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阐述科学发展观理论
一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应用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论研究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部来源与外部来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从来源于新的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涉及发展经济学,以及生态、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理论。由于科学发展观主要应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经济学领域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阐述与应用领域,科学发展观是更新、推进经济学科理论的思想动力。要实现这个理论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至为关键。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不是一个观念自我更新的问题,而是社会经济矛盾发展的问题。探讨科学发展观不是要从“哲学发展观”的变革出发,而是要从经济发展观的变革出发。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劳动二重性即劳动的物质性与社会性,是研究经济运动的轴心,包括经济关系矛盾的展开、经济制度的演变、经济运行的过程,同样,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轴心。科学发展的研究必须体现这个轴心。经济发展的物质性与社会性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问题。
为此,科学发展观不是单纯的生产力发展理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运行,不是仅限于人的福利、增长方式、科技、生态、环境、资源等实际问题,而是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内部矛盾及其相互矛盾中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所阐述的经济发展,不是停留在社会与生产总值、增长手段、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上,而是进一步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率、增强科技应用、合理利用资源,仅仅是论述的起步,深入探讨下去,只能从人的行为背后的经济关系上来考察,不这样就得不到实质性答案。
科学发展观在指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中,必定涉及制度问题,包括制度背后的利益关系问题。提倡科学发展,不可避免要触及依附于非科学发展的既得利益者,涉及生产关系的变化,绕开这个问题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使命,就要客观分析各种利益关系的矛盾问题,并指明解决的途径。
2.研究科学发展的问题,必须遵循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路线,将历史事实正确地上升到理论分析,再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去。
在科学发展问题研究中运用抽象法,就不能将研究停留在某些现象问题上,如经济增长是投资带动还是消费带动、是依靠“民营”经济还是依靠国有经济、是扩大内需还是扩大外需。如果仅仅围绕着这类问题来探讨科学发展的答案,产生非科学发展背后的经济关系就会被掩盖。
当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应当吸收西方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某些长处,尤其是在应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候,不仅要坚持原来重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重视制度变迁的基本问题,也要重视经济运行中的现象、重视解决宏观与微观领域中的生产、经营、流通、管理等问题,借鉴、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收益成本比较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等。
二 科学发展观针对着解决生产力发展中积累的内部矛盾
观察中国生产力发展,要从新中国建立、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60年历程谈起。我们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为目标来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新中国带来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进步,尽管前30年由于“左”的干扰,制度优越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抵消,但经济发展的成就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一流的。撇开这个干扰因素,前30年的生产力发展总体特点,是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粗放型发展,体制模式与增长方式两者是相适应的。但是,当粗放型发展已经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规模基础之后,就需要转变为集约型发展以实现在经济质量和结构上的提升,否则就落后于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潮流。此时生产力发展就必定出现搞活、开放的要求,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后30年的生产力发展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进行的,由于满足了搞活、开放的要求,国民生产总值获得极大增长,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生产力发展内部的矛盾也在积累,越到后来就越是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发展有哪些内部矛盾?
1.第一个矛盾,是生产力根本动力与初始动力的矛盾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理,人是生产力最根本的动力,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性动力。这种通过人的努力来体现的发展动力,最初表现为“苦干”,进而表现为“巧干”。“苦干”是有限度的,“巧干”则是无限度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巧干”的水平,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应用。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指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以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尤其是创造性,来提高“巧干”的水平,这是最根本的。同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又指出,在商品社会中,货币是生产的第一推动力。这个“第一”,只是就具体生产进行的程序而言,它只表明“初始”的含义,并非表示“最根本、最重要”的含义,如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那个“第一”那样。归结起来,我们可以这样简明地说,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而获取货币进行投资,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在具体项目上的初始动力。
