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水与风俗礼仪(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祈雨习俗

原始农业生产建立在风调雨顺的基础上,但是雨水往往并不能如人所愿适时适量而降,多则成涝,少则为旱,而不论是旱还是涝都会对农业收成造成严重影响。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对降雨知识知之甚少,常常认为是有某种水灵、水神的力量来操纵雨水,所以原始人遇旱便祈求水灵、水神降雨,遇涝则求祈水灵、水神止雨,在平常也会祈水灵、水神带来风调雨顺。

古代的雩礼与祈雨

●古代的雩礼与祈雨

雩礼简称“雩”,是古代吉礼的一种,所祭祀的对象是人们认为能兴云降雨的“山川百源”。早在殷商甲骨卜辞当中就已经多次出现呼雩、舞雩的记录记载了。

西周时,祈雨的礼仪日臻完备,国家设有专司祈雨的巫师。据《周礼》记载,周朝设置有春官大宗伯这一职位,其任务是祭祀天神、地祇和人鬼,并明确规定宗伯掌握有理巫师的政令,如果遇到国家范围的大旱,就要率领巫师进行雩礼仪式。雩礼的基本形式是舞蹈,祭祀时由巫女组成舞蹈队,一边跳舞一边呼号,同时献上牺牲、玉帛等贡品。雩祭一般分为常雩和大雩两种,常雩是在每年孟夏龙星开始出现时举行的求雨仪式,而大雩一般只有在旱情特别严重时才举行。由于常雩为例行公事,所以从春秋以后史书中一般不再记载常雩,只记载大雩仪式。

周代每年孟夏举行的常雩也是由周天子主祭,称为“大雩帝”。常雩仪式要有盛大的舞乐队伍,具有浓厚的节日的气氛,祭祀的对象为天帝及山林川泽之神,主要目的是为了求得风调雨顺,以图五谷丰登。遇天旱则要临时举行雩祭。这种临时举行的雩祭,虽然不定时,但气氛相当严肃,要求只用巫舞而不能用乐,祈祷的态度十分殷切,有时候甚至用人作为牺牲祭神。春秋时,鲁国作为诸侯国中礼仪制度保存最完整的国家,其举行的雩礼仍有代表性。在《春秋》所记载的近300年鲁国历史中,仅大雩就有20多次。战国时,常雩仪式与前代略有不同,天子主持常雩仪式祭天地,同时配以五方天帝;其他诸侯只能祭祀句龙、后土诸神。在祭祀过程中,仍然由女巫组成舞蹈队边舞边号,加之献以牺牲、玉帛。到了汉代,雩礼的地位在国家祭祀礼制中得到进一步巩固,有了更为严格的规范。直到清代,雩礼仪式仍未停止,不过此时祭祀祈雨已完全不同于早期的巫术祈雨形式。清代雩礼仍有常雩、大雩之分,每年于孟夏选择一个日子在天坛的圜丘举行常雩。如果进行完常雩仍不下雨,皇帝就要派遣大臣分别向天神、地祇以及太岁祈祷。若超过7天还不下雨,就要在社稷坛进行祭告,再过7天还不下雨,就要再次向天神、地祇以及太岁祈祷。如此反复3次还不下雨的话,说明旱情就很严重了,便要举行大雩礼仪式了。

●春社祭社神与祈雨

春社,是中国古代农历二月祭祀社神(土地神)以求得丰年的一个节日。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所以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必须以降水作为保障,故而祈丰年多数情况下就是祈雨。春社祭社神祈丰年活动中的重要一项便是祈雨,古人还认为春社降雨是吉利的事情。

春社所祭祀的社神,大多数是水神。这是与春社祈雨的主题相一致的,因为所要祈雨的对象必须是具有司雨水职能的神灵。历史文献当中所记载的最早的社神是上古时代的共工之子句龙。共工本身就是水神,其子句龙当然继承了水神的神性,以句龙为社神,也当然是由社的祈雨性质所决定。共工的另一个女儿后土也被封为社神,后土就是大名鼎鼎的后土皇地祇,又称为厚土娘娘。将她封为社神当然与句龙一般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除了句龙、后土,大禹也是影响较大的灶神。大禹被人们奉为灶神,不仅因其治水伟大功绩,还因他所具有的水神神性。

