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历险记(译文名著典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译本序

《鲁滨孙飘流记》属于我国读者最熟知的外国文学名著。人们不一定都读过这本书,但是对这个书名却是很熟悉的,对其内容也大致知道一些,特别是他只身在孤岛上艰苦奋斗的情况。其实,能这样被人熟知也非常自然。因为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这部小说是举世公认的最严格意义上的不朽杰作,被认为是塑造了现代文明、影响了人类历史的不多几种文学作品之一。据介绍,到十九世纪末,该书的各种版本、译本以及仿作已不下七百种之多。之所以能够这样吸引人,主要是由于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故事,然而这故事听起来却非常有现实感,而我们听故事的人绝大多数同鲁滨孙一样,具有矛盾的性格,具有在各种逆境中求生或改善自己生活的愿望,以及或多或少地具有把这种愿望化为现实的勇气和手段,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一个鲁滨孙。

在本书作者丹尼尔·笛福(1660—1731)生活的时代,英国工商业迅速发展,海外贸易和海外扩张积极进行,而社会上党派斗争激烈,宗教矛盾尖锐。在这样的年代里,一个像笛福这样有才智,有精力,富于进取心又敢说敢为的人,自然要努力为自己在社会上争取一席之地。结果他一生的遭际大起大落,复杂多变。然而正是这些起落变化显现出他视逆境为坦途的坚毅勇敢的性格。这方面的情况只要看下面这样一个例子便可得到佐证。

1702年12月,英国的两个重要教派间正以小册子进行着激烈的论战,而议会中也正为此事进行着辩论,笛福在此时发表了可说是他最著名的一个小册子《对付新教徒的最简捷办法》,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然而不幸的是他的目的受到了论战双方的误解,在被迫逃亡四个月后,他终于被捕,于1703年7月被判巨额罚款(可能原先还准备长期监禁),并必须在伦敦的三个不同地点戴枷示众三天(7月29日至31日)。戴枷示众这种刑罚不仅是一种人身侮辱,而且在当时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确实有些戴枷者被群众扔来的石头砸成残废或砸死。在这个危急关头,尽管笛福不无焦虑,却仍然写出一首讽刺诗《枷刑颂》,通过妻子把音讯传递给朋友,让他们进行一些组织工作,在第一次执行枷刑时就把已经印好的此诗在街头发售或散发。这首格律诗中最为人称道的几行如下:


要告诉他们他因为过于胆大,

说了那些本来不让说的真话;

要赞美这国土上的青天老爷,

他们对弄不懂的事加以惩戒;

告诉他们他站在这里很神气,

因为说了我们不愿听的东西……


在这首诗中,笛福剖白了自己的无辜,谴责了判决的不公正,点出了真正应当受这种刑罚的是些什么人,并指出摧残自由的人总是用类似的手段来对付保卫人民利益的人。总之,这首诗的发表使他在道义上达到胜利的顶点,而他的这种勇气和幽默感更赢得了群众的同情和好感,结果在三次戴枷示众时,群众向他投来的全是鲜花,人们向他欢呼、祝酒,甚至给他戴上花冠。

笛福阅历丰富,足迹遍英国,见闻甚多,在其耳顺之年,他根据一些航海者的记载据后来为英国海军部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新不列颠沿海探险的英国海盗丹皮尔船长所著的《环球航行》(1697)记载,就在下面那个注中提到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上曾有一个印第安人流落在那里三四年(1681—1684)。另外,据记载,在南美洲北端的多巴哥岛上,也曾发现过一个法国人。他孤零零地在那里生活了二十一年。这么看来,笛福在小说中把孤岛的位置安排在奥里诺科河的河口附近,也许与此多少有些关系,何况笛福在书中所说的一些有关该岛的情况与多巴哥岛颇有相似之处。,特别是苏格兰水手塞尔扣克亚历山大·塞尔扣克(1676—1721)是鞋匠之子,1695年出走海上,1703年在一艘从事劫掠的船上当领航员,1704年9月因与船长争吵,主动要求离船,带着不多几件武器、工具和圣经,登上了智利瓦尔帕莱索以西400英里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无人岛马萨铁拉,直到1709年2月才被一艘船发现(见后),于1711年10月回英。他在伦敦期间曾口述自己在荒岛上的经历,供报刊发表。现在,据说此岛已易名为鲁滨孙岛并开发为旅游胜地。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想象,塑造了鲁滨孙这样一个百折不挠、一心只想去未知世界探索的顽强人物,让这个同他自己有几分相像的书中主人公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在海盗手里沦为奴隶,在异国他乡发财致富,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只身奋斗,力求生存,终于凭着勤劳和智慧在二十多年时间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最后使之成为文明世界的一部分……

