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风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1

日.内.皇宫内宫

冯太后寝宫。

苟颓来报:所有案犯均已到案,刑部正在审查定罪。

冯太后:亏得我们有防备,不然不是要出大乱子了。

苟颓:主谋就是法秀一人,其它人都是被法秀蛊惑的。

拓跋宏:我弄不明白,我们为大魏江山社稷尽心尽力,他们为什么要加害我们。

冯太后:皇儿,有些事情发生之前你是永远不会明白的,发生之后什么事都是有道理的。

拓跋宏:皇奶奶怎么知道寺庙有问题,让我往回走的。

冯太后:你师傅的两句话呀。

拓跋宏:嗯,哪两句话?

冯太后:佛法无边,不渡非渡之人,神秀有界,难解无解之局。

可知内里隐含法秀边界。

拓跋宏:师傅厉害,皇奶奶厉害。

冯太后:人呐,要处处留心,方可万无一失!

2

日.内.刑部审问室

审问室,王睿、苟颓一同会审。

王睿:法秀,我来问你,谁和你是同谋。

法秀:我与佛祖同谋。

王睿:张求与崔家兄弟在里面充当了什么角色。

法秀:他们不知详情,是老衲蒙蔽了他们,把他们骗进来的。

苟颓:一派胡言,他们已然招供几次密谋,说了什么连细节都有,你想独揽,也不是那么容易。

法秀:你们不用问了,问了你们也听不懂,太上皇托灵来让我铲除妖孽,保卫元子,你们助纣为虐,等着下地狱吧。

王睿:笑话,皇上恩泽万里,百姓拥戴,有你这样来保卫的么?

法秀:所以我说你听不懂,你们只是一群趋炎附势的小人!

苟颓:不动大刑,量你难以招供,来呀,铁钩伺候。你不是总说,佛祖会帮你么?今天我就看看,真有神佑,钩不如内。

狱卒拿来大铁钩,从法秀锁骨穿入,法秀硬是没叫一声。

苟颓却看得头上汗珠直下。

法秀昏死过去。

3

日.内.皇宫后宫

拓跋宏问高允:师傅,我想进狱中见一下法秀。

高允:皇上,你不必去见他,一个待罪之人,不值得皇上开金口。

拓跋宏:我想不明白,他们没道理。

高允:没什么想不明白,人生本来如此。有些人执迷不悟,有些人丧

心病狂。

拓跋宏:师傅说的是。

4

日.内.拓跋澄府

拓跋宏拜见拓跋澄。

拓跋宏:皇叔,朕有难事,上门求助。

拓跋澄:皇上,折煞老臣,皇上有什么事,宣我便是,况且陛下上有皇奶奶,近有高允高师,什么事会让老臣帮助。

拓跋宏:皇叔有所不知,最近的法秀叛逆之事可曾听说。

拓跋澄:听说了,一群跳梁小丑而已,不是都下狱了吗?

拓跋宏:是下狱了,但刑部却说他们胡言乱语,口口声声说保卫皇子。

我就是想弄明白保卫皇子又来谋杀皇子这是什么逻辑。

拓跋澄:那老臣能帮你什么?

拓跋宏:我向让你和我一起下狱中亲自审问法秀,以了心中疑惑。

拓跋澄:这有何难,我随皇上走一趟,但你怎么不让高允师傅陪你一起去呢。

拓跋宏:师傅不主张去,想必他年岁大了,又看不得受罪状况吧。

拓跋澄:那老臣随皇上走一趟。

拓跋宏:谢皇叔。

5

日.内.刑部

审讯室内,法秀被带到拓跋宏面前,拓跋宏与拓跋澄坐在案后。

拓跋宏:法秀,你可知罪?

法秀:你是什么人,报上名号。

拓跋澄:法秀,你也算是有福气,能见到当今皇上。

法秀:(连忙跪下)吾皇万岁万万岁!臣能见到当今圣上,纵使万死

也不枉然。

拓跋宏:看你戴罪之身,受刑不轻,起来看座,不必拘礼,狱卒把重枷换下,换上轻枷,一会儿把他的伤口包扎一下。

狱卒:诺!