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中,“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虽然是可以结合的,但并非是天然相容的。恰好相反,两者是天然相斥的。要使两者兼容于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制中,要靠人为的力量不断调节、正确把握分寸。“社会主义”以劳动者的解放为使命,社会主义建设是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中间过程,必须依靠社会平等、自主劳动、共同富裕为动力支撑;而“市场经济”反映社会历史仍然处于“人对物的依赖性”发展阶段,所谓“物”就是商品——货币,市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本投入、物质回报为动力。由于改革以市场为取向,长期以来未能克服主要趋势下的误区:重视“市场经济”而忽视“社会主义”,于是在生产力发展上日趋“重物轻人”: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而轻视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重视GDP数量的增长而轻视人民福利的提高,重视经济效率的提升而轻视社会公平的推进。结果造成生产力发展伴随着一系列负面效应,仅仅就生产力本身(暂时不谈生产关系与社会、政治方面)的负面效应来看,就有:商品上的“短缺经济”变为“过剩经济”,劳动的浪费不断增大,社会生产比例中有很多不合理之处;生产能力越来越体现在制造虚假产品与无效工程上;科学技术越来越用在盲目扩张市场与制造虚假产品上;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系于“低成本、高利润、假效用”的方针实施。这样的生产力发展下去,就背离了发展的初衷。
2.第二个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基础与表面成果的矛盾
传统生产力的定义不够全面,只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能力,不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和谐与适应能力。于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为这样的“经济发展成果”沾沾自喜:一片片荒地与良田变为装有机器装备的厂房,一座座高大的烟囱耸立大地直插天空,一车车矿产原料加工成为产品……却不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受力已达极限,生态系统濒临崩溃。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正如潘岳(现任国家环保部副部长)于2004年6月在“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上所说:“GDP作为核心指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统一标准。从现行的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成本有多大呢?没有一个数据使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实际上,“不断增长的GDP数字,是建立在资源环境和公众健康不断透支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生产力发展再继续下去,就不是成就而是灾难。这种状态不仅背离生产力本身的要求,而且不断损坏着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基础。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永续,我们今后的经济发展,必将越来越需要应对恶劣的环境、取得更加稀缺与更难合格的自然资源,同时需要拿出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来弥补和应对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生产力的真正成果又能有多大?发展的效率又在哪里?
3.第三个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景支撑与现实依托的矛盾
我国提出“四个现代化”发展蓝图之时,世界基本处于传统工业化时代。鉴于日本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二战”之后赶超欧美发达国家、“四小龙”通过引进外资成为新兴经济体的经验,中国也大力引资引技。改革开放30年,加工制造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被誉为“世界制造车间”。但客观看来,中国得到的是产业转移多、产业开拓少。在这样的模式下,经过几十年的开放型发展,中国只成为工业大国,而不是工业强国。现在,发达国家已经处于“后工业社会”,科技含量不高的加工制造纷纷转向发展中国家,自己保留研发能力、营销能力与资本产权。世界经济技术正在走向信息技术时代,知识经济形态已露端倪。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掌握知识产权极为重要,创新能力成为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称之为生产力发展的前景支撑。而中国对外开放获得的主要是生产能力,欠缺的是研发能力。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现实的优势:低廉的劳动成本、水电开支、土地使用成本以及逐步改善的物流条件,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现实依托。由此赢得国际资本的青睐,其结果就是许多工业生产处于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许多企业满足于“加工装配、贴牌生产、部件供应”,高度依赖国外技术,没有自主知识资产。由此产生的贫困化增长越来越厉害。这样的生产力发展再继续下去,就不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是扩大差距。
生产力发展的上述内部矛盾,提出了发展要以人为本,要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要自主创新等要求。正是生产力发展的这些客观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 科学发展观针对着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关系中产生的矛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起步阶段是矛盾多发期。在这样的框架下,既有改革带来的体制上的矛盾,也有发展带来的矛盾,也有开放带来的矛盾。从对大量社会现象的观察中,本书尝试概括出如下主要的矛盾。
1.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矛盾
