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分钟读懂经济学——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3)
在经济学世界里,千差万别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满足的理性的人。它包含两层意思:人是自利的,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做事情都是为了有利于自己,并且每个人都知道做什么事情和怎样做事情才能有利于自己。
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但有一点需要指出,自利并不完全等于自私。举个例子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由于相信上帝,充满了行善的愿望,他人得到幸福时,他会觉得自己也幸福——他是自利的,但并不自私。
经济人的理性思维,就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都会用最好的办法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当然,这里的“理性”指的是有限理性。因为人不是全知全能的,人的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占有信息的多少、理智和聪明的程度以及外部条件的复杂多变使人难以驾驭等。但是,尽管如此,每个人还是会尽力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趋利避害既是每个人的本能,也是理性使然。
在经济活动中,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比如,人们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绝不会希望买“质次价高”的商品,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会保持自利性和理性。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社会秩序会不会变得紊乱呢?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给出了回答:“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使他比在真正处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在客观上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秩序。
可以说,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根基,没有理性经济人假设,就不能正确认识经济规律,也不可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要看到理性经济人只是一种人性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处处都以经济人的视角观察世界。如果一味把理性经济人的观点运用到一切生活准则中,生活将不可避免地有点儿变味。
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并不是赞扬利己性,只是承认它是无法更改的人性。承认理性经济人的存在只是对人类趋利本性的一个认识和引导。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我们不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不择手段,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法律制度的约束。
8.愚公移山成本高,收益低?
我国古代有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后来因为他的行为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这个故事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愚公移山绝对不是精明的经济学选择。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来看,挖山的成本过高,需要子子孙孙无数代的付出,收益仅仅是方便了愚公后代的出行。与搬家相比,移山显然是成本高、收益低。当然,作为一种精神,“愚公移山”代表着执著与坚持,受到了人们的尊重,这和经济学不能混为一谈。
经济学中,作出任何选择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经济学家讲求实际,做任何一件事情,不是为了表现什么精神,而是要获得某种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个人的、群体的,也可以是整个社会的。要获得利益就必须进行成本收益计算。
愚公移山只是为了出行方便,而世世代代去挖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大山,这究竟值不值得呢?挖山是有成本的,且不说为了挖山所需要的镐、筐等需要花费多少钱,仅就愚公一家人不从事任何有酬劳动,放弃的收入该有多少!如果天帝没有将山移走,那愚公的后代可能直到现在还在挖山!
这就是愚公移山的预期成本。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说,很明显是成本过高而收益过小。进行经济活动前,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计算成本。
比如说你打算开一家服装店,在计算成本时,你可能会考虑到店面的房租、进货的费用、借款的利息、付给雇员的工资、水电费、税金等。在扣除这些费用之后,你认为自己还会赚到钱。但这样的计算是不完全的,你漏掉了自己的工资,你垫付的资金的利息,还有开服装店的机会成本等。只有把这些成本也考虑在内,才能判断开服装店是否值得。
因为我们都是理性经济人,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考虑付出多少成本和会获得多少收益。而要获得收益,就必须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如果成本大于收益,一般都是不会去做的。
人们虽然都知道成本效益的概念,却经常忽视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问题。几年前的央视春晚小品《装修》中,巩汉林怕装修工人偷工减料,宁愿花几十块钱坐出租车去买一根一毛钱的钉子。黄宏有一句经典台词:“就这脑袋,在我们农村就是叫驴给踢了!”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作出类似选择的人并不在少数,付出成本太大而收益较小的选择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在作选择时,应学会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思考问题。
9.“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还是有区别的
《庄子·齐物论》中有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名叫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时间长了,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狙公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狙公必须要减少猴子吃栗子的数量。但狙公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狙公又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原本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在这个故事里,因为栗子的总量并没有变化,所以猴子们的行为显得很愚蠢。实际上,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可能得出的结论会大不一样。古人们认为总量是没有变化的,因此觉得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和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是完全一样的。其实不然,“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还是有区别的,它们能给猴子带来不同的效用。那么,什么才是效用呢?
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中,“效用”概念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突破。物品效用能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在经济学中,效用是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之中获得的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有了这种衡量尺度,我们就可以在谈论效用的增加或者降低的时候有所参考。
效用不同于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产生于物品的属性,是客观的;效用则是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
效用价值论强调了物对人的满足程度,而满足程度完全是主观的感觉,主观价值是客观交换价值的基础。物品的有用性和稀少性都是价值形成不可缺少的因素,都是主观价值的起源。例如在不同地点,人们对馒头的不同主观评价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村子里住着一位穷人和一位富人,有一天村里突然发洪水了,穷人背着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一袋馒头爬上了一棵树,富人背着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一袋金子也爬上了这棵树。洪水没有消退的迹象。第一天,穷人吃了一个馒头,富人什么也没吃,眼睁睁地看着穷人吃。第二天,穷人又吃了一个馒头,富人的肚子已经直打鼓了。到了第三天,富人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富人对穷人说:“我用一锭金子换你一个馒头。”在这个艰难时期,馒头对人的效用无疑比金子大。
经济学依赖一个基本的前提假定,即人们在作选择的时候倾向于选择在他们看来具有最高价值的那些物品和服务。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感觉,取决于消费者对这种物品的喜欢程度。消费者对某种物品越喜欢,这种物品带来的效用就越大,他就越愿意购买,需求也就越高。比如有人喜欢抽烟,那么香烟对于他而言效用就很高,但对于一位不愿意闻烟味的女士来说,香烟则属于效用很低甚至是负效用的物品。很显然,在作决定的时候,烟民自然会把香烟视为至宝,而女士们可能更钟情于化妆品或者衣服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