春社祭社神是中国古代祈雨求丰年的祭祀习俗

古代祭祀灶神的场所,往往是以封土堆或灶树为象征物,这是由于社由自然神转变为人物神后,人们仍保留了原先作为祭社对象象征物的封土堆或灶树。土地之所以受到祭祀,不仅是因为土地生长五谷,还因为古人认为土地能兴云生雨。所以祭祀土地神,同样有祈雨功效。

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土地公诞辰之日,在淮北、苏北一带农村,有举办“土地会”的风俗习惯。淮北农村举办土地会时,还要请来帮工,让他们出力抬着庙里的菩萨出游至河边“钉桩”,来预测当年水位高低。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与祈雨文化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源于唐代宫廷音乐,在蓝田县普化镇流传千年,是当地祈雨活动的重要内容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的前身原为唐代宫廷音乐,后来传入民间后,与民间音乐相互融合后形成了一种独具地方性特色的民间乐种。由于它源自唐代宫廷音乐,因此带有浓厚的唐代民族传统音乐风格。相传在唐贞元年间,关中遭遇大旱,唐德宗诏令关中官民共同祈雨。当时在长安的东、西两市都组织了规模庞大的祈雨乐队,两队比赛演奏乐曲,结果西市的祈雨乐队拔得独酬,受到皇上褒奖。在此之后,蓝田地区每逢遇到旱灾,民间必定要演奏祈雨乐曲。又因为蓝田人把祈雨叫做“取水”,所以他们就把祈雨时所演奏的音乐称为水会音乐。

至今,水会音乐在蓝田仍被3家乐社保留传承,它们是蓝田东川的楸树庙村水会乐社、东川全家岭村水会乐社以及西川的田家村水会乐社。过去在这些乐社中,不管哪家“取水”,都是影响范围较广。观看取水仪式的群众有时多达两三万人,规模浩大的取水队伍举着40多面龙凤旗、一面直径达六七尺的万人伞、两面蝴蝶扇,在嘹亮的乐曲声中吵下“马角”。然后“马角”作为水会的主角神发号施令,并由他率领各支取水队伍到各自的山洞、庙宇去取水,各地的取水地都已经预先选好,如东川全家岭水会乐社是到洛南县黄龙庙取水;楸树庙水会乐社是在距社址五六十里的蓝田溪永洞内取水;田家村水会乐社是到周至县的太白山取水。不过取水途中,“马角”只是陪着取水队伍走一般路程,便在半道的庙内住下等取水队伍归来。当取水人取水归来时,“马角”与取水队伍再把取的水护送回本地庙里,将水篓高悬于庙堂之上。水会音乐则会一直持续不歇,直到天下雨才能结束。

●尧山圣母庙会与祈雨文化

陕西省蒲城县县北约25公里有一座风色秀丽的尧山,山上有庙宇90多间,其中圣母正殿为主,四周还围绕着牛王庙、马王庙等庙宇。据说早在唐宋时当地人就开始在每年清明节举办规模盛大的尧山庙会祭祀活动。1623年,该县县令王佑又向朝廷奏请将尧山庙胜迹载入祀典。

尧山圣母庙中所供奉的是深受当地民众崇敬膜拜的灵应夫人,她被认为是祈雨和求子灵验的一位女神。相传这位尧山女神掌管天上三分雨,连海里的龙王也听她调遣,由于她宽厚仁义经常赐雨给人间,民间流传有“求雨后三日内必定下雨”“借力驮水”“用雨云送水”和“扮成老太婆送水”等故事。为了膜拜这位女神,当地也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庙会文化。

