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弄丢了爸爸的小孩
有一点想必你会同意:我们的身边总会有些人无缘无故地就被我们弄丢了。
王玥是怎么把卷胡子爸爸弄丢的,她也记不清楚了。
在王玥最早的记忆中,那个胡子很卷的爸爸,总会跑到自己身边,用粗糙的手把自己抱起来,用他卷卷的胡子故意蹭自己的脸蛋,王玥总是痒得呵呵直笑。
王玥后来一直都还记得,自己那时候的笑声,就像一串银铃声在雨后的空气中流淌。
可是那一天,她睡了一个很长很长的觉,醒来后发现,卷胡子爸爸再也没像以前那样,出现在自己身边。
长大之后的王玥经常在想,自己是怎么在睡梦中把卷胡子爸爸弄丢的呢?
还有一件事,想必你也会同意:这个世界上的怪小孩很多。
没有了卷胡子爸爸的王玥,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是个怪小孩。
幼儿园老师教大家看卡片,学拼音。
老师拿起一张卡片,指着上面说道:“张大嘴巴啊啊啊!”
同学们都跟着念道:“张大嘴巴啊啊啊!”
王玥从小矮凳上爬起来,大喊道:“嘎——嘎!咕——咕!”
王玥念的时候,脑后的两条小辫一上一下地摆动,就像两只小鸡在啄米。
同学们笑成一团。
老师皱起眉头,问道:“王玥,你念的是什么?”
王玥对老师说:“老师,我学的是海边一只大鸟的叫声,那只鸟可大了,都有我这么大!可是它很调皮,它一没事干,就嘎嘎地大叫,说‘我吃饱了!我吃饱了!'”
老师皱着眉头问:“那咕咕的声音呢?”
王玥说:“那是一只小鸟的叫声,那只小鸟可不喜欢在天上到处乱飞!它喜欢在树枝上跳啊跳啊,一边跳一边说:‘咕咕,这里有条虫!’不过,有的时候,它会叫三声,就像这样:‘咕咕咕!’老师,你知道它这样叫是什么意思吗?”
老师看来不太想回答王玥的问题,就对她说:“站到墙角去!”
于是,王玥就在墙角站着上完了这节课。
第二天,老师教大家认识物体。
老师拿起一根香蕉,对大家说:“这是一根香蕉,香蕉就像弯弯的月牙!”
王玥使劲地点点头。
老师又从桌上拿起一个小苹果,问大家:“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吗?”
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小男生把手举得老高的。
老师点了他的名:“陈小涵,你来说说!”
小男生站起来,学着老师的腔调说道:“这是一个苹果,苹果就像小朋友的脸蛋!”
老师很高兴地点点头,摸了一下小男生的脑袋,说:“说得太对了,你真棒!老师奖励你一颗小红星!”
坐在后面的王玥看到这一幕,嘟起了嘴巴,心里有点儿不高兴。
她不高兴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个奖励被别人抢去了,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小男生脸上的雀斑,谁知道呢!
于是,有点儿不高兴的王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喊道:“老师!老师!我也知道!让我来说!”
老师看了看王玥,犹豫了一下,然后说:“王玥,你不要又说什么怪鸟的话啊!否则我就要给你的脑门儿上敲上这么一家伙!”她边说,边伸出手示范了一下。
王玥使劲点着头,离开座位,走到讲台前。
然后,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很漂亮的蓝色贝壳,举了起来,说道:“这是一个贝壳!这可不是普通的贝壳,是海边的一只大水母送给我的!”
班上哄的一下又热闹了起来。
老师很生气地用手点着王玥的脑门儿,问:“怎么会有水母送贝壳给你?你的这个小脑瓜里边想着什么怪东西?”
王玥歪着脑袋,对老师肯定地说:“老师,是真的!那只水母趴在海滩上,很难受的样子。我就问它怎么了,水母告诉我,它吃了一个贝壳,结果贝壳卡在它喉咙里,‘哎哟,我难受死了!’水母这样说。我用手帮它把贝壳掏出来,水母很高兴,它就把这个送给我了!老师,我跟你说,水母说话很好玩呢!就跟钻到一个罐头盒里的公鸡的叫声一样!老师,老师,你听过把头钻进罐头盒里的公鸡的叫声吗?”
老师摇了摇头,拒绝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对她说:“站到墙角去!”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于是,有一天,幼儿园的园长找来王玥妈妈,问她:“你家是在海边吗?”
妈妈看了看王玥,赔着笑对园长说道:“我家不是在海边,可是她外婆家在海边。”
园长点点头,说:“这很好!不过,请你给她换一所幼儿园吧!”
王玥没搞明白,外婆家在海边,跟幼儿园有什么关系。她想了想,没想明白,就悄悄地和手上的一个贝壳讲起故事来。
她的故事还没讲完呢,妈妈就在那边对园长说道:“实在是打扰您了!”然后,牵着王玥的手,带着她往外走。
王玥抬起头,看到妈妈的两条眉毛皱在一起。
王玥说:“妈妈,园长一定没有住在海边的外婆,一想到这件事,她就不高兴,是不是呀?”
妈妈轻轻叹了口气,理了理王玥的头发,温柔地说:“早上刚给你梳好的辫子,不一会儿工夫,怎么就变成了个鸡窝呢?宝贝,过几天我们去另一所幼儿园。”
可是,不久后,王玥就发现,另一所幼儿园的园长也一样,很客气地请妈妈过去,让她把王玥带回家。
王玥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这些园长都没有一个住在海边的外婆。
哎呀!难怪他们会这么生气。
王玥可不生气。实际上,她还很高兴,因为其他小朋友只读过一所幼儿园,而她三年时间里,读过五所幼儿园。
这确实算是一件让她很骄傲的事情。
在换了五所幼儿园之后,王玥终于上了小学。
虽然王玥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好多不同之处,不过,也还是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她继续保持着一年换一所学校的传统,从区重点小学换到了普通小学,又换到了附近的一所村办小学,然后——
然后,就到了三年级的暑假了。
这个暑假,她又可以去海边的外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