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13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2013年,在中央编委和中央编办的领导下,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组织实施《全国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 现代信息技术与机构编制业务进一步融合
(一)服务办中心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在中国机构编制网开设专题专栏以及在党的十八大、“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深度报道和在线访谈等形式,及时发布机构编制方面的权威信息,为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等中心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配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了全国机构编制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先导工程立项等。根据向社会全面公开国务院各部门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进度安排,配合开发了“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公开平台”。配合办内相关司局完善了事业单位在线登记管理系统,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二)信息系统建设初见成效

在办内《规划》实施工作小组领导下,统筹做好项目申请立项、系统开发应用等工作。通过赴有关省市调研、现场培训等方式,督促指导地方编办信息化机构做好具体规划落实工作。开展了电子文件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上线试运行。实施了机关内网分级保护工作,并按照等保要求对我办外网及在外网上运行的中国机构编制网网站等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完成了32个省级编办拨号加密及密钥更换工作。

(三)信息资源应用不断推进

按照机构编制综合业务平台总体技术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机构编制统计及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制定了数据对接技术方案,完成了《机构编制统计及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核心数据规范》国家标准的初审和立项公示。目前,实名制系统已在22个省级编办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重庆等5个省级编办已完成实地部署并投入使用。积极推进中央一级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预算等部门间的数据和信息共享。

二 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网上名称管理进一步规范
(一)不断提高域名注册管理服务水平

修改完善了域名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流程,自主研发了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网上名称管理系统,巩固完善了域名注册管理业务新模式。对现有的域名注册管理、操作流程、收费标准等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域名注册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域名覆盖范围大幅增加。与机构编制业务、绩效评估管理、当地政务信息公开相结合,有侧重地扶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了“网络红页”应用推广工作,妥善解决了基层单位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人才、技术等问题。

(二)加大对地方编办的指导力度

通过召开培训会议、开通微信平台等方式,加大了对地方编办域名注册管理工作的宣传和指导力度。在指导地方编办开展域名注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强调要按照自愿原则鼓励和引导注册单位注册和使用中文域名,对已注册单位要切实做好后续服务和技术保障等工作。指导地方各级编办利用网站等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宣传培训,提升了注册单位对“政务”“公益”域名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三)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国际交流

积极跟踪国外互联网相关域名发展和管理动态,注重加强对我国域名服务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撑。加强与国际互联网相关组织的沟通和联络,推动将“.政务”“.公益”等中文通用顶级域纳入国际域名体系。2013年12月,“.政务”“.公益”成功纳入根区,标志着历时五年的国际域名申请工作顺利完成,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互联网领域的话语权将发挥积极作用。

三 机构编制部门网站群建设步伐加快
(一)网站框架体系不断优化

按照具有机构编制特色的大型综合性网站的定位,进一步完善了网站栏目建设,加大了专题制作、内容更新的力度。目前,网站建成了编办信息、改革探索、编办业务、政务关注等导航服务首页核心板块,开设高层新闻、时政、社会等50多个频道,并下设栏目和子栏目共300多个。网站舆论引导和服务决策能力不断增强,逐步成为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公开、在线服务、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服务内容丰富,构建了即时新闻、业务知识、专题信息三位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展现形式多样,以机构编制部门视角为基本脉络,充分利用图、文、视频、动画等形式,梳理和报道各方面的信息。网站功能日趋完善,优化了调查、咨询、下载、查询、办事等互动服务栏目。积极为地方编办网站建设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服务,省级编办网站建成率达到78%。

(三)规章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健全了网站内部管理、信息公开、稿费规定、值班管理等基本制度,完善了网站信息发布审核细则,进一步规范了信息发布流程,强化了热点和敏感问题的审核与把关。完善了信息通报和绩效评估制度,并与业务部门、地方编办建立了良好沟通机制和稿件线索供应机制,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四 信息安全等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一)内网、广域网建设情况

按照《全国党委系统信息化建设规划(2010~2012年)》和《规划》要求,我们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内网、广域网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各省级编办首先通过终端接入方式连接党委系统电子政务内网中央级骨干网络,实现省级编办对中央编办网站、实名制管理等应用系统的访问。截至2013年底,已有22个省级编办接入了党委系统业务网,与中央编办实现了互联互通。

(二)中央编办内网分级保护系统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要求,我办对涉密内网开展了分级保护建设工作。通过前期专家评审,确定我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等级为机密级。我们按照分级保护对机密级系统的要求,开展技术防护体系建设工作,严格落实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等技术防护措施,提高了涉密网络保密防护能力。2013年9月,通过了国家保密局组织的现场测评。

(三)中央编办外网等级保护系统情况

在涉密内网开展分级保护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在外网开展了等级保护工作。我们对外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估,制定了《中央编办互联网区等级保护项目设计方案》,并于2013年10月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在等级保护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将等级保护建设与其他任务相结合。在配合(国家级)行政审批公开平台开发建设工作中,积极协调等保的建设方做好相关工作。

五 电子政务发展环境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一)强化组织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

初步建立了信息化工作机制,为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先后建立了信息化建设项目及其经费使用评估、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责任制等工作机制。大多数省级编办也都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工作机构和机制,形成了全面推进信息化的合力。

(二)强化教育培训,业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着力研究提高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撑能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机构编制主体业务深度融合的具体措施。注重培养既熟悉机构编制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开展电子政务技能和应用培训,切实提高机构编制部门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和应用水平。

(三)强化建章立制,内部管理进一步优化

建立和健全了重大事项民主讨论决策、内外部工作协调机制和公文运转等规定,完善和细化了人事管理、内控机制等制度。特别是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始终严格按照《中央编办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及其经费使用评估办法》要求,对采购项目进行评估。对评估通过的项目,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及时组织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工作。

(中央编办电子政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