尧山圣母庙会

在祠庙周围方圆数百平方公里内,还有由各个村庄组织成立的11个神社。这11个神社在每年的清明时节,轮流从山上将灵应夫人神像迎接至神社中,持续供奉一年,第二年清明节前送神像回到山上,然后再由下一个神社接去,如此周而复始。每年清明节前一两天,送灵应夫人神像的社唱着大戏,重新操演去年接神时的社火仪式,人们抬着尧山圣母神楼一起巡游本社所辖的各个村庄,所到之处,人们自觉跪拜。到清明当天,负责迎神的护神青年于太阳升起前分别手持“神棍”“神钗”来到庙前,站岗护神。大约在上午11时至12时,在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声中,在大殿神像前,由送神神社的社长和理事将账簿及祭器转交给迎接神社的社长和理事。到正午时分,鼓乐、鞭炮声更加热烈,在众人的簇拥下,神像从庙中被虔诚地抬出,送至庙前11级台阶下。接神队伍经过村头,在村头等候多时的村民立刻敲锣打鼓燃鞭炮,迎接神楼。沿途各村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插上拴红线和柏枝的小纸花,门前摆设香案,放上茶、水果,妇女们则成片跪下磕头。在欢庆的音乐和鞭炮声中,神楼与抱楼被抬入棚中,司仪高唱赞礼,紧接着落神,安神。安神后,11个神社的会首集体参拜神像,他们一字儿排开,向神像拈香,行三叩九拜大礼,场面极为隆重,这表示着神已入位,仪式宣告完结。

●荷花舞与祈雨活动

荷花舞源于周代赛社祭祀活动中的祈雨仪式

地处董志塬腹地的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周朝远祖公刘教导人民种植庄稼,并开创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周代经历几千年所流传下来的遗俗与原始多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孕育出了“荷花舞”这样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荷花舞,原名“云朵子”“地游子”,又名“地飘儿”“云影子”“地云子”等。它的起源其实最早是来自于周代的祭祀仪式——赛社活动。在远古时期,先民们的祈雨仪式中有这样一种形式,即由参加祈雨的百姓头戴画有云朵式图案并插柳梢的帽子,巫师头戴莲花花瓣形状的帽子,期盼甘雨降临。后来这种形式与远古先民们为了祈求上天给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产生的农耕文化风俗相融合,逐步演变为敬神闹社火的民间舞蹈,并形成了以西峰为中心,延伸至周边的宁县、正宁、镇原、环县及陕北延安等地内区域传播的现状。

荷花舞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道具别致。由云盘、云朵、油灯、莲花构成的舞具,具有极强的民俗意味性,反映了古代周族先民农耕活动的文化内容。其中,云朵象征着四海太平,云盘象征着甘霖,油灯象征着五谷丰登,莲花象征着祥和润泽。

荷花舞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特殊道具“云盘子”与轻盈、平稳的舞步;龙摆尾、燕穿梭、剪子股等舞蹈动作所代表的企盼甘霖普降的队形变幻,在搭配以悠扬宛转的民间小调“扬燕麦”,以艺术形式充分表现出了我国的传统观农耕文化。特别是荷花舞舞姿中的一扭一摆一弯,云盘并齐足踝,依腰带动云盘转动,披纱甩袖的动作也是中华民间舞蹈中一个特殊代表之作。

●巴当舞与祈雨文化

在甘肃岷县小寨、中寨、堡子等乡(镇)的部分村社,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村民集体舞蹈——巴当舞。“巴当”一词,原本为“播鼗”一词的方言读音,后来被讹传为巴当。

巴当是原始社会先民们模仿声形音像而创造的一种乐器。“巴当”这种乐器古代称作“雷鼗”,俗称“拨浪鼓”“长柄鼓”。它是一种用鹿皮或羊皮加工而成的一个直径30厘米、厚度10厘米、手柄长50厘米的双面手摇鼓,每个村寨的村民一户持有一个巴当,一个村选一个被称为“春巴”的领舞者,一个村选一个被称为“巴当舞头脑”的巴当舞组织者。而且“春巴”和“巴当舞头脑”都不固定,是轮流着当的。