拓跋宏:你与我和皇奶奶有多大冤仇,以至于下了这么大的功夫潜伏谋反,我们甚至连面都没见过。

法秀:传说当朝皇上聪慧异常,气宇不凡,今日一见,果然不虚,皇上仁心宅厚,我将死之人,也就无所顾忌,如实相告,皇上想知道什么?

拓跋宏:你为什么要反朝廷,谋逆朝尊。

法秀:你父皇一心礼佛,文治天下,但惨死在那冯妇人之手,我与你父情同知己,自古来士为知己者死,我拼一条老命,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先皇报仇。

拓跋宏:住口,一派胡言。父皇怎会惨死在皇奶奶之手,分明是父皇那时受身边小人蛊惑,跟皇奶奶发生误会,最后看破红尘,撒手人寰,当时我都在皇奶奶身边,何来尔等所说耸人听闻之事。

法秀:皇上,民间都在传说,只不过你听不到罢了。

拓跋澄:岂可凭传言就起忤逆之心,只不过给自己的荒唐行为找个借口罢了。

法秀:外面还传言小皇帝被那妇人控制,几欲失去自由,所以、所以......

拓跋宏:你真是糊涂,你目前见我何时失去自由,皇奶奶从小教育我,几乎没离过她左右,而你们仅靠猜疑就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实在是令人痛心,特别是您,年纪这么大了,又是一代高僧,你........

法秀:皇上,今天老衲纵死也无愧了。第一,得见皇上如此清明仁慈,

大魏有望了。第二,得见皇上并无被控制,盛世将来。第三,也打消了对先皇辞世的误解。

拓跋澄:谋反是死罪,甚至诛连九族,你还有什么交代的么?

法秀:没有了,老衲谢恩!

拓跋宏:你今天也解开了朕心中的疑问,但谋反之罪,罪不可赦,朕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减少牵连无辜的人吧。

法秀:老衲知罪,老衲叩谢皇恩。

6

日.内.刑部大牢

字幕:太和五年,公元481年,三月初九。

狱内狱卒:(高喊)法秀一案,圣旨到。

侍官宣旨:关于法秀谋反一案,牵扯案犯之多,影响之大,为近年来所罕见,法秀狡诈,紊乱纲常,阴谋篡逆,刑部按律当判灭族之罪,实是符合大魏章法,但朕怜其愚昧,不忍心大开杀戒,故应诛杀五族,只处死一族,诛三族者,只限一门之内,一门杀诛,只取一身,钦此。

狱中传来:谢恩,皇上大恩,皇上英明。

字幕:宣旨三天后,法秀开始绝食,最后死在狱中。

7

日.外.方山

拓跋宏一行人到方山,冯润冯清相随。

拓跋宏:不让你们来,你们总去皇奶奶那告状,跟着吧又是拖累。

冯润:皇哥哥,出来好多采点花呀。

拓跋宏:朕也没见你调配出什么稀奇之物。

冯润:等着吧,会一鸣惊人的。

拓跋宏:太后有旨,日后必葬于此处,不必附于金陵。永固石室可建好。

有臣回:已建好,等皇上来立碑呢。

拓跋宏:那好,今天就把碑立了。

大家七手八脚开始立碑。

拓跋宏又说:太皇太后写好的遗嘱带了没有。

侍从:带来了。

拓跋宏:把它刻在金册赏,世代铭记。

拓跋宏:南征俘虏现在有多少?

侍从:一万多人。

拓跋宏:都赐给群臣,让他们也好有个归宿。

拓跋宏:先前边塞屡动兵戈,劳役不停,狱案大兴,百姓失业。这与治理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今,有机会让他们耕其田,就给他们机会吧。

侍从:诺!

拓跋宏:我这是给皇奶奶留功德呢。

8

日.内.皇宫大殿

大殿之上,群臣侧立,拓跋宏和冯太后议政。

李冲报:我大魏在抱犊固与南朝宋将李安民进行了一场小战,俘获三万多俘虏和百姓,正在赶往平城的路上。

拓跋宏:所有的人都要妥善安排,严肃军纪,不要有无谓的杀戮。

李冲:诺!