这本书假托是鲁滨孙的生活实录,其中既有扣人心弦的情节,也有发人深思的内涵,而且书中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娓娓道来,确具独特的魅力。无怪此书1719年4月出版后,立即受到热烈欢迎,到该年八月就已重印了四次。它这种成功显示出英国小说的广阔发展前景,理所当然地成为英国小说形成时期的代表作,为笛福赢得了欧洲及英国小说之父、海上冒险小说创始人的美名。可以顺便一提的是,笛福还被称为报刊文学之父,而且,他的这本鲁滨孙的故事既奠定了英国小说写实手法的基础,又同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和班扬的《天路历程》一起,以极其鲜明的形象显示出英国人的民族性中爱好闯荡天下的一面。


早在1905年,笛福的这本名著就由林琴南先生用文言译介了过来,此后也有过几种白话译本,而就我所知,至少在半个世纪以来,笛福的这部作品在我国通常被称作《鲁滨孙(逊)飘流记》。作为本书的一个译者,我感到,把鲁滨孙的名字同“飘流”挂钩未必妥当,而且易于造成误会。因为在笛福的笔下,鲁滨孙一生之中从来都不曾“飘流”过!

鲁滨孙一生中最主要的经历是在孤岛上度过了二十八年,这完全是陆上定居,同海上飘流根本无关,何况,二十八年的时间在他一生中又占据了很大部分。再以他在海上度过的日子来说,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乘着船在朝着目的地航行(否则他到不了非洲也到不了巴西等地),只是偶尔遇上了大风暴,他的船才被风刮得偏离了航线,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从来没有放弃努力,听天由命地让自己在海上“飘流”。甚至在他只身落水之时,他也不让自己任凭大风大浪摆布,而是竭尽全力地挣扎着朝岸边游去。

笛福在书中还作了个安排,就是鲁滨孙在登上孤岛的第六年,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他所居住的这个地方,驾了自己制作的船想进行环岛航行,不慎在岛的东端让船进了一股湍急的海流,如果他这时听任自己“飘流”一下,那么他必然被这股急流冲到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就此一去不返。幸好他没有让自己“飘流”,而是拼死拼活地同这股海流搏斗,总算才得以生还。

由此可见,无论是宏观地看鲁滨孙的生平,还是微观地看他的一些遭遇,都很难把鲁滨孙同“飘流”联系起来,因为在我想来,这种结合同鲁滨孙积极的进取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而且看来也并不符合笛福心目中鲁滨孙的形象。

因此我决定让鲁滨孙同“飘流”两字脱钩。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以下一层理由。

我们通常看到的笛福的这部著作只是其第一部分,事实上,笛福在这第一部结束处已大致说了他后面将要叙述的内容。果然在这第一部分出版后大获成功的当年,他立即又出版了可称是续集的第二部分(在英语中,这本续集与其前篇通常就合称为《鲁滨孙·克鲁索》)。在此续集中,已经是个富裕商人的鲁滨孙走得更远,他的商船甚至驶到了亚洲,并经由印度和暹罗等地到了我国的台湾和南方沿海城市,然后由陆路北上,经南京而抵达北京笛福本人并未来过中国,他对中国的了解无非来自别人的记述或一些传闻,因此难免是片面的或带有种族偏见的。当然我们从中也可得知当时欧洲人对东方的一般看法,甚至还得知早在18世纪初就有鸦片输入中国的情况。。在这里,他参加了一个去莫斯科的庞大商队,走过了许多沙漠并在西伯利亚度过了漫长的严寒季节,最后到达了俄罗斯西北部的港口阿尔汉格尔斯克并从这里回到了英国。

同以前的很多译本不同,拙译中包括了这一续集。我感到,我们的主人公在这里跋涉了如此长的路程,纵贯与横穿了中国与俄罗斯这样两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书名更难以叫飘流记了。因此我决定还是根据原作的书名,译成与之相近的《鲁滨孙历险记》吧。这里,对主人公的名字,我保留了“鲁滨孙”这一译法,因为尽管这三个字在普通话中的发音未能很正确地反映原文的发音,而且其中的“鲁”字又重见于主人公的姓氏“克鲁索”之中(后面这个“鲁”倒与原文发音相近,较难换成别的字),但是“鲁滨孙”这个名字在我国实在是太熟悉了,几乎已成为一种奋斗精神的同义词,被赋予了一定的含意,因此不妨就让其同发音上也许更接近原文发音的罗宾森三字保持区别吧。

近年来,外国作家为文学名著写续集的做法颇为盛行;而笛福以他的这本续集,自然也就是续集小说之父了。单就这点而言,我觉得译出这本续集也颇有意义,因为对于爱看续集小说和关心续集现象的读者来说,这至少是一本最早的英国乃至欧洲的著名小说续集,何况这不是作者为别人的作品,而是为自己的作品写的续集!