每年从正月初六开始,辛勤劳作了一年的村民,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为了庆祝春节这个最隆重的节日而举行全村大联欢。村民们在生起篝火的打麦场上,由“春巴”带领,每户抽一名男子,手拿巴当载歌载舞,村里其他村民以该男子为中心站成一圈拍手起舞,并由“春巴”带领进行上百人的大合唱,这一部分被称为“安场”巴当,进行安场巴当的舞蹈步法有20多种,而最常见的有直脚步、春巴洋、难直洋撒、春巴洋撒、难个儿麻难、雄巴、古艾、噢洋洋、撒艾等9种,而且是每一种步法一种唱腔。一到晚上,数百人一同围着篝火跳起粗犷豪放的巴当集体舞,其场面庄严、热烈。安场舞结束后,由“春巴”率领其他人进行下一场“敬山神”舞。表演敬山神是巴当舞中最主要的部分,敬山神时,“春巴”与主持巴当的众男子围着事先燃起的大火拜五方,并在秋千架下进行新的舞蹈,其步法与安场步法有所不同,但也有十几种之多,最常见的步法有噢乃洋撒、沙乃洋撒、噢达、沙母洋、噢呦呦等5种。敬山神舞结束时,所有舞者还要在吃饭、喝酒、品茶时要举行新的大合唱,并唱酒曲、茶曲,这一阶段被命名为“扯节勒”,这也是巴当舞的第三部分。这三种合唱在“头脑”家的大院中进行,其演唱曲调汉、藏语夹杂,悠扬婉转,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吃过饭、喝过酒、品过茶后,整个巴当舞才算完成。

巴当舞

●贵州清水江畔苗族的龙舟竞渡与祈雨

苗族独木龙舟竞渡的产生与传说故事中的龙作恶和杀龙事件有关。在苗族独木龙舟起源传说当中,苗族老人保公带着孙子九保到江上去打鱼。突然一条从深潭中跃出的恶龙把九保咬死后叼进了龙洞里,并把九保放床前当做枕头用。保公为孙报仇杀死恶龙,烧了龙穴,天黑了九天九夜,也下了九天九夜的大雨。天亮后,人们发现清水江边躺着一条花花绿绿的死龙,它就是那条被保公烧死的恶龙。消息传开后,沿江村寨的村民都前来分割龙肉回家享用。晚上,龙托梦给各寨寨老说:“我杀了老人的孙子,也遭了报应,已赔了性命。我用自己身体上的肉报答了你们,但愿你们能够记住我,用杉树仿照我身躯,在清水江划上几天,就像我活着的时候一样在江河嬉游,我就能兴云作雨,保你们年年能够五谷丰登。”于是,各村寨百姓纷纷伐木造舟,每年农历五月划龙船竞赛,龙托梦所说的话果然应验,年年风调雨顺。

苗族独木龙舟龙头雕刻十分精美,在犹如牛角的龙角上,通常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语。平时,龙船放在专门用于放船体的“龙船棚”内。而“龙船棚”上还写满楹联,如“龙船千古事,忠孝一生兴”“典祀千年重,绵延百事传”“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兴”等,横批则多为“万宝来朝”“民众团聚”等。等到龙船节前,村民先举行隆重的祭祀龙船仪式,然后才能下龙船,在清水江进行练习和比赛。届时亲戚朋友们都要互送礼品。礼品有时为猪、牛、钱物,但多为鹅、鸭等水禽。在节日期间,水手一日三餐所享用的餐饮,皆由村民及沿江各村寨的亲友赠予。

