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仍然面临的挑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我们系统分析理论、全面考察历史和现实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在当前中国的理论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产生了一大批积极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为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但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千方百计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错误观点确实对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挑战甚至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某些领域、某些人那里甚至还受到不同程度的欢迎和吹捧。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认真分析这些错误观点的成因、实质及其危害,从而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排除干扰,扫除障碍。
一、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挑战
在当代中国,一方面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确实越来越使更多的人看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也存在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了动摇和怀疑,甚至公然宣称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失败了”、“终结了”。对此,我们必须透过现象,从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入手,联系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揭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实质及其危害。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带来的挑战
首先,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存在一些误解或曲解。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同时也发现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和理解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有时甚至存在很大的误解或曲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经俄国传入中国的。特别是1938—1953年流行的斯大林建立的马克思主义体系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有人以此为借口,公然举起反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对此,我们必须正本清源,还马克思主义本来的面目。也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译文审核和修订课题组,由中央编译局组织实施。作为这一项目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于2009年出版,确实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基础文本,这也是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自觉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切实的努力。
其次,我们对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还存在一些误解。我们现在使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这一体系直到现在,应该说还是一个相对科学、相对成熟的体系,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一体系在对象和组成部分、内容、体系的构成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缺憾。有些人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并以理论创新为借口,提出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等虽以马克思主义冠名但实质上却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对此,我们必须返本开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科学,从而更加具有说服力。
再次,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确实已经过时了。但只是这些观点的具体运用“过时”,而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过时。比如,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关于世界无产阶级“共同革命”的思路和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爆发时期的预言,以及他们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某些特征的设想,等等。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就已经认识到:“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的:“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过时”,不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而是指某些观点的具体运用。
总之,尽管过去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存在很多误解,尽管马克思主义体系还不够完善,尽管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确实过时了,但这些都不足以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相反,这恰恰说明任何理论都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
2.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带来的挑战
尽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但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主义运动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在总体上处于低潮。因此,很多人对社会主义丧失了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了动摇和怀疑。
首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受严重挫折。面对社会主义运动在苏联遭受的严重挫折,有些人认为是“苏联体制”甚至是共产党搞垮了苏联,从而认为应该放弃共产党、放弃社会主义、放弃马克思主义。与这种观点恰恰相反,我们认为,正是因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搞“新思维”,“多元化”、“民主化”、“自由化”等思潮颠覆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造成舆论和思想的混乱,组织的涣散和信仰的迷失,从而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垮台。因此,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不仅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不能指导社会主义的实践,反而恰恰证明,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导致亡党亡国。“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借鉴苏联的教训,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其次,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所走的曲折道路,使一部分人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主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和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不足,在一段时期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失误,使一些人甚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干部蒙受了巨大的冤屈,使一部分人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应当看到,之所以会犯这些错误,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自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没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没有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去运用马克思主义,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做了教条式的理解,甚至是误解。这些教训从反面告诉我们,“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指出了方向,但是不能代替我们去思考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再次,资本主义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使不少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有志之士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严重的社会问题,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分配和宏观调控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暂时稳定的动力;通过多种手段,吸引全世界的高科技人才,发动了新技术革命,给资本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方式,由“杀鸡取卵”变为“养鸡下蛋”,不仅剥削方式更加隐蔽,而且获取了更加高额的利润。应该看到,资本主义的生命力是建立在对广大工人阶级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剥削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南北矛盾”没有改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所加剧。因此,虽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还很漫长、曲折,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趋势是必然的,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从表面上,好像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强大、更有吸引力,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好像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但从局部来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昂首阔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点燃的星星之火,必然会在全世界形成燎原之势。
