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
根据10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把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分为4个部分,即:绩效管理架构、绩效指标体系、绩效管理手册、绩效支撑体系。如图2-1所示。

图2-1 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
(一)绩效管理架构
绩效管理架构是企业建立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是企业目标分解的责任担当架构,也是企业目标实现的组织架构。一般来说,企业的绩效管理架构可以由公司绩效、部门绩效和员工绩效3层构成;有的集团化大型企业也分为集团绩效、分子公司或者事业部绩效、部门绩效和员工绩效4层构成。总之,绩效管理架构可以与公司的管理层级及业务架构保持完全一致,当然也可以根据企业业务特性有所差异。
【案例2-1】某公司绩效管理架构(表2-1)
表2-1 某公司绩效管理架构

(二)绩效指标体系
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使量化评价企业各个层级的绩效变得更简单,同时也使企业目标的分解有了载体。如图2-1所示,企业绩效指标体系按照大类可以分为对事不对人的指标和对人不对事的指标。其中,对事不对人的指标又可以分为基于战略的KPIs(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Strategy),基于流程的KPIp(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Process)以及基于职能的KPIo(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Organization);对人不对事的指标又可以分为基于能力的KCIs(Key Competency Indicators of Skill),基于态度的KCIa(Key Competency Indicators of Attitude)等。
KPI和KCI的来源是不同的:KPI来源于“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KPIs是结果,KPIp和KPIo是过程;而KCI更倾向于“冰山”在水下的部分,即导致结果产生的能力、态度。如图2-2所示。

图2-2 KPI、KCI之间的关系
从图2-2可以看得出来,企业想要的最终结果可以用KPIs衡量,而最终结果产生的过程我们可以用KPIp、KPIo衡量。另外,要让员工按照规范的行为标准执行,则又与员工能力(KCIs)、态度(KCIa)密切相关。
在企业绩效指标体系应用的过程中,不同的责任主体,选取的绩效指标是不同的,有些责任主体更强调结果KPIs,有些责任主体更强调过程KPIp、KPIo。
【案例2-2】某公司不同责任主体绩效指标选择(表2-2)
表2-2 某公司不同责任主体绩效指标选择

(三)绩效管理手册
绩效管理手册是企业进行绩效管理运作的基本法,绩效管理手册中包含绩效管理理念、绩效管理制度、绩效管理流程、绩效管理表单4个部分,也可以称之为“绩效管理手册四要素”。
1.绩效管理理念
绩效管理理念是企业绩效管理手册设计的基础,我们把常见的绩效管理理念归结为以下20条。
(1)目标绩效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承上启下的核心和中枢。
(2)全员绩效考核是指所有员工都纳入目标绩效系统吗——不是,企业绩效系统还包含计件绩效、提成绩效、考勤奖惩绩效等。
(3)部门经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每一位部门经理都是绩效经理,都需要掌握绩效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在部门内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
(4)绩效KPI是指挥棒——需要什么,就考核什么。
(5)绩效管理的精髓和最终目标是什么——绩效改进和提升。
(6)绩效管理的促进系统有哪些——激励系统、沟通系统和企业文化系统。
(7)绩效管理中激励和约束的关系是什么——以正向激励为主,以负向激励为辅。
(8)绩效管理的核心对象有两个——人和事。
(9)设定绩效指标数量的原则是什么——抓大放小,不要指望能够考核所有的内容。
(10)三层级绩效管理系统如何推进——从上往下逐渐推进,更容易产生回报的是公司绩效和部门绩效。
(11)目标管理不等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环节之一。
(12)绩效管理的对象有两大类——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
(13)绩效管理不仅是督促员工好好工作的“大棒”——绩效管理有“大棒”的功能,但更多的是“胡萝卜”功能。
(14)绩效管理既要注重短期利益,也要关注长期发展。
(15)绩效管理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
(16)绩效管理不只是在绩效低下的时候才使用。
(17)绩效管理的核心工具有两个——平衡计分卡(BSC)和能力素质模型。
(18)绩效管理的人性假设是“X”理论,企业文化是压力文化、执行文化和沟通文化。
(19)绩效考核的结果在激励系统中的应用要及时、准确。
(20)绩效体系的实施,是长期持续的过程,没有终点,绝对不是短期行为和抽风运动。
2.绩效管理制度
绩效管理制度是绩效管理手册设计的核心。在绩效管理制度中需要明确企业绩效管理原则、绩效管理组织、绩效管理架构、绩效评价周期、绩效成绩与绩效系数、绩效排名、绩效资格认定、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申诉、绩效沟通、绩效改进等工作准则。
3.绩效管理流程
绩效管理流程包括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流程、年度经营计划管理流程、战略地图绘制及管理流程、平衡计分卡与年度经营目标分解流程、绩效指标词典管理流程、公司级绩效管理流程、部门级绩效管理流程、员工级绩效管理流程、绩效指标变更流程、绩效申诉流程等。
4.绩效管理表单
绩效管理表单包括公司年度KPI考核表、高管KPI考核表、事业部KPI考核表、部门KPI考核表、员工KPI考核表、员工KCI考核表、KPI定义表、KCI定义表、绩效指标信息收集提报表、绩效指标变更申请表、绩效申诉表等。
【案例2-3】某公司绩效管理制度
第1章 总则
第2章 绩效管理体系
表2-3 绩效管理架构

表2-4 绩效管理组织

第3章 绩效指标建立及目标确定
第4章 绩效目标确定及考核表编制
第5章 绩效考核
表2-5 公司、部门、员工绩效系数

表2-6 绩效成绩强制分布矩阵

第6章 绩效沟通
第7章 绩效成绩应用
第8章 其他
第9章 相关流程
第10章 相关表单
第11章 附则
(四)绩效支撑体系
绩效支撑体系是指要保证企业绩效体系有效运行,必须健全的其他管理体系。企业绩效支撑体系的核心包括4项:①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年度经营计划和组织体系、职位体系;②健康的企业文化和富有绩效管理思想的员工队伍;③高效顺畅的企业沟通机制;④科学合理的员工激励机制。
1.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年度经营计划和组织体系、职位体系
绩效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及年度经营计划,如果企业的战略及年度经营计划不清晰,势必会影响目标分解,进而导致各部门、各岗位绩效目标与企业目标不一致,同时如果企业的组织体系、职位体系不健全,就很有可能导致企业相关绩效指标责任主体界定不明确,目标绩效体系不能得到有效实施,最终影响目标的实现。
2.健康的企业文化和富有绩效管理思想的员工队伍
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会为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富有绩效管理思想的员工队伍也会为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扫清人际障碍。
3.高效顺畅的企业沟通机制
无论是绩效目标分解、绩效指标确定、绩效考核表编制、绩效辅导,还是绩效评价,都需要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进行顺畅、有效的沟通,缺乏高效顺畅沟通机制的企业是推行不好绩效管理体系的。
4.科学合理的员工激励机制
绩效结果应用一定要与员工的激励措施挂钩,比如员工年终奖金计算、绩效工资计算、员工薪酬层级晋升、职位晋升、职位降低、职位调动、员工培训、职业发展、优才计划、公司决策等,否则就失去了绩效管理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