贵州清水江畔苗族的龙舟竞渡活动源于祭祀龙神和祈雨文化

●驱旱魃与祈雨巫术

驱旱魃,是旧时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祈雨巫术。作为神话传说中发旱致灾的鬼怪,一种说法认为旱魃是古人创造的秃头女神,她原本是天帝之女,后来被放到赤水之北。她行走如风,所到之处必然发生大旱,赤地千里。另有说法认为,当天旱之际,雨师准备降雨时,旱魃常乘其不备,而将雨水吸干。因此,在古人的意识中,一遇旱灾特别是出现电闪雷鸣而天不下雨的气象,人们便认为是旱魃作乱。对旱魃的肆虐,百姓深恶痛绝,必除之而后快,就要想尽各种方式去驱赶惩治旱魃。

旱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民间有驱赶旱魃祈雨的习俗

《天津杨柳青小志》记载了清末民初天津地区遇旱驱逐旱魃的场景:在一群游行祈雨的队伍末尾,有两人扮成旱魃,他们头颈系着锁链,被人牵着游街。旱魃的后面是8人抬的大轿,轿中坐着红脸关公,轿前有鼓乐引道,当地人认为借助关老爷的力量可以驱除旱魃。

在山东,过去一遇到干旱,把新埋的尸体当旱魃打的风俗十分普遍。当地人认为旱魃是死后100天内的尸体所变。变为旱魃的尸体不腐烂,坟上不长草,而坟头渗水,旱魃会在夜间往家里挑水,只有烧了旱魃,天才会下雨。因为这种习俗,在过去还闹出一些案件。据《大清律例·贼盗·发冢》的记载,在清嘉庆九年(1804年),高密久旱不雨,有人发现当年刚刚病故的村民李宪德坟土潮湿,便纷纷传言李宪德死后变成了旱魃。各村村民们不顾李家阻拦,刨坟开棺,见李宪德的尸体尚未腐烂,便更加确信他就是旱魃,不问青红皂白便将尸体烧毁。李家将掘墓者告上公堂,最后刑部将领头人仲二以“发冢开棺见尸律”判了个相当于现代死缓的罪名,才将此案了结。可见这一观念在当地影响之深。

另外,有些地方遇旱时则在空地上搭上一个戏台,放上用纸扎成的旱魃像,先是地方官或乡绅上台向天祝祷,向旱魃劝诫,然后拔出刀剑,将旱魃像砍为两段,同时大呼:“旱魃杀了,雨要来了!”

●广东潮州地区的祈雨习俗

广东潮州地区奉「风雨圣者」为雨仙,每遇干旱,民间便迎请他来祈雨除旱,并建风雨圣者庙祭拜之

在过去,广东省潮州的水利设施差,人们几乎完全靠天种田,在春耕和夏种之前,如果连续几天不下雨,池塘江河中的水干涸,缺水的环境造成农民无法插秧,粮食歉收、饥饿的阴影会立即笼罩潮州城。在这个危急关头,老百姓就要举行祈雨仪式。由士绅们召集城里的潮州大锣鼓戏班,人们举着彩标敲锣打鼓,徒步来到离城30里外的浮洋镇斗文村风雨圣者庙,迎请“风雨圣者”入城祈雨。令人奇怪的是,这位“风雨圣者”的形象竟然是个光着脚丫、头戴潮州农民所特有的尖顶竹笠、腰扎乡下孩子所常戴的绣花红腰兜的乳臭未干、满脸稚气、10岁出头的小男孩。

“风雨圣者”被抬进城后,供奉在潮州开元寺院中临时搭建的竹棚子里。人们在竹棚子里摆起香案、挂起大红灯笼,开元寺的和尚们日夜诵经,祈雨者则焚香祷祝,请“风雨圣者”施法降雨。如果许愿后3天内降雨,便要开台演戏答谢神仙恩惠;如果3天之后不见雨滴,就得举行另一种仪式。在当晚,民众聚集在太平南路,向释迦牟尼和玉皇大帝陈述苦情。如果求过了释迦牟尼和玉皇大帝后,天还不下雨,就要让“风雨圣者”吃些苦头了。人们会拆除竹棚子,摘掉“风雨圣者”头上的竹笠,让他尝尝烈日曝晒的滋味,以此“逼”他降雨。如此这般天若还不下雨,百姓们就要把竹棚子里的红灯笼换成白灯笼,官府还要下令禁屠、禁海、戒荤吃素,借此求得老天的怜悯,让民众从大旱中解脱出来。