髙闾:中山宣王王睿昨日去世,是否安排吊唁活动。

冯太后:王睿王大人德高望重,对大魏无私奉献,理应受到特殊礼仪对待,前几天我与皇上还登门看望,怎么这么快就离我们而去,真是令人伤感,当年执戟阻虎之景好像还是发生在昨天一样,他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呐。尔等当以他为学习榜样,着赠石碑,立启于城南,令诸多文士为其作诗言传,以示哀悼,其子王袭接替他担任尚书令,总领吏部各处。

髙闾:诺,另有邓至国派使者前来朝贡,南齐萧道成现在派使者来贡,蠕蠕国他稽率部众归顺大魏。

拓跋宏:有赏!另封皇叔拓跋简为齐郡王,皇叔拓跋猛为安丰王。

9

夜.内.平城.太后寝宫

冯太后:咱们小皇上近来可好啊,也不见过来给皇奶奶请个安什么的。

张佑:皇上近来对太后的事儿可上心呐,这不刚从方山回宫,你猜他干嘛去了。

冯太后:干嘛去了?

张佑:他呀,按太后您的旨意,在方山永固陵把碑给立了,还把太后的遗嘱刻在金册赏,让万民世代铭记。

冯太后:(笑道)皇上是个有心人呐。

老太监:张大人,你怎么给太后只报喜不报忧呢?

张佑:报什么报,你这话什么意思?

老太监:皇上私见法秀之事怎么不向太后禀报一声呢?

张佑:皇上去见法秀又不是什么大事,给太后禀报意欲何为呀?

冯太后:你看你们,好好说,我都听糊涂了,法秀之事不都了结了吗?

老太监:太后,那法秀妖言惑众,自然会颠倒是非,去蛊惑皇上,据说皇上去牢中单独与法秀会面,出来时脸上似有泪痕,因那法秀死忠于太上皇,自然不会与皇上给太后说好言语,况且皇上也确实下旨对其同党从宽处理。

冯太后:皇上宽厚慈悲,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张佑:是啊,当时在场的还有拓跋澄,我听到大家说,皇上当时严厉

呵斥了法秀,法秀在皇上斥责下,已悔过知错。

老太监:但皇上对太上皇之死起了疑心。

冯太后:你有什么根据说皇上起疑心。

老太监:皇上说,太上皇心归佛国,那么早就传位于我,怎么又能会

去自我了断。

冯太后惊得站立了起来。

张佑:皇上只是想不明白太上皇怎么这么糊涂,走上绝路,而你....

冯太后摆摆手:你们下去吧,老身想静一静。

张佑、老太监相互看了一眼同时道:諾。

10

夜.内.平城皇宫.太后寝宫

冯太后坐在案前,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她的脑海浮想联翩。

(化)

李奕:太后,臣何罪只有,难道关心太后就要杀了我的头么,太后救我,太后救我呀!

拓跋弘禅位时情景(还原当时剧情)

拓跋宏:我不要皇位,我要皇阿爸!我要皇阿爸。

(之后拓跋宏大哭不止)

拓跋弘:母后,儿总有千错万错,我一人承担,您一定要善待宏儿,一定要善待宏儿啊。我鲜卑皇族的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会看着你的,看着你的。

冯太后:(猛然惊醒)张佑,当今皇上绝顶聪明,留着早晚是个祸患,

我已经经不起折腾了,速传李冲、李彪、髙闾来见,也把皇

上叫来。

张佑:太皇太后切不可听信小人一面之词啊!太皇太后三思呀。

冯太后:(严厉的说)你的话是不是太多了,速去传各位大臣来见。

张佑:诺!臣无知,请太后恕罪,臣这就去办。

11

夜.内.平城皇宫.太后寝室

冯太后在教育拓跋宏,李冲、李彪、髙闾在一侧。

冯太后:皇奶奶只是问你,你不打理朝政,去打听这,去打听那的,有什么打算。

拓跋宏:朕没有打听?皇奶奶指的是什么?

冯太后:(发怒)指的是什么你还不知道,还来给我装糊涂!

