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基于循环经济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区际产业转移(Intersectional Industrial Shift)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区域(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它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区域之间因投资、贸易等导致的综合要素流动过程。区际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发达地区产业升级换代,而且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

国外学者对国际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比较早。早期的产业转移理论多是以经济发达国家为视角,主要研究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其他国家转移的经济动因、产业转移的客体演化模式、产业转移的效应等问题。其典型的国际产业理论主要有:赤松要(Akamatsu,1935)提出的“雁行模式”产业转移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小岛清(Kiyoshi Koiima)提出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另外,弗农(Vernon,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刘易斯(Lewis,1977)提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也被公认为早期的经典产业转移理论。20世纪80年代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国际经济舞台上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行小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而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产业转移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因此,很多学者提出了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的新理论来分析产业转移现象。普雷维什(Prebisch,1981)用依附理论分析了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外围理论。除此之外,其他较有影响的理论有威尔斯(Wells,1983)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尔(Lall,1983)的技术本地化优势理论、坎特威尔和托伦蒂诺(Cantwell, Tolentino,1990)的技术创新升级理论以及利柯鲁(Lecraw,1993)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变型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产业转移的行为等。

国外对一国区域之间产业转移的研究相对国际产业转移要少很多,但仍有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韦伯(A. Weber,1909)较早地研究了一国工业的区域布局问题,并提出了工业区位论,他认为,最佳工业区位是运费、工资和集聚三者作用下的最佳。因此,随着运费、工资等要素的变化,区际产业转移应运而生。对此,马歇尔(A. Marshall,1920)还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专门工业为何集中于特定地区。汤普森(Thompson,1966)从“人性化”的角度提出了“区域生命周期论”,他认为,从一个工业区建立开始,即经历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像一个生命体一样,可以划分为年轻、成熟、老年等不同阶段,各个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在区域工业发展至成熟期,区域内部工业相当发达,为寻求进一步发展,区内产业开始向外扩张,其中一些在区外找到了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区位,从而开始进行产业转移。

国内对区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较晚,而且在部分观点上尚有一定的争议。张可云(2001)认为,区际产业转移是区际产品和要素流动之外的另一种区际经济联系的重要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区际产业转移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会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等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魏后凯(2003)认为,区际产业转移是企业与转入区和转出区政府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也是各地方政府之间的环境竞争过程。产业转移一旦实现,将会对企业、转入区和转出区的竞争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这样,从政府干预的角度看,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调节,以尽可能减少各种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从而实现“三赢”的结果。刘世锦(2003)认为,由于产业聚集等因素的影响,区际产业转移未必会发生。当前我国正进入一个地点和优惠政策的重要性明显下降的阶段,而产业聚集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如产业聚集使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后天优势”,即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这一条件一旦形成并趋于成熟后,再转向其他地区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了。陈建军(2002)从企业开放发展战略角度对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浙江企业产业区际转移的目标模式以市场开拓型和综合资源利用型为主;在转移方式上主要采取中小规模对外投资、建立营销点和营销网络等手段;在产业转移方向上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海外地区及省内地区。张秀君、史耀媛(2005)认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同时也是其承接转移产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国际转移产业与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关系及本地区城乡产业转移的问题。

现有文献仅有几篇涉及区际产业转移与生态问题,代表性文献如张菊梅等(2008)认为,产业转移是地区分工的客观要求,但由于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程度在地区间存在差异以及地方政府追求特定目标动机的存在,使得污染问题伴随产业转移而影响了转入地的生态环境。谢丽霜(2009)认为,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容易出现低端产业锁定、过度依赖资源、忽视技术创新、引进污染产业等问题,对这种潜在的产业梯度转移风险,西部地区应保持警惕并制定防范对策。何龙斌(2010)认为,中西部的生态困境和发达地区的省内拦截成为当前区级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而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生态与资源约束的有效途径。

20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思想和概念开始出现,到90年代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发展循环经济更被写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作为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应用性的新兴科学,已经日益为世人注目,国内外学者从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与层次结构、发展的意义和必要性、发展的方法与模式、原则与技术支撑、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出现大量研究成果。但是,国内外将其与产业转移结合研究的文献仍比较少见。根据对2000年以来有关“产业转移”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统计发现,截至2013年现有立项课题27项,没有一项与“循环经济”有关,而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检索也发现,有关产业转移的2276条文献中,仅有7篇与“生态”或“循环经济”有关。可见,从循环经济视角研究产业转移问题在我国尚处于空白。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区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虽然已形成一些体系和观点,但仍存在许多不足。西方学者对于国际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的较多,区域间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的相对较少;对区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侧重于经济要素,而制度与环境方面较少涉及。而国内对区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多是沿袭国外的研究成果,是基于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对于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的欠发达区域,相关的研究则较少。在对产业转移应用的研究中,多以发达区域为研究对象,以欠发达区域为研究主体的较少。特别是随着形势(如气候与环境污染)的发展变化,我国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往往是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矛盾突出,而通过何种方式解决这一难题,国内研究很少。而这些不足恰是本课题要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