画龙祈雨源于龙神崇拜,由造土龙祈雨术衍化而成,盛行于唐代

●画龙祈雨

画龙祈雨是古代造土龙祈雨的一种变形形式,它盛行于唐代。据郑处海的《明皇杂录》记载,在唐开元年间,关中遭遇大旱,京师尤为严重。唐玄宗召少府监冯绍正觐见,命令他在皇宫四面墙壁上各画一条龙。冯绍正于是在四面墙壁上画上素龙,四条龙状态各个奇异蜿蜒,有欲振跃而飞的感觉。冯绍正还没画一半,就好像有风云顺着笔画产生。还没有填上颜色,就有白气好像从殿中帘子与窗户之间飞出,跃入水池中,惊起一片水波,后雷电交加。人们看见四条白龙乘云飞跃直上云霄,马上是阴云密布、狂风大作,片刻之间京师地区便得到了期盼已久的甘露。这段画龙兴雨的传说,说得神乎其神,或许是巧合后又被古人臆造的产物。但画龙祈雨这一仪式确实是从唐宋一直沿袭到清代的。

●舞龙祈雨

舞龙祈雨的形式至迟盛行于汉代。对此,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对春夏秋冬四季舞龙祈雨的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和记载。当时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季舞青龙,夏季舞赤龙和黄龙,秋季舞白龙,冬季舞黑龙;每条龙都有数丈长,每次都是五到九条龙同舞。例如夏旱求雨是在丙丁日以长七丈大赤龙一条,让其在中央舞动;又有六条各长三丈五尺小龙,在大赤龙的南方舞动。七条龙都要面南而向,相互之间距离要相隔七尺。而且舞龙的七个壮汉都要斋戒三日后,才能被允许穿着赤色衣服去舞龙;身为司空、啬夫的一众人等也要斋戒三日后,才能穿着赤色衣服站在一旁。汉代以后,舞龙祈雨仪式性质已经逐渐向娱乐方面演化。到了宋代又出现了娱乐性舞草龙活动,另外还出现了晒龙、游龙王等祈雨方式。

舞龙最早用来祈雨,后逐渐演变为民间传统娱乐活动

●蜥蜴祈雨

蜥蜴祈雨就是以蜥蜴作为龙的替代物用以祈雨的巫术。在《全唐诗》卷八七四《蜥蜴求雨歌》序中提道,在唐代,民间求雨的一种方法是用土将巨瓮填实,并用木头制成木蜥蜴,小孩穿着青衣拿着青竹,唱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若滂沱,放汝归去。”

蜥蜴祈雨是造土龙祈雨巫术的变种,唐代曾流行于民间

古人认为蜥蜴和鲵、鳄、蛇一样同属爬行动物,因此它也就与龙有了亲缘关系。可以说,“蜥蜴求雨法”不过是造土龙祈雨巫术的一个变种,用小童起舞来唤雨的做法也明显带有古老的巫术色彩。

●以性祈雨

性巫术祈雨仪式是以男女交媾行为或象征性的男女交媾行为作为祈雨的表现形式。性祈雨巫术是一种交感性巫术,即认为相同的事物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种性祈雨巫术行为是中国古代阴阳相契合的观念的产物。在古人的传统观念中,天常常被当作男性的一方,地常常被当作女性的一方,故俗称天为“天公”、地为“地母”。古人从男女交合的角度来认识雨水的产生,便形成了天为公、地为母,天公地母交合而化生雨水的观念。性巫术祈雨仪式便是建立在这种观念上的产物。由此古人认为,如果在天地面前实施男女交媾,可以对天地产生影响,通过诱发其交合,从而产生雨水。每到农作物需要雨水的季节或久旱不雨的时候,古人就会施行这种性巫术以祈雨。