拓跋宏:朕实在不知道太皇太后所指!望太皇太后明示。

冯太后:非要等我亲自证实你,才可说出皇上的一番良苦用心了。

髙闾:太皇太后息怒,皇上毕竟年幼,有些话可能不过随口说说,暂且弄

清楚再下结论。

拓跋宏:朕虽年幼,做事绝不会无度,说话也不会信口开河,太后明示便是。

冯太后:你来说说看。(冯太后转头对老太监)。

老太监:(表情尴尬))皇上那天在太华殿外边走边自言:太上皇怎么会自我了断。。。。。。

李冲:你这是干什么呀,皇上年龄这么小,日理万机,很多事情想不

明白又怎么了?而你.........(气愤)

冯太后:李大人不要打断人家,哀家自会分辨。

李彪:臣以为这个事儿,实乃小题大做,皇上今年不满十岁,大家不必用大人的所为来看待皇上。

冯太后:我看你们分明是在为皇上护短,皇上错了就是错了,知应一声,也不是不能原谅,但你们且看皇上可有一丝认错之意。

拓跋宏:皇奶奶,有错认错自乃君子之道。无错认错就不免有虚妄之嫌!阳奉阴违朕做不到。

冯太后:好,有骨气!来人,杖打五十!

李冲跪地:万万不可呀!太后皇上尚小,这五十大杖,恐怕会出人命

的呀!

李彪、髙闾、张佑(皆跪地齐声):太后息怒,太后息怒呀!

冯太后(歇斯底里地):动手!谁也不许再来求情。

(镜头转)

12

夜.内.平城皇宫.太后寝室

拓跋宏正在接受杖责。

拓跋宏紧咬牙关,一声不吭,大仗啪啪不停落下。

冯太后狠狠地盯着拓跋宏。

几位大臣:(哭了起来)太后,快停下吧,停下吧。太后,他还是个

孩子啊!

冯太后看着拓跋宏,眼里露出莫名其妙的冷笑。

13

日.内.平城皇宫.大殿之上

只有冯太后在首席之位

冯太后:今日早朝,有奏先不必急报。今天召大臣们上朝,是有重要事情通告。

(大臣们开始纷纷交头接耳)

冯太后:大家不必猜测了,现在我宣布,寡人要废了当今皇上,另立新君。

(大臣们议论声更大、更乱)

张佑:大臣们安静一下,听太后讲!

冯太后:大魏开国以来近百年,列位先帝无不殚精竭虑,心系社稷,老身受先帝厚恩,承启教子辅政之任,历经沧桑,大局渐稳,吾子心归佛国,难维旷业,以致老身再扶宏儿,堪政为民,怎奈其聪明过度,与哀家希望背道而驰,今欲废之,另立其弟拓跋喜为帝。

穆泰:太后的话,臣听不明白,皇上圣明,乃我大魏之幸,因为太聪明就把皇上废掉,难道要找个笨蛋来当大魏的天子?

李冲:臣坚决反对,当今皇上,文韬武略,盖世无双,放眼寰宇,无出其右,况且皇上是经过正当程序继位的,连个错误都没犯,就这样换掉,怎么可以服众。

拓跋丕:臣誓死效忠太后,更誓死效忠皇上,吾不明白皇上究竟犯了什么律条,竟要废君立新,但是否应该让大臣们也知道

一下内情,天子不是某一个人的天子,他是天下人的天子。

李彪:废君确实事大,岂是儿戏,太后应听取大臣们意见,再做定论!

冯太后:高大人,你是皇上太傅之首,您最有发言权。(很无奈地对

看着高允道)

高允:太后,正因为是皇上太傅之首,臣才不便开口,免得别的人认为臣怀有私心,现在您既然点名让老臣说话,臣再不说,怕就是对太后和皇上不敬了。

冯太后:(已平静下来)你是哀家平生最为敬重的当今圣人,您的

话在哀家心中最有分量,但哀家和你最是秉公,从无私藏,

你有什么就说出来,明示于众。

高允:那臣就直说了,您这个玩笑开的可够大的。

冯太后:(嗯......)

高允:适才太后不过是与群臣开了玩笑,试探一下大家对皇上的忠心,如今,太后的本意已然明了,臣无话可说,臣甚感快慰。

冯太后:(脸上由阴转晴,笑容露出)高人就是高人,列位也都知道

了高先生高大人为何能做当今皇上太傅之首。

大臣们高兴地谈笑风生,交头议论。

李冲对髙闾道:同是高大人,你这个高大人就没那么高呢?

