个世界,“笼”就是装东西的竹编物,指把你听到的都装进耳朵里。
耳朵是用来听声响的,古人还用另外一个字来代表听,那就是“闻”。门里有耳,这是个形声字。闻和听的含义是不太一样的。段玉裁给“闻”的定义是:
往曰听,来曰闻。
既然耳朵是用来“听”的,只要不聋,就能听见,但听进去了吗?如果听到的内容作用于内心了,就是听进去了。这就叫“闻”。
《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
朝闻道,夕死可矣。
意思就是如果早晨听到了宇宙万物的大道,晚上死了也无憾了。也有人解释为当你早晨明白了人生真理之后,晚上曾经的那个“你”其实已经死了,呈现的是一个全新的“你”。这里的闻不能单单理解为听说,而是指彻底领悟了。真正的“道”蕴含在生活当中,既然听闻了“道”,必定以所闻修身,这样才是真的得道了,那当然是死而无憾了。
有一个字跟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就是“聖”这个字。
先要强调一下,古时有“圣”这个字,同时也有“聖”这个字,“圣”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
汝颍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
汝水和颍水之间的人将尽力开垦土地称作圣。
而“聖”这个字,我们先从字形上来看:
![picture](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32548/14872994704314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87_25239.jpg?sign=1738951556-YgAI4yKqkgHEP8R87zS88UTvylNyGD42-0-921a083ef5f384c52121e3bbbadf4e71)
![picture](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32548/14872994704314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87_25240.jpg?sign=1738951556-joeK8GH2oCREqEPPrGSxUwMNrHtdtwCi-0-b98b0b61447f109c32ff24aab571b344)
![picture](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32548/14872994704314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87_25241.jpg?sign=1738951556-XJF5dErNnlLwnUnoL9bTXiWKjIWxCcpl-0-fcbf2d301187ebd2edf286a57501b47f)
![picture](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32548/14872994704314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87_25242.jpg?sign=1738951556-iv3y4P5sUjwFf6LGdOAmwJZQDQvWiLrc-0-36eec72d0b0f67896df542d123d7b88a)
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耳和呈。《说文解字》里说:
从耳呈声。
耳表示形旁,呈表声旁。耳在这里代表耳目,就是要有透彻的观察能力,耳眼圆通,心通万物,事理通达。而“呈”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
平也。
这就与说话有关系了,指说话平和舒缓。“口”字,代表宣说真理,教育大众,使大众都变成有觉悟的人。
古人说要把天地万物的规律和道理为人演说,演就是亲身做出来给大家看,说,就是宣说,教化大众。这样的人,我们称作“聖人”。
耳,代表观察,说明圣人所说所做的是通过观察得来的,并不是自己发明或想象出来的,而是他们通过观察体悟了天地自然的规律。
聖人,是能够通达人世间真理的人,尤其是高度智慧的人,比如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等。
在《说文解字》中,“聖”的意思是:
通也。
推行简体字后,“圣”兼有“聖”的意思,取代了“聖”。历史上把中华传统文化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也称作“圣”,比如“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史圣”司马迁等。
《朱子治家格言》中提出:
读书志在圣贤。
人要有高远的志向,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智慧的人,生活中要认真观察,认真习得自性中本有的美好品德。这样,我们也可以到达智慧的境界。正如弟子规》中所说: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描一描
![picture](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32548/14872994704314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88_25379.jpg?sign=1738951556-17BuNLDBFHoaj4bxBWJy9XMLH9rzXY9b-0-ccad03b3e54f209f1565a4f34447afb1)
议一议
做一做
![picture](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32548/14872994704314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89_25541.jpg?sign=1738951556-2Yj4PLvTeyl3L45zuHcsUqq8PBEOU5WK-0-0f20e4f591192848cf58fbd8807b090e)
注释
[1]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