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赵王(求推,求收)
燕王府门口,朱瞻基刚下马,都知监太监李谦就迎了上来,躬身行礼。“臣李谦拜见殿下。”
对这个朱棣宠信的内臣,朱瞻基也以礼相待。“李太监免礼,我虽生于北平,五岁离开后却始终未曾回来看过,对北平了解不多。在北平期间,我就听你的安排了。”
都知监负责宫廷各监行移、关知、勘合,也就是说,只要出门在外,大部分时候,连皇帝也是听都知监安排。
能够担任都知监太监的,肯定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
在朱棣身边的七大太监,除了内宫监太监郑和,司礼监太监王彦,就属这个李谦最受信任。
李谦笑着说道:“殿下言重了,老奴也只是做好本分事。燕王府地方狭小,陛下入住以后,难以为殿下安排一个清净别院。赵王殿下让出了赵王府别院,那里景致雅趣,别有一番应天府韵味。”
“那我可要专程向赵王叔致谢了,带路吧。”
李谦也让小太监牵过来了一匹马,利索地骑了上来,众人打起了太孙仪仗,从燕王府向西走去。
李谦,郑和他们都是十岁左右跟随了朱棣,当时才二十岁的朱棣亲自教他们学文习武,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培养。
所以他们这一帮从燕王府时期就跟着朱棣的太监,无一不是文武双全,对朱棣也是忠心耿耿。
因为朱棣取消了迁都,原本的燕王府并没有修缮,扩大,也就是说,再也没有了后世恢弘的北紫禁城。
赵王就藩北平,并没有被安排在原本的燕王府。而是重新在燕王府西侧修建了赵王府,燕王府保留下来成为了行在所。
而赵王府的别院,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中枢之地,因为靠着中海所建,所以的确有一点江南韵味。
六百年后,周游也曾经来过这里几次。但跨越六百年的时光,眼前的景致却大不相同,让人有一种沧海桑田的虚无感。
朱瞻基摇了摇头,驱除了心中那一丝消极的想法。
他从来不是一个文人墨客,没有那么多感触,也不愿意想太多那些虚无缥缈的事,牢牢抓住眼前的现实才是他该做的。
这处别院应该是赵王府的后花园,建筑不多,但是景色秀美。只是此时还是二月中旬,大多数树木也只是发出了绿芽,让这里的景色大打折扣。
别院的房子虽然不多,但是朱瞻基和身边的人也只有不到一百人,将就一下还是能全部住下。
安顿下来之后,李谦就递给了朱瞻基一张清单。“殿下,你在北平这段时间的衣食住行定例都已经安排好了,在三月初一之前,你有小半个月时间在京城这里修整。要是想出去逛逛,还请多带一点随从,最近北平将士众多,他们都是一些粗人,要是冲撞了殿下,就是老奴的失职了。”
朱瞻基知道李谦的担忧,北平原本只有不到二十万人,但是一下子多了三四十万士兵,几十万民夫,现在到处人满为患。
那些军士大部分也都是一些跋扈之辈,要是朱瞻基没有亮出太孙仪仗,来个微服出巡,起了冲突就不好了。
“李太监放心,我虽然想要见识一下北地风光,但也知道最近北平就是个大军营,一切会慎重的。今日皇爷爷还有什么安排吗?”
“陛下今日修整,明日召开大朝会,还要会见各部将士。明晚行在所大宴,殿下请准备好。”
朱瞻基将行程单递给了李亮。“李亮,我的行程就交给你安排了,有什么事别忘了提醒我。对了,先给赵王叔递帖子,来到北平,我当去拜见他。”
李谦除了负责朱棣的行程,从南京过来的朝廷的一大半文武大臣也需要他费心安置,建立通畅的联络系统,自然不能一直待在朱瞻基这里。
他跟李亮又交代了一番朱瞻基这段时间的一些生活安排,就向朱瞻基告辞,朱瞻基一直将他送到了别院的大门口,这才回转了别院的主殿。
风花雪月四女在船上憋了将近一个月,此时终于下船,一个个腿软的站都站不稳了。
特别是冬雪,她有点晕船,好不容易在船上习惯了下来,现在到了陆地上,又开始晕地。
下了马车之后,她都走不稳路了,让她还吓的哭了起来,以为自己命不久矣。
朱瞻基看她哭泣,忍不住笑了起来。
晕地这样的事,朱瞻基在现代就见识了不少。特别是那些长期在大海上活动的船员,在船上一待几个月,上岸之后,走路都走不稳,总要几天才能习惯。
开解了冬雪一番,朱瞻基回到了中堂,除了羽林卫的值守军士,其他人都等在了大厅里。
“杨千户,你带两个羽林卫随从,去打听一下我的幼军现在到了哪里,状况如何,让张凤山来见我。”
“冯千户,姜千户,褚千户,你们三人联络锦衣卫本部。我需要知道如今北平,以及北征各部将士的详细情况,你们三人需要帮我将梳理清楚所有都指挥使以上将领的情报。”
“许千总,韩把总,我在北平的安全就交给你们了。下去之后联络赵永亮,晚上我要见他。”
众人纷纷应是,只有李亮去帮朱瞻基给朱高燧递帖子。太监系统这边,群龙无首,朱瞻基原本还想让他们去联络赵王府,行在所的太监,建立一套信息渠道……
他看了看剩下的几个太监首领,将几个人的优劣评估了一番,说道:“尔等用心办事,待这次北征返京,我会从你们之中提拔一个少监,一个长随。”
“是!”
