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识工程体系框架
知识工程体系是典型的社会技术学体系。因此,我们采用社会技术学模型设计知识工程体系模型,如图2-5所示。
图2-5 基于社会技术学模型的知识工程体系模型
1)知识工程体系建设以“知识提升企业智慧”为战略,从人才、组织、流程、标准、规范、技术、工具与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长期规划和建设方案。
2)在技术方面,重点是知识工程加工技术、搜索引擎技术、分类聚类算法等。
3)在流程方面,重点是知识伴随、采集、聚集、加工、应用等相关的流程、规范和标准等。
4)在人才与组织方面,重点是知识工程的团队组织、任职资格体系、考核激励和人员培养等。
5)在平台方面,利用知识工程框架和企业的各类知识加工和应用系统,搭建集成信息化平台,承载整个知识工程体系。
本体系将知识工程相关的战略、组织(人)、技术、流程和信息化平台有机联系在一起,实现知识工程体系建设后知识在企业内的有效流动与运营。
将社会技术学模型展开形成知识工程完整体系框架,如图2-6所示。知识工程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企业知识体系、知识采集与聚集、知识资源增值、知识工程标准与规范、知识工程组织、知识工程技术及知识工程平台。
图2-6 知识工程体系框架
1.企业知识体系
企业知识体系是根据企业知识战略蓝图,特别是研发战略规划,以及对知识资源现状的分析,形成企业知识的完整结构图,对企业未来较长时间内的知识资源建设给予指导。企业知识体系的建立也是知识显性化的一部分,将在第3章详细讨论。
2.知识采集与聚集
知识的采集与聚集是将企业内外的知识对象通过各种手段获取(采集)到企业内部并分类管理(聚集)的过程,这些资源包括来自实物档案、专家、个人电脑和信息系统等不同来源的知识对象。根据知识形态设计知识模板(知识模型)和知识库,将模板和知识载体关联入库,最终形成各种类型和模式的知识库。这些知识库包括实物库、数据库、信息库、模式库、技术库等。
3.知识资源增值
知识资源增值是知识工程2.0的核心,用于提升知识资源的显性化、共享化、工具化和智慧化程度。知识资源增值的程度决定了知识接近业务的程度、促进创新的程度以及研发体系的智慧化程度。详细信息参见第4~8章。
4.知识工程标准与规范
知识工程标准与规范是知识工程能够成功建设、推广、应用的有效保障。通过知识工程运营流程、配套制度、激励机制的建设,可为知识全生命周期活动(包括知识的采集、聚集、加工、应用)提供完整的流程和制度保障。通过与知识应用及贡献度挂钩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知识管理的参与性、知识贡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知识工程标准与规范主要包括工作流程、制度、标准和规范建设等内容。工作流程主要是指知识工程体系运行流程;制度建设主要是指企业解决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做正确事的问题;标准建设主要是指规定相关事项优劣评判的准则问题;规范建设主要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表2-3给出了某企业知识工程体系建设的标准和规范清单(范例)。
表2-3 某企业知识工程体系常用的标准和规范清单(范例)
5.知识工程组织
知识工程组织是在知识工程体系建设与运营过程中,为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而设立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部门设置、职责设计、人员选择、任职资格、关键绩效指标(KPI)等方面的内容。
知识工程办公室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工程组织(如图2-7所示),负责知识工程体系的总体规划、体系建设、技术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决策和执行。
图2-7 典型的知识工程组织——知识工程办公室
● 总体规划组:负责制定企业知识工程体系的总体规划。
● 体系建设组:负责企业知识工程体系的建设。
● 技术管理组:参与提出知识工程相关技术与软件平台应用需求。
● 标准化组:牵头负责企业知识工程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
● 信息平台组:负责知识工程平台的长期规划、实施、整合与系统管理。
● 实施项目组:知识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管理机构,与专家委员会协同工作。
● 专家委员会:对知识工程的技术状态进行评价、建议和审议。
6.知识工程技术
知识工程技术指在知识工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的技术,如知识采集、搜索、分类、聚类、分析、推送等。技术的采纳和引进的主要目的是为知识工程体系及其子体系建设与运行选择合适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知识工程工作开展所需要的技术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技术选择的工作路线包括技术调研、技术评估、分析决策、采纳定制等步骤。
7.知识工程平台
知识工程平台是整个知识工程体系的载体,是将以上所有知识工程相关要素进行管理和运作的信息化平台。知识工程平台包括知识采集接口、知识库系统、知识增值工具、知识管理系统和知识应用魔盒等,详细信息参见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