髙闾:这不服不行,刚才太后一番话,把臣吓得现在还没缓过劲呢。

张佑:(激动得擦着眼泪说)我怎就没看出来,亏得我还天天在太后

身边呢。

众臣:咱快去看看皇上吧,皇上这回可吃了苦了。

(画面淡出,众人散朝)

14

日.内.平城皇宫.太后寝宫

高允:太后,召臣来还有何事?

冯太后:高大人,今天您的功劳大了,要不我就在朝上下不了台,丢人就丢大了。

高允:太后,臣倚老卖老,就今天之事斗胆进一言。

冯太后:谨听高师教诲。

高允:那可不敢,太后,以后如此之事切不可再有第二次,今日您这一念之差,说不定会把大魏带进万劫不复之地。

冯太后:有那么严重么?这么说我差点成为千古罪人。

高允:第一,当今皇上从小你我亲自教诲,即使有错,错的应该是我们,为何不去自责,而把错误转嫁给皇上,第二,我已知道其中原委,他老太监为讨好太后,找准你的痛点拨弄,让你短时间失去理智,第三,对皇上,时下老臣新贵,拓跋宗亲,汉人重臣,无不服然,没有切实把握,岂可随意废立,操作失当,会引火上身。

冯太后:当时您若不是急智相帮哀家,真不知该怎么收场,哀家当终身谢过高大人。

高允: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臣回家去了。太后时下要做的事,是去皇上那儿关心一下了。

冯太后:谢高师,哀家知道怎么做。

15

日.内.平城皇宫.拓跋宏内室

拓跋宏躺在床上。

内侍报:太后驾到。

冯太后入内,张佑跟随。

拓跋宏:皇奶奶,您怎么来了?

冯太后:皇上,你恨不恨皇奶奶呢?

拓跋宏:宏儿怎么会恨皇奶奶呢?皇奶奶最疼宏儿了。

冯太后(搂着拓跋宏)说道:原谅皇奶奶,一定原谅皇奶奶,以后再不会了,再不会了。(说完泪下)

拓跋宏:他们几位大臣刚走,我都知道了,皇奶奶为宏儿想得这么周全,你是天下最好的奶奶!

冯太后:你是皇奶奶在这世上最亲的人,伤得怎么样?让皇奶奶看看。

拓跋宏:不要紧的,我结实着呢,长得快。皇奶奶、宏儿能不能给你提个要求。

冯太后:宏儿说,什么要求,皇奶奶都答应你。

拓跋宏:宏儿现在已是父母双亡,是皇奶奶从小教育,抚养宏儿长大,所以宏儿每看到贫苦人、孤寡老人,心里就很不好受。宏儿可能不会像先帝们那样总想着驰骋沙场,宏儿心中想的最多的可能是改善民生,皇奶奶以后多支持宏儿。

冯太后:皇上心系百姓,乃我大魏黎民之福,皇奶奶一定答应。

拓跋宏:另外,不管发生什么事,皇奶奶都是宏儿一生的榜样,一生的至亲,没有谁能替代,没有人能改变,皇奶奶切莫有丝毫怀疑。

16

日.内.平城武馆.室内

孙毅与一僧人在谈话

孙毅:大师一路风尘仆仆,待歇息几日。在下安排您在恒山,云岗石之窟,到处看看。

大师托米:就不麻烦馆长了,老衲也是事务繁多,此次专程拜会馆长,

实有不请之想。

孙毅:大师请讲,孙某一定全力而为。

托米:老衲闻听当今皇上与武馆颇有些来往,想请孙馆长得空安排一

见。

孙毅:皇上年幼,与本馆确有渊源,但您出家之人,能有何事结识皇家呢。

托米:馆长不必考虑,老衲久闻当今皇上与众不同,异赋神禀,仅是敬佩求得一见。

孙毅:这倒也无妨,刚好明日皇上要来馆内看擂,届时权当与大师偶遇一叙可好。

托米:甚好,老衲仅一面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