其中一个叫杨林的奉御大胆问道:“殿下,奴才等人都是此生身系殿下,自当以殿下意愿而存。”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北平人生地不熟,尔等应当在赵王府,行在所之间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渠道。不要让我变成了一个聋子,瞎子。”
杨林立即跪下说道:“请殿下放心,臣等自当尽力而为!”
打发走了众人,朱瞻基这才回房在春风,夏花的伺候下洗了一把脸。
按着铜镜中的自己,才十六岁的脸上只有一层短短的绒毛,想要留前世那种个性的山型胡,最少还要四年的时间。
大明朝不管文臣还是武官,不管皇帝还是农夫,个个都留着胡子。文臣一般以山羊胡为主,武将却以络腮胡为主,并且疏于打理,一个个看起来油腻无比。
许多时候,朱瞻基都在怀疑,他们的胡子会不会沾到饭碗里面去。
别人他管不了,反正他肯定还会留前世的胡型。等他当了皇帝,到时候,他这个皇帝也要引领新一代的审美观念。
“殿下,赵王殿下已备下了酒菜,恭候殿下驾临。”
朱瞻基应了一声,跟秋月说道:“帮我更衣,李大伴,将我从京城给赵王叔带的礼物都准备好。”
“是!”
应天府皇宫的面积是一百万平方米,而亲王府的规制则是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十三万平米。
赵王府严格按照亲王府的规制而建,论面积,还不如改为行在所的原燕王府大。
但是三十三万平米,这个面积对一般人来说,已经足够惊人了。
因为只是从后门到前门,朱瞻基并没有骑马,否则的话,短短一段距离,到了之后又要把马找地方安置。
朱瞻基虽然是太孙,但是是侄儿,而且太孙跟亲王到底谁大,朱瞻基自己到现在都没有搞懂。
从远期来看,太孙是皇帝的候选人当然更大,但是亲王仅次于太子,所以就藩的亲王不一定就比太孙弱。
朱瞻基只是占了朱棣的宠爱,所以现在声势大一点,但是并不一定就有亲王大。
朱高燧也没有迎出门外,而是在二门处等候,旁边还站着他的妻妾。
原本的赵王妃是徐章之女,但是成婚七年无子,遂被废。
如今的赵王妃是沐晟之女,在被立为王妃之前就诞下一子,随后又生下一子,稳定了王妃的位置。
沐家与朱家根源颇深,沐英是朱元璋的干儿子,儿子娶了公主,孙女也嫁做王妃。
特别是沐家世代镇守云南,替大明守住了南大门,一直到大明覆灭。
朱瞻基对沐家的印象颇好,连带对这个婶婶的印象也不错,所以这次过来,不仅特意给她带了礼物,还给她两个孩子也带了礼物。
只是赵王长子朱瞻坺身体似乎也不好,如今三岁了,却没有一点活泼劲,病恹恹的。
倒是次子朱瞻塙刚两岁,却白白胖胖,一刻也安稳不下来。
只是朱瞻基对赵王这一支的印象非常模糊,只知道他造反无胆。后代被封到了彰德府,也就是后世的安阳,一直到了大明完蛋跟着完蛋。
这位王叔文比不过朱高炽,武比不过朱高煦,在兄弟三人里面的存在感一直不强。
不过,既然已经知道他有心造反,却又无胆造反,如今属于可拉拢的对象,所以朱瞻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来敲打拉拢一番。
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他不要跟着朱高煦胡闹,这也可以让自己以后少造一点杀孽,省得被那些文人记在历史小本本上。
(新的一周,老妖新书期每天六千字,弱弱求一下推荐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