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方式:儿童绘画心理分析与观察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的朋友、比利时儿童心理专家Gaiet Dupont女士,在一次聊天时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着。她说:“人一生的目的,就是找回失去的东西。”

看大川儿时的画,看得到孩子共有的天然部分。不少人都会说:我小的时候也爱画画。确实,每个幼儿生长中都会有这个阶段,但随着生理和兴趣的发展,再加上“教育”,绝大部分人的这种“才能”会逐渐消失或转移。

杭海先生细心积累、分析所得的这本书其价值在于,可作为我们成人对孩子的“关爱误区”的提醒。

——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徐冰

 

“孩子的方式”初看起来像是一本儿童图画书,仔细读下来才知道是给家长的指导书。书中用一张张孩子的图画告诉我们,孩子的眼睛如此的敏锐,表达如此的直接。作为家长,保护孩子的心智又是如此的重要。

从一个艺术家的视角来看,这也是一本非常专业的艺术教科书,在探讨艺术的观察和表达方面,比某些专业书籍阐释得更透彻,更接近艺术创作的本质。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谭平

 

这本父子共同完成的书有趣,给人启示,又颇有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很值得一读!父亲杭海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儿子则刚刚毕业于美国著名的芝加哥艺术学院,书中父亲详细分析了儿子幼时画画的过程,以及这段经历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眼下大家都明白美术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但众多让孩子学美术的家长也许并不清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艺术教育方式所起到的作用,所以这本出自学者亲身经历的书应该有其特别的价值!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王敏

 

给孩子一面墙!他就是神笔马良!

这是一部记录父亲与儿子通过绘画上的研究与沟通而共同成长的著作。杭海先生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用其专业精神给予孩子关注、理解和尊重,促进了孩子心智、情感和人格的健康成长。

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各位家长和孩子们在艺术教育与成长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分析方法、沟通方式与培养模式。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宋协伟

 

所有儿童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的涂鸦都是美丽童心的灿烂绽放。但这种灵苗恰如电光石火转瞬即逝。揠苗助长只能使其早夭,忽略不见又会令其自生自灭。如何既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又精心呵护滋养浇灌,让孩子的涂鸦成为心智成长的不请之友,吐露童真心灵的无间密语,连接花花世界的形色桥梁,驱赶孤独寂寞的亲密伴侣,而不仅仅是未来谋职的早期预备,甚或长辈望子成龙的焦虑寄托——那就请读读杭海的这本书,他用儿子的个案谨慎客观地记录并分析了儿童涂鸦中诸多艺术心理学和人格成长理论的严肃问题。他的儿子杭大川,那个在一岁到六岁期间为本书“创作”了许多涂鸦作品的孩子,现在已是一位青年艺术家。

——凤凰卫视主持人、学者 王鲁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