3.错误运用马克思主义带来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诞生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已经证明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严重挫折,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出了问题,而是因为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出了问题。在党的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错误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带来的灾难,极易给人造成马克思主义是错误的虚假印象。例如,有人把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把错误的东西强加给马克思主义;有人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却又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寻章摘句、断章取义,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有人思想僵化,一切从本本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作了教条主义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懂得根据实践的发展而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误解了马克思主义;有人思想懒惰,一切从经验出发,把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的真理,而不愿意深入实践,不愿意下工夫调查,从而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有人思想解放,天马行空,但缺乏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懂装懂,脱离实际地胡说、乱说,丑化了马克思主义。这些人虽然也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但贩卖的却是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不仅无益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混淆了视听,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产生了怀疑。
这些表现,从本质上说,要么是从本本和教条出发,从主观想象出发,脱离国情,脱离发展着的客观实际,要么是从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出发看问题,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实质、运动变化和相互联系,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做法,对发展马克思主义贻害无穷。正如毛泽东所说:“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挑战
在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和复杂,斗争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较量。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贯穿这一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首要地位决定了坚持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然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当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或观点,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些思潮的主要表现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文化保守主义等。这些思潮表达的理论观点不是一般的学术问题,如果不予以抵制和澄清,就很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谈不上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了。
1.西方国家“西化”、“分化”我们的手段更加复杂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种价值观碰撞的情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们的图谋更加隐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这是因为:
首先,在策略上,西方资产阶级放弃了“全盘西化”这样赤裸裸的提法,而是采取更加迂回更加隐蔽的做法。例如,新自由主义表面看来是主张经济的自由化,尊重人的主权和人的全面发展,但实质却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契机,推动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即全面“美国化”。2008年再次掀起讨论热潮的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表面看来宣扬的是美好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实质上却是以“普世”为幌子,宣扬资产阶级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宪政等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一场争夺在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主导权的斗争。
其次,在技术上,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播,更加隐蔽也更加难以控制。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全球性的特点,使西方一些资产阶级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表各种言论,传播自己的价值观;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全媒体性等特点,可以同时使用数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进行传播而又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不仅争取了更多的网民特别是喜欢新鲜好奇而又缺乏全面分析能力的青年,而且又保护了自己。新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甚至全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以此为载体传播的内容并不全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习借鉴先进的、优秀的思想文化内容,坚决抵制腐朽的、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思想文化内容。
再次,搭上经济全球化的便车,获得了更加合法的途径。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实行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西方国家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以满足国际垄断资本扩张的需要,利用我们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甚至有益的思想文化成果的愿望,不断渗透自己的价值观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应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此,我们不应该拒绝,但对经济全球化背后渗透的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却应保持高度的警惕。
由此可见,西方国家“西化”、“分化”我们的图谋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在方法上更加隐蔽、技术上更加先进、渠道上更加“合法化”,为我们认识其本质增加了更多的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头脑更加清醒、立场更加坚定,才能廓清迷雾,看清敌对势力的丑恶嘴脸和险恶用心。
2.国内文化保守主义者不遗余力地宣扬以儒学代替马克思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我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重新评价孔子、重新评价儒学”等认同民族文化的现象,甚至主张以儒学为主导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大陆新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公开提出“儒学大陆”、“儒化共产党”、“用儒学取代马列主义”、“重建儒教”等主张。通过发表文章,出版专著,创办杂志、网站,组织论坛、演讲等形式,奋力争取话语主导权和合法地位,不断扩大影响,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思想文化思潮。这种思潮的出现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与我国特殊的社会背景有关。
首先,20世纪80年代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文化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在这种背景下,不同利益群体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出现了“全盘西化”、“新启蒙”、激进反传统和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等多种思想异彩纷呈、多种思潮风起云涌的“文化热”。文化保守主义是作为这些思潮的对立物而出现的,提出了弘扬民族文化的口号,放弃激进的社会政治批判话语,转而采取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话语,这种策略的改变确实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吸引力。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留下了空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十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其消极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马克思主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而重新恢复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难以立竿见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文化保守主义者发起了对马列主义的攻击,发出马列主义只是一种狭隘的个人学说,既不能安立国人的生命,又不能维护社会的和谐等诋毁马克思主义的言论。毋庸讳言,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普通人民的信仰教育仍需加强,还存在一定的空间。文化保守主义者确实看到了这一点,主动出击,用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意识形态的阵地。
再次,利用我国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相关政策,迷惑了普通群众的视野。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针、政策。文化保守主义者打着复兴传统文化的旗号,提出的却是与马克思主义完全不同的主张。正如方克立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人分不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复兴儒学(教)”的界限,分不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与无批判地认同传统、颂古非今的界限;有些媒体记者并不全面了解大陆新儒家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就廉价地做了他们的义务宣传员。许多同志对自由主义“西化”思潮有一定警惕,而对保守主义“儒化”思潮同样可以颠覆、毁灭社会主义却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确实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对此,我们必须澄清:文化保守主义者决不是为传统文化唱几首赞歌而已,而是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只有划清了这条界限,才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繁荣。
无论是“全盘西化”论,还是主张“用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保守主义,不管是别有用心的还是思想立场糊涂的,这两种主张的结果都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而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用资本主义制度代替社会主义制度。这两种思潮虽然没有成为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但其势力和影响不容忽视,处理不好,会淡化、歪曲、诋毁甚至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学术层面上加以剖析和批判,还要从政治层面上进行抵制和斗争。
