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前言
谨以此书纪念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
前不久,我来到15年前工作过的地方——香港。站在当年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香港会展中心前的金紫荆广场,举目四望,浮想联翩:香港的历史风云一幕幕在眼前掠过,香港后过渡期的重大事件一件件在脑海翻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声声在耳边回响。
100多年前,英国通过武装占领、签订“三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占、强租了香港岛、九龙、深圳河以南今界限街以北(“新界”)的大片土地和附近235个岛屿。从此,1000多平方公里的香港地区被英国实行殖民统治。
英皇室会同枢密院依据“三个不平等条约”先后颁布了三个敕令,即《香港宪章》、《九龙敕令》、《新界敕令》,将“主权在英”的“最高原则”“合法化”。其后,由英皇室制定三个香港“宪制性”文件:《英皇制诰》、《皇室训令》和《殖民地规例》,作为港英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使英国拥有香港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拥有绝对掌握香港立法权的最终权力,拥有香港司法权的终审权力。
初期,英国的殖民政权完全为英国殖民官僚所垄断,后逐步发展到英国殖民官僚与英资财团共同垄断的局面。随着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空前高涨,特别是辛亥革命、省港大罢工浪潮的冲击,香港华人社会势力不断扩大,迫使港英政治制度向香港华人上层社会实行有限的开放,立法局有了华人非官守议员,行政局设立了华人非官守议席,“新界”村民组织的“新界农工商业研究总会”(后易名为新界乡议局)得到了港英政府承认,市政局也设了华人议员席位。
香港被英国侵占后,并没有割断与祖国母体的联系,香港同胞始终认同是中华民族一员的身份。在整个近代反对西方列强侵略、争取中华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中,香港同胞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港英政府在香港华人争取政治权力中不得不作出某些让步,也促使华人资本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有实力的华人财团不断崛起,它们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历届政府都不承认“三个不平等条约”,都在为收回香港努力。在清朝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因国弱民穷,几次收回香港的努力都遭到失败。1972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英国建立外交关系时,中国政府迅速向国际社会表明对香港问题的态度。此后中国政府对香港的一贯立场是: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未能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中国政府还确定了对香港采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特殊政策。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为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这个背景下,中英两国政府于1982年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举行会谈。经过两年22轮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84年12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中英联合声明或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也就是从这时起,香港进入了13年的过渡期。1984年至1989年是第一阶段,中英保持良好合作。1989年至1992年是第二阶段,英方改变对华政策,埋下了对抗的种子。1992年至1997年是最后一个阶段,英方派来强硬的彭定康担任末届港督,公开挑战中国政府,挑战中英联合声明,挑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香港基本法或基本法)。最后一段路程,尽管有风有雨有惊雷,但结果是雨后见晴,惊后有喜,这是最难忘的阶段。
1992年7月,我奉命跨过罗湖桥,来到香港担任大公报社的领导工作,直至香港回归后。与港人共同度过了1800多个日日夜夜,亲历了香港回归路上的风云,见证了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始末,1997年7月1日,我以嘉宾身份出席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等活动。
5年间,我撰写社评、观察员文章、杂谈600篇,约100万字,其中一半是评说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及境外传媒、书刊摘发、摘播、转载近100篇。本书选用167篇,反映香港在回归路上一段惊心动魄的历程,反映党中央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决心和智慧,反映港人在回归途中顶风冒雨、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力量,以此作为对香港回归15周年的纪念。
本书按香港后过渡期的重大事件分为上篇和下篇共15部分。上篇4个部分,主要反映英方在政制、经济与法律方面不断挑起对抗的内容;下篇11个部分,主要反映在英方不合作的情况下,中方“以我为主”,依靠和团结广大港人,排除各种干扰,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至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各部分均有内容提要。为了介绍一些事件的背景,有的文章前有作者按语,有的文章后有附录,还有的文章有注释。文章一般以时间为序,也有按问题排序的,以反映事件发展的脉络。
为了准确地运用背景资料,我翻阅了当时的记录和收集的大量材料,还阅读了袁求实的《香港过渡时期重要文件汇编》和《香港回归大事记》,钱亦蕉整理的《鲁平口述香港回归》,钟士元的《香港回归历程》,杜叶锡恩的《我眼中的殖民时代香港》,彭定康的《东方与西方——彭定康治港经验》,〔英〕强纳森·丁伯白的《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英〕弗兰克·韦尔什的《香港史》,刘曼容的《港英政治制度与香港社会变迁》,余绳武、刘蜀永的《20世纪的香港》,刘蜀永的《香港史文集》,赖其之的《彭定康政改方案面面观》,以及各种不同观点的作者的著作。本书附录中适当引用或节录了他们的一些材料,在此一一表示感谢。
香港回归祖国已15年,香港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事实证明,中国政府在香港过渡期采取的方针、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香港进入了港人当家做主、扬眉吐气的新时代;“一国两制”前程似锦。
梁新春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