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选择,不如此就不能激活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就不能成为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就不能加快科技的发展与提高创新的效率,就不能优化资源配置。但是我们当初忽略的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原则是有矛盾的。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作用得到顺利发挥,而它的作用是多重的,不仅通过竞争提高社会经济效率,也从竞争中产生两极分化。市场经济对讲求奉献、出以公心有削减空间的效应,对追求本位最大经济利益产生吻合作用,会自然放大货币拜物教与资本拜物教。我们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为避免市场经济的负作用而绕开它,直接进入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劳动时间经济。但是必须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这方面我们是没有充分思想准备的。
因此,在利用市场经济谋求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内涵之间不断出现冲突。社会主义内涵包括共同富裕、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互助协作关系、全社会努力奋斗勤俭建国的风尚。市场经济首先导致贫富差距不断增大以及生活中出现不公平现象,私有财富的增长也带来了奢靡消费的文化。有人对此归结为政治权力的有效监督欠缺,但这一欠缺只是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的原因之一,而不是产生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加强政治权力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但科学发展首先要认识到,对市场经济的负作用必须要调节。其次,还要看到:从市场经济的负作用中得利的既得利益者已经形成气候,且反对调节的声音十分强大。比如抑制两极分化,就有阻力。这点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政治权力监督,不能让既得利益者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影响。
2.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这是由第一个矛盾派生出来的矛盾,市场经济在社会公平效应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市场运作相对于权力运作来说,能够带来机会公平;另一方面,市场运作的结果,可以将上一次竞争的胜负结果转化为下一次竞争胜负的条件,这种结果与条件的多次转化与积累之后,就给后来的竞争带来极大的条件差异,从而使条件优良的一方可以花费很少的努力就达到竞争的优胜。因此市场经济天然具有促成两极分化的内在机制,任其发展,势必最终损害公平。可以看到,决定经济生活的竞争条件包括:资金丰裕或紧缺的投资条件、知名度条件、知识资产条件、与教育投资相关的人力资源培育条件、经济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地位条件等。这些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带来的贫富差距将是十分巨大的。而面对贫富差距,简单地断言是他们努力程度或天赋程度的差异造成,是完全不科学、不公平的。
3.劳动与资本的矛盾
这也是由第一个矛盾派生出来的另一个矛盾。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不仅在私人经济内部产生劳动和资本的矛盾,就是在公有制企业内也会产生这一矛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了资本的本性就是不断追逐价值增值,不断从对劳动的吸收中获得增殖。只要资本的所有者未能克服固有的经济本能,未能超越资本人格代理者的角色,就会极力去榨取劳动。一个时期以来,在竞争与资本积累冲动的推动下,缺少制约与正确导向而造成的劳资关系恶化,一度成为普遍现象,甚至造成黑砖窑那样的奴隶劳动事件。严重地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反映了经济发展中劳动与资本的矛盾未得到妥善处理。这种现象主要来自私人经济与外资经济。其后果,既有经济上造成中国大面积的新贫困群体,也会使人力再生产上生产出健康、文化上不断扩大缺陷的新的不健全群体,更会在政治上形成下层反对力量。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不仅发生在企业内,也反映到社会、学术界与政府界,相互的代理人、代言人都在产生,这是潜伏着的社会分裂因素。
4.行业与地区之间争夺资源的矛盾
按照市场经济的体制规定性,资源争夺是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最终配置的。我国不同行业与地区之间,按照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形成争夺资源不同的优劣情势,资源占有、获得先天不平等。由此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它们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平等因素,又有发展市场经济造成的差距扩大趋势。这需要有计划机制来弥补这种先天性的不平等。而计划机制不足、与市场机制不协调,以及计划机制本身的缺陷,使资源争夺呈现更为复杂的矛盾,一方面妨碍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影响社会和谐与实现整体小康水平。
5.经济领域的政治权力扩大使用与监督机制欠缺的矛盾
由于社会经济问题的复杂性、社会生活多种因素的关联性,需要越来越多地制订各种规则,进行裁判、协调,从而需要越来越多的行政管理。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这样的客观需要加上原有计划经济的集权需要,形成了类似东亚国家实行过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政府发展成为强势政府。这样政治权力的扩大、集中趋势十分明显。党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其行政行为与政策规章,基本只受到来自内部的监督。来自外部的监督:如代表会议、媒体、社会团体等的监督十分微薄。越是这样,权力的运用就越是面临着能否出于公心、公平、公正、公开办事的问题。对执政党和政府内掌握、实施的权力者来说是严重的考验。在权力机构方面,无论集体还是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种利益诉求如果不符合公平、公正、公开的权力运用原则,就对社会产生深远的不和谐影响。
不完善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使各级权力机构拥有的资源、财税、行政等强制权力不是更好地弥补与修正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而是在市场之外开辟了一个新的“行政命令与指令计划式”的“独立王国”,在这个空间里各级政府中的某些官员,就有动力和能力进行各种过度投资的“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的建设,获取各种经济利益与个人财富或声誉,竭力运用一切权力集中力量建设对自身局部利益最有利的高产值、高税收的短期项目,这就为地方、部门与小团体的利益得到了“持续性”的保证。但对整个市场经济、整个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却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此外,还有社会经济管理中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代际观念的矛盾等,这里不再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