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会展发展论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理念创新

周霄

武汉轻工大学

 

摘要: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科地位的提升给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要求。在分析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指出应以培养具有高度专业认同感和远大职业抱负的中高级职业经理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走“精英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从素能结合、德艺共育、学思相成、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五个维度构建了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全新理念。

关键词: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念创新

 

A Theory Contribution and Target Positioning in CultivatingProfess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Talents in Colleges

Zhou Xiao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bstract: New conditions are required as Chinese tourism management is being upgraded. This study, based on analyzing the realistic dilemma of cultivating college tourism management talents, pointed out the cultivating target talents were senior professional managers' elites with highly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big career dreams.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study was to build a new theory system which could balance the ability and humanity, morality and accomplishment, learning and reflec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and individualization educating in cultivating talents.

Key words: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talents training objectives, theory contribution

一 引言

在教育部2012年10月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旅游管理专业由原来工商管理门类下辖的一个二级专业升级为管理学科下与工商管理门类并列的一个独立门类,现行的旅游管理门类下辖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四个二级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为特批设置专业。这一变化使旅游管理的学科专业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是我国旅游产业稳步迈向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然结果。新的时期和新的形势对我国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创新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而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和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恰恰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研究对象特指高校本科层次旅游管理类的专业人才培养,仅涉及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行业特色鲜明的二级专业。

二 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旅游产业的壮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客观地讲,在旅游高等教育规模化扩张的背后也显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体制障碍导致选才标准缺失。旅游行业的特殊性给其从业人员提出了基本的身体素质标准,然而在现行的招生体制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对人才的这类特殊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给学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带来不少困难。绝大多数高校的本科旅游管理类专业在招生过程中都没有面试环节,即使极少数高校安排了面试,但迫于招生压力及招录政策规定必须按高分到低分录取的现实,面试也就成了走过场,这就致使一些身高、面貌、体态等不符合旅游类专业要求的学生也被录取进来培养,为其今后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埋下隐患。因而在招生阶段对高校旅游管理类生源的自然条件有所选择是对学生负责的重要手段。

2.缺乏认同导致人才严重流失。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2014年10月举办的第二届旅游教育与培训国际论坛上指出:“认同与热爱是旅游人才培养的核心导向”。诚然,缺乏对旅游行业的认同感已经成为现时广大旅游管理类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共性,受传统思想和社会偏见的影响,他们认为服务性行业“层次低”,不屑于从事旅游行业尤其是一线工作,扭曲的专业心态造成其毕业生的大量流失。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上海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第一年的流失率就高达50%,其后两年中,流失率甚至攀升至80%。五年后,只有少数几个人依旧坚守在旅游企业。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端正学生的职业思想,树立学生的职业抱负成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

3.目标失当导致市场供需错位。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是介于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间的核心层次,专科教育专精于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较强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研究生教育侧重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强研发能力的研究型人才,而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这一实际问题给很多旅游高等院校造成困扰,模糊而失当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上一味追求规模扩张必然带来市场供需错位的结果。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据三星级宾馆抽样统计,员工中75%左右为中专学历、20%左右为专科学历,本科学历所占比例仅为5%左右。而现状是我国许多地区出现本科生与专科生在校人数上的“倒挂”现象,这也预示着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避免。

三 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强调在管理学科平台上实现素质、能力、品德、知识等要素的有机复合。按照旅游管理门类的专业细分,其人才培养应主要面向旅行社业、酒店业和会展业,同时兼顾相关行业和社会公共领域的用人需求,以培养行业精英为己任。关于精英人才的内涵,学术界呈现出百家争鸣、聚讼纷纭的局面,笔者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精英应该有着远大的社会理想,有着肯关注社会基层和从社会基层做起的人生规划,渴求在各自领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彰显出自身更大的人生价值。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旅游专业认同感和远大的职业抱负,掌握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具备人文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简而言之,培养专心服务于旅游企业的中高级职业经理人,成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应当承载的社会责任。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们提出将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旅游企业的中高级职业经理人,但并不意味着将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直接送上旅游企业的管理岗位,旅游产业涉及的相关行业都是操作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管理者必须熟悉基层的业务工作,甚至需要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

表1 三大旅游高等教育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比

四 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五维构建

教育教学理念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人们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持有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反映出人们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认知。在既定的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框架下,坚持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基于对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能力轻素质、重知识轻思想、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的反思,提出“素能结合”、“德艺共育”、“学思相成”、“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的创新理念。

1.坚持“素能结合”的理念。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和修养,它构成了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选才标准,主要包括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两个方面。自然素质与生俱来,具有一定的先赋性,如较好的体格特征、外向型的性格特征等;社会素质则是在后天的生长环境中习得或形成的,如良好的文化修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等。能力是指能够完成某种活动或某项事业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和行为特征,它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规格要求,包括良好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等诸多方面。“素能结合”的导向有助于在选才、育才、成才的全过程严格控制人才培养质量。

2.坚持“德艺共育”的理念。所谓“德艺共育”是指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本原则,这里的“德”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涵盖社会层面和职业层面的双重内涵。就社会层面来说,“德”的内涵包括坚定的政治立场、觉悟和信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较强的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等;就职业层面来说,“德”的内涵则包括热爱旅游事业,对旅游职业高度的认同感,远大的职业抱负和为旅游事业执着奋斗的信念,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情感和强烈的职业忠诚度等。“德艺共育”的理念体现出现代全人教育思想的核心。

3.坚持“学思相成”的理念。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采取单向灌输式的知识传播方法,致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显得比较被动,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不能变“我要学”为“要我学”,应该是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学思相成”的理念指引下,讲授式教学的比重会降低,而且在讲授方式上更加注重“论而有道”,不仅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相对而言,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甚至辩论式教学的比重则会有所增加,旨在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

4.坚持“知行合一”的理念。“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要求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在教学流程设计中兼顾课堂上的课程教学环节与课外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课堂上的课程教学主要为学生提供以书面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帮助其建立具有一定基础性和专业性的知识背景,在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往往显得力所不逮,而加强实训实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上述这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如实训实习包括军事训练、模拟训练、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课外活动包括以体现群体合作为目的的社团活动、以体现社会责任为目的的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包括以了解社会现实为目的的社会调查、以积累工作经验为目的的企业实习等。

5.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随着我国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人数的急剧膨胀,人才培养方式“工厂化”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学生被当作标准化产品在教学流水线上批量生产,人才质量同质化严重,毫无个性与创造力可言。显然,这种异化模式中培养出的毕业生很难适应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因材施教”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致力于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然而,践行这一理念要求旅游高等院校做出适当的经济利益让渡,首先需考虑适当控制人才培养的规模,其次应积极探索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如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分层教学制”等,使教学工作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黄其新、陈燕妮(2013)。从办学使命看我国大学教育的异化与回归。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育人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田里、马勇、杜江(2007)。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必虎、胡晓芬、张丽(1998)。中国旅游教育体系的结构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9。

武嵩昊(2007)。浅析大众化教育时代的精英教育。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7/8。

周霄、马勇、刘名俭(201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系统构建研究——基于“素能结合”的导向。现代商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