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新时期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高债务风险之辩

关于中国债务风险是否可控这一争辩已持续数年。一直以来,悲观者认为,中国杠杆率过高已不可持续,是危机的前兆。例如几年前便有观点提出中国将迎来“明斯基时刻”,后来又有国际评级机构陆续下调中国主权债务评级,以及对冲基金加大做空中国的观点等。而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债务虽然有一定风险,但主要是企业杠杆率过高,属于结构性问题,且中国的独特性使得国际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中国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中国债务问题到底有多严重?是“高枕无忧”还是“岌岌可危”?如何防范中国债务风险?显然已是困扰政策制定者与市场人士的重要话题。2016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同样有不少围绕中国债务风险的讨论,观点激烈碰撞之下,有关上述问题的讨论更加辩证与深入,现将部分观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如下:

中国是否有债务风险,其主要体现在哪里?中国社科院李扬团队的资产负债表研究显示,虽然中国债务整体可控,但仍有一定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整体债务增长过快。2008—2014年,中国经济整体债务占GDP的比重,从170%上升至235.7%,6年上升了65.7个百分点。剔除金融机构,中国实体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从2008年的157%上升到2014年的217.3%。可以说,无论取何种口径,中国杠杆率增长过快的事实都不可回避,需保持高度警惕。

二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2008年之前,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一直稳定在100%以内,全球金融危机后,加杠杆趋势非常明显,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由2008年的98%上升到2014年的149.1%,扣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杠杆率提高到123.1%,高于美、英、德、日等对比国家情况。

除此以外,IMF曾在2015年8月发表的对中国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中提出,危机以来中国社会融资总量与私营部门信贷额均增长过快,信贷/GDP已经超过BIS信贷缺口并在国际比较中处于高位,值得警惕。此外,IMF警示,未来中国债务风险是否可控在于能否通过推行改革的方式使得未来五年中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IMF认为,如果不推行改革,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在2020年跌至5%左右,届时负债率将会显著提高。

对于上述中国债务增长过快、非金融企业债务过高,以及增长大幅下行会加重债务负担等基本事实,中国决策层的总体基调是整体债务风险可控,局部风险特别是企业债务过高值得警惕。例如: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去杠杆位列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内容之一;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题演讲中提到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对于可能出现的股市、汇市、债市、楼市风险,要高度重视防止交叉感染。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坦言中国企业债务偏高存在风险,认为“十三五”规划要加大资本市场的发展,减少企业对于借贷杠杆的依赖;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在论坛上提出,中国的整体债务率并不严重,只是企业债务偏高,结构优化后,风险并不大;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则表示,中国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当前拨备覆盖率已超过180%,完全可以覆盖不良贷款。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达到了13%以上,有能力抵御可能出现的风险。总之,整体而言,中国决策层对于债务风险的判断是谨慎偏乐观的。

然而在发展高层论坛上,《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对中国债务不糟糕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他提出,危机爆发前决策层往往都认为没有问题,如英国银行在遭遇30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前也称其资产负债表表现很好,但危机往往在忽视中爆发。

马丁·沃尔夫所言不虚,但遗憾的是,其未能就问题的关键,即如何识别危机,什么是引爆危机的导火索,以及危机如何传导等关键细节给予更多说明,信息量仍然有限。毕竟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几大中国危机论,如影子银行危机、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房地产市场危机都被提及但从未被验证。

从这个角度而言,理清上述问题的逻辑关系,客观分析中国抵御债务危机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并对可能引发危机的导火索加以高度防范,或许是避免中国债务危机爆发更为务实的方法。

然而总体而言,当前中国仍具有防范债务危机爆发的有利条件,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然巨大,服务业与消费业是中国经济的新增长领域。可以看到,当前面临债务危机的主要是国有企业以及传统产业,但中国已经出现转型迹象,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0.5%,首次过半,消费业对GDP贡献率更高达66.4 %。在此背景下,如果未来中国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转型将有助于支持经济增长,并在增长中缓解债务矛盾。

第二,中国杠杆率较高的局面与特定背景因素有关,可以通过加速改革缓解。周小川行长在发展高层论坛上列举了中国债务率较高的历史性原因,如中国国民的储蓄率高,股本市场发育比较晚以及民间财富比较少等独特因素。同时,不难发现,当前中国债务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针对企业债务过高,通过债转股、发展资本市场等方式有助于缓解,而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则可以通过中央政府债务进行置换以及加快财税改革来应对。

第三,中国债务主要以内债为主,并没有大量外债。发展高层论坛上,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李剑阁曾对马丁·沃尔夫的提问颇有兴趣,他提出,为什么海外对于中国债务情况如此担忧,但日本债务数据比中国更高,仅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便高达250 %,也未见做空?实际上,在笔者看来,中日债务问题均值得警惕,但未见得会出现危机,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二者均以国内债务为主,与债务危机爆发的国家海外债务过多的普遍情况有明显差异。

第四,中国政府有化解危机的成功经验。发展高层论坛上,时任桥水基金CEO达里奥的观点非常独特。他认为,中国21世纪初面临的债务危机严重程度远远高于当下,而且帮助中国渡过难关的主要执行者仍在岗位,相信凭借他们处理危机的经验,中国债务危机不会出现。此外,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不同,中国政府往往能在危机出现之时,迅速动用国家资源,如释放流动性,降低了因流动性不足引发债务风险爆发的可能。

当前中国债务问题并非危机前兆,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处理危机的成功经验都将为避免更深层次的债务危机打下基础。但对待当前企业债务增长过快的局面,过度自信的态度并不可取,甚至有可能贻误时机。因此,更为理性的方式是直面问题,增加危机意识,并加大化解债务风险的改革措施力度,未雨绸缪,将危机化解在摇篮之中。

因此,如何处理好以下几大关键问题,以免触发债务危机的导火索至关重要:

第一,切勿忽视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领域风险容易相互传导,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所谈,应注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汇市、债市、股市、楼市风险交叉感染。

对待楼市风险,要防止因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目标而引发的一二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防止新一轮房地产泡沫;而对待资本市场方面,应吸取2015年股灾的教训,从制度建设方面发力才能实现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作用。

第二,切实推进供给侧改革,并注重改革的协调。不少认为中国债务危机即将爆发的质疑来自于对中国改革进展缓慢的担忧。可以看到,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层面的文件不断出台,但政策之间不协调,改革走回头路的情况同样存在。如2015年大刀阔斧的财税改革便由于经济下滑、地方财政过紧,而采取了扩大地方政府债务的过渡措施;备受期待的国企改革既强调国企市场化运作,又强调高管限薪,以及强调国企做强做大的做法也让人看不清方向。金融改革方面,注册制面临资本市场波动也遭推迟。

此外,作为当前化解债务的良方之一的债转股,虽然从理论上可以起到作用,但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的当下还是有局限性的。试想进驻被整合的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在现有体制下,行政级别很可能低于需要纾困的企业管理者,这种情况下,对其如何履行对公司治理监督的职责效果存疑。因此,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并从供给端改革协调发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三,注重金融监管协调能力的提升。2015年“811汇改”与2016年年初中国汇率市场遭遇大幅波动,与当时决策层与市场沟通不畅,导致市场预期混乱密切相关,其后资本流出造成外汇储备大幅下降,最后不得不采取加强资本管制的措施以防止做空。此外,2015年的股灾,几年前出现的钱荒,以及如今屡屡爆发的P2P风险,也说明监管层对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亟待加强。

从这一角度而言,改革当前金融监管框架应该提高到战略高度,以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出现。当然,应当如何改革,当下仍然处于激烈讨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