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的记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0章 沧浪亭的记忆

每次到苏州,一定会在沧浪亭边走走,有时进去,有时过门而不入,只沿着园外的一湾渠水,走进自己的想象。

也许沧浪亭在我的记忆中,早就营造好了位置。远在我亲历之前,亭台窗栏就已映照在我呼吸血脉之间了。当然不是因为前世的因缘,不是上一辈子游赏的遗痕,而是从书中得知的布置巧思。

苏子美《沧浪亭记》说到,他在郡学(今天的文庙)之旁,买了一片废旧的池馆。“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州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以风月为相宜。”

苏的好友欧阳修写了一首《沧浪亭》诗,其中说:“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当然是调侃好友,但沧浪亭的清风明月,从此就深植在后世读书人心中。我想,记忆中的沧浪亭,最早是来自这样的文字。

沧浪亭取意自《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描写超然脱俗之意,反映世事混浊,不如像渔夫一般,归隐山林清流。不过,要归隐进沧浪亭,至少还得有欧阳修取笑的“四万钱”,也不是唾手可得的。

记得第一次去沧浪亭,门票五分,现在要交十元钱。看看熙来攘往的参观人潮,每天不会少于四千人次吧?那么,每天的门票费就可以买下沧浪亭了。当然,现在物价高涨,钱不值钱,房地产高飙,在苏州市中心是不可能再营造园林了。

这次去苏州,只在园外瞻仰了一番。不是舍不得那十元钱,是起得太早,闲步到沧浪亭,才早晨七时,园门未开。我坐在通往大门的小桥上,望着曦光照耀着渠水,闪烁不定,想起了苏子美的诗句“一径抱幽水,居然城市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