性祈雨巫术后来还衍生为另一种方式,即人神交合巫术方式,这种方式尤以女性与司雨之神的象征性交合仪式为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司雨之神大多是男性。另外,在献祭祈雨仪式中,献祭所用的物品除了马、牛、羊等牲畜外,还有女子。马、牛、羊等牲畜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以取悦神灵让他能够为本地降雨,而献祭女子只能从性的角度去解释。为神献上女子,其目的不过是为了让神灵与女子交合而生出雨水。另外一种焚烧女巫的方式则是一种典型的女子献祭仪式。按照性巫术祈雨原理,被焚烧的女巫如果被认为是被冥冥之中的神灵所接受,便能与神灵媾和而降雨。例如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不少关于焚女巫以祈雨的记载。

●以雨状祈雨

以雨状祈雨,是一种以模拟降雨现象以及降雨时的相关状况来祈雨的巫术。这种方式最常见的手法是泼水和戴雨具。古人也相信,再现降雨的情景会诱发神灵降雨。

例如在山东省金乡县,旧时曾流传着这样的模拟雨状的祈雨法,称“寡妇扫坑”。负责祈雨的主要人物是一个无儿无女的寡妇和一个脸上长满麻子的人,次要人物还有7个寡妇和村里的一干群众。祈雨仪式在火坑旁边举行。先是由众乡亲举行祭祀,全体面朝北背朝南,大家一起烧香磕头,然后才举行巫术仪式。群众中出一人拿着一瓢水,一边往长满麻子的人的脸上泼,一边歌唱到:“不用哭,不用愁,大雨下得满地流。”与此同时,“麻子”头顶瓷缸或柳条编的篮子,接受泼来的水,这一行为就是为了模拟下雨时的状况。水泼到了“麻子”脸上,意味着希望水能像那人脸上的麻子一样形成密集的雨滴。另外在泼水时,一旁那位无儿无女的寡妇则要号啕大哭,并念念有词:“不哭爹,不哭娘,单哭老天下一场;不哭男,不哭女,单哭老天下场雨。”这一行为其实又是用泪水模拟雨水,其中又蕴含了以泪水打动老天而下雨的意思。之所以选择无儿无女的寡妇来充当哭雨的角色,一方面因为她容易因自身遭遇而悲伤哭泣,泪水涟涟;另一方面又因为她孤苦伶仃,这样就容易引起老天爷的怜悯。寡妇哭过后,接下来再由7个寡妇拿着扫帚往火坑里扫土,在扫土的过程中要围着火坑转3圈,边扫边转3遍后才告结束。这里的扫坑为的是用土遮住坑里的火,遮火意味着把太阳遮住。如果太阳被遮住了,乌云密布,自然预示着将要下雨了。

●“扫晴娘”与祈晴习俗

在古代,民间有为消除雨灾祈晴而制作并悬挂“扫晴娘”的做法。在久雨不晴时,人们会以白纸为材料剪裁妇人的头、剪红绿纸作为妇人的衣服,再用笤帚苗扎起来作为妇人的小扫帚,并做好后用竿悬挂在房檐下。人们称之为“扫晴娘”,陕西汉中一带则称之为“扫天婆”。还有一种做法,即由乡间有独生女的家庭,用秫秸作为骨架,扎成“扫晴娘”,用彩纸糊裱起她的衣裙,再缚上笤帚,悬挂于屋檐下让其迎风飘摇,用以表示扫晴。等到天放晴后,再配上黄表纸,将“扫晴娘”和黄表纸一并焚烧,送上天去。这种“扫晴”的方法,很明显是模拟巫术的表现。

「扫晴娘」剪纸

挂“扫晴娘”的习俗其实早在元代初年就已存在,例如金元时期的文学家李俊民就写有《扫晴娘》一诗,诗中写道:“卷袖搴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到了明清两代,扫晴习俗更是在民间盛行,清代文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书中也记载了这一风俗。从地区上看,挂“扫晴娘”的习俗在古时主要流行于北京、陕西、河南、河北、甘肃、江苏等广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