三、社会存在的新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激发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我国社会情况也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其突出表现是: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这“四个多样化”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社会存在领域的情况日益复杂。这种社会存在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多样性。近年来,这“四个多样化”的消极影响使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在某些领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
1.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促进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一经济制度的生命力。但是,近年来,受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有些人因此极力鼓吹私有制的优越性,要求“国退民进”,否定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形成了一股经济私有化的思潮。我们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否定公有制其实质就是要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部分效率低下、没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国有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国有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逐步提高,控制力和影响力逐步增强,对经济的发展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有些人把国企改革简单演绎为“国退民进”、“国有企业要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等,这是完全违背中央精神的。另一方面,近两年来,我国个别地方少数私营企业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等原因,被国有企业合并重组,某些人因此指责为“国进民退”,说要警惕“国进民退”演变成一场改革危机。还有一些人公然叫嚷“国进民退”是改革的“倒退”。这是当前形势下鼓吹“国退民进”的翻版,其实质都是消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总之,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总体来看,非公有制经济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公有制经济。因此,我国经济基础的这一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会因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变。
2.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各种非政府组织、非企事业的人民团体、群众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民间组织等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些社会组织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少数游离于党的领导之外的非法社会组织混杂其间。虽然数量不多,但其影响和危害极大。比如,在理念上具有邪教性质的非法传销组织屡禁不止,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而且破坏了社会的道德基础和诚信体系,使人们失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轮功”之类的邪教组织与国外反华势力勾结,矛头直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宣扬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编造所谓的“法轮大法”对信徒进行精神控制甚至蛊惑信徒自焚,是真正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反宗教的邪教组织。另外,近年来,家庭教会在民间特别是广大农村传播迅速,已经成为一股很强大的势力,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面对多样化的社会组织,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其性质的不同从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对于党领导下的比较健全的正规社团、群众性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创造条件促进其职能的发挥;对于非法传销组织、“法轮功”之类的邪教组织虽然国家已经依法取缔,但其势力和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近年来还有死灰复燃的现象,因此必须继续揭露其反社会的性质,逐步消除其危害和影响;对于佛教、基督教等合法宗教,必须正视其影响力,加以正确引导,使之向着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方法正确,措施得当,相信是能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
3.利益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又会带来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矛盾复杂化等特点。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利益是行为的基础,利益支配行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当前,我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比过去更加突出了,同一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比过去更加多样化,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因而在价值观上也更加多样化。具体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不同企业之间、不同个人之间等的利益矛盾更加多样化。如何既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关心具体利益主体的利益,既能培育多样的利益主体又能化解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既能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又能尊重党员个人的合法利益,一句话,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处理恰当,则会充分调动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处理不当,则会损害部分利益主体的利益,造成矛盾激化,甚至影响稳定的大局。
面对利益多样化带来的挑战,我们主张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为指导,统筹兼顾,合理调控集体与个人、集体与集体、全局与局部的各种矛盾和所有与此相连的关系,使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集体主义的总原则,就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或者说集体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失去了这一原则,也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在这个总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而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同样有利于集体利益的扩大。因此,集体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相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那种把集体主义看做是对“个人的压制”和“个性的束缚”的思想,是与集体主义的本意相违背的。
应该指出,不论是多种所有制下的哪种利益主体,只要遵守国家法律,尊重所有员工的权利,遵守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那么这种利益主体就是国家允许存在和鼓励发展的单位,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但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利益主体在本质上是不同于公有制经济的利益主体的,因此,不能把任何性质的利益主体都等量齐观,甚至为了所在单位的利益牺牲国家的利益。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把个人利益、单位利益统一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才能在实践中不断解决新出现的利益矛盾,满足各种合理的利益要求,使各种利益主体和谐共处。
4.就业方式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或重组,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带来的人们生活理念、就业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就是打破传统的“大锅饭”、“铁饭碗”等“统包统配”的就业方式,形成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并相互补充的就业方式和就业体制。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合同工、临时工增多;干部终身制正在逐步变为聘任制、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有的劳动者还从事第二职业。就业岗位更加多样,就业方式更加灵活,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一岗定终身的局面,就业的路子更宽,机会更多,使人们获得了更大的择业、就业空间,因此,可以减轻就业的压力。但是,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问题。
一方面,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职工收入差别过大,特别是因技术、知识、机会等因素的不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忘记了自己“先富带动后富”的社会责任,一掷千金,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蔓延,制假贩假、官商勾结等为追求财富的最大化而不惜践踏法律甚至不惜戕害人命的拜金主义思想有所发展。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阻碍经济发展、破坏社会和谐。而对于那些技术不精、知识不多、没有抓住机会的人,对于那些因历史和现实等社会因素而仍然失业的人,生活艰难,感到社会环境不够公平,心中难免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产生不满情绪。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注重经济效率,又要从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坚决而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同样岗位不同就业方式的职工获得的报酬不同。比如,在同样级别的岗位上,具有同样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正式工、聘用工和临时工付出的劳动同样多,但获得的收入却差别很大。甚至处于弱势地位的职工付出的更多,而并不能获得相应的收入、福利以及各种社会保障。这种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带来的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一些人爱岗敬业精神逐步淡化,讲究报酬的意识增强;一些人对社会怀有不满情绪,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否定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不相信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的断言。
总之,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如果能正视并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把挑战转化为发展马克思主义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对此没有足够的警惕和深入的研究,没有一套系统的有效应对挑战的理论和办法,那么,马克思主义将面临丧失群众基础和失去威信的危险,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就无从谈起。要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灵魂,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