对于笛福这样一位作家的《鲁滨孙历险记》这样一部作品,要写一篇略有新意的前言或介绍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有关笛福的生平,任何一本英国文学史或有关的工具书都会有或详或简的介绍,就连他的传记也远不止是两三本了。至于这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那么各种评价可谓无所不至。例如,英国文坛的一代宗师约翰逊博士(1709—1784)认为:在人们的创作中,除了《堂吉诃德》、《鲁滨孙历险记》与《天路历程》之外,未必还有读者希望写得更长一些的作品了;欧洲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卢梭(1712—1778)与约翰逊博士同属一个时代,他建议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子首先应当读读这本书;浪漫主义诗人兼评论家柯尔律治(1772—1834)赞扬此书,说它体现了普遍的人性;但是与笛福同时代的重要作家斯威夫特(1667—1745)对之却颇为不屑,甚至称笛福为“那个戴枷示众的人”,说是忘了他的姓名;另一方面,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船员们读这本书的前半部,把它当作流落在荒岛时的救生手册;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则以书中的情况来说明他的经济理论……

确实,在笛福的这部小说中,可加以评论、分析、引述的方面非常之多,例如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创造文明的过程,什么是幸福和自由,沟通与宽容的重要,其它诸如种族、民族、宗教,战争、和平、人道,坚忍、勤劳、实践等等,无一不可以成为讨论笛福思想、小说意义乃至当时社会生活的题目。然而,众多的版本、译本和仿作里的前言后记,以及种种专著,势必早已对一般可以想到的方面进行了开挖和探讨。因此,如果读者看了我这篇前言之后,能够注意到鲁滨孙从未飘流过的事实,能够接受我为此提出的理由,那么我就非常满足了。


在结束本文之前,我感到还有几点情况也许有必要向读者交代一下。

首先是一个问题:这本海上冒险小说在当年初版时,用的是鲁滨孙·克鲁索本人自述的名义,笛福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们知道,在十八世纪的英国,读书界最感兴趣的书籍是与游历和冒险有关的。以笛福本人而言,他的藏书中就有所有当时重要的旅游书,例如英国地理学家理查德·哈克卢特的《航行记》、威廉·丹皮尔的《环球航行》、罗伯特·诺克斯的《锡兰的历史关系》、伍兹·罗杰斯的《环绕世界的巡航》伍兹·罗杰斯(1679?—1732)是英国私掠船船长,1717年任巴哈马群岛总督,曾参加镇压加勒比海的海盗活动。1708—1711年指挥由英国布里斯托尔商人发起的一次环球性私掠远征。正是他指挥的船(丹皮尔为其领航)于1709年在岛上搭救了苏格兰水手塞尔扣克。他的这本航海记录出版于1712年。,当然还有塞尔扣克的自述。另一方面,当时很多笃信宗教的读者是不愿意读小说的,因为他们觉得虚构就是撒谎。因此笛福只能设法使读者相信他讲的故事是鲁滨孙·克鲁索本人的亲身经历,从而也就决定了他的叙事方式,决定了他只能使他的主人公保持一个普通人的本色,使读者感到在必要的情况下,他们自己也可能做出鲁滨孙所完成的事。

其次要说明的是,笛福完成的这部作品实际上可称是鲁滨孙·克鲁索三部曲。除了本书中的第一部与第二部外,他还于1720年出版了可以简称为《鲁滨孙宗教沉思录》实际上,《鲁滨孙历险记》也是一种简称,它的完整书名要长得多,后来一般就取前面最主要的部分作为书名。的第三部。但这一部分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一种宗教手册,因此一向不受读者青睐,而由于此书与历险无关,我认为也就不必译出来介绍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笛福虽然长于写作,在他这第一部小说之前已发表过数以百计的文章,但不知是由于写得过于匆忙呢,还是想让这本“自述”更像出自一个本来文化程度就不高,又在荒岛上待了二十八年、在海外几乎度过了一生的水手之口,他的这部书中颇有一些疏漏和自相矛盾之处。对此,我作为译者,只能任其存在并在必要时作些说明。至于译文所根据的原作,第一部用的是W.P.Trent编注的本子(Ginn版),第二部用的是“人民丛书”本(Cassell版)。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有疑问的地方曾参考过一些其它版本的原著。尤其是第二部,由于在全书译毕后又得到一份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有插图的该书复印件,发现这本出版于1790年的原作颇可信赖,因此校订时即以此为准。


黄杲炘

199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