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艾灸妙治百病](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78/843578/b_843578.jpg)
第二章 灸治要穴,养生治病宜先知
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通于体表、肌肉、筋骨之外之皮部。通过艾灸刺激穴位,即可激发经气而产生热效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温通经络、调和阴阳、调整脏腑、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增强抗病力、维持健康的目的。所以,掌握艾灸常用经穴的位置、主治及灸法,有病可以治病,无病还可以强身健体,是人体的『良药』。
第一节 手三阳、手三阴灸治要穴
手太阳小肠经灸治要穴
少泽穴
位置 在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痈、乳汁少、昏迷、热病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后溪穴
位置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近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主治 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癫痫、疟疾、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腕骨穴
位置 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 头项强痛、耳鸣、目翳、黄疸、热病、疟疾、指挛腕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阳谷穴
位置 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腕及前臂尺侧疼痛、手腕痛、胁痛、项肿、癫狂妄言、热病汗不出、耳鸣、耳聋、齿痛、舌强不能吮吸、颈颌肿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EA29/6098453903094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3_0001.jpg?sign=1738802515-buY74xtlKsPh8rVh0ZLY1yd8dHLWpgbZ-0-2913eb6642f1ed7df9a2b93e3278cf8b)
养老穴
位置 在前臂背面尺侧,在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主治 目视不明,肩、背、肘、臂疼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小海穴
位置 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主治 肘臂疼痛、癫痫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肩贞穴
位置 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 肩周炎、上肢痿痹、卒中偏瘫、颈淋巴结结核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颧髎穴
位置 在面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 口眼斜、牙痛、颊肿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听宫穴
位置 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 耳鸣、耳聋、牙痛、癫狂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EA29/6098453903094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5_0001.jpg?sign=1738802515-dGni829GGTO6HAl2PRRm095JXUOMQzY8-0-03dc4cc30228435b64f4ba5eb6eb533d)
手阳明大肠经灸治要穴
商阳穴
位置 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二间穴
位置 微握拳,当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主治 目昏、鼻出血、齿痛、口、咽喉肿痛、热病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合谷穴
位置 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0分钟。
阳溪穴
位置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肌腱与拇长伸肌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偏历穴
位置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骨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主治 鼻出血、目赤、耳鸣、耳聋、口眼斜、喉痛、齿痛、肩臂肘腕酸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EA29/6098453903094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7_0001.jpg?sign=1738802515-zpVbuKBKkvX9OmEVL8K2ozvg7mFtMxfn-0-1537f859253cc8f38324d40a6c76a63f)
温溜穴
位置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主治 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肩背疼痛、肠鸣腹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上廉穴
位置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疟疾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0分钟。
手三里穴
位置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 齿痛、颊肿、上肢不遂、腹泻、腹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5分钟。
曲池穴
位置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痛、目赤痛、瘰疬、隐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5分钟。
口禾髎穴
位置 人中穴旁0.5寸,当鼻孔外缘直下,与人中穴相平处取穴。
主治 鼻塞、流鼻涕、鼻出血、口、张口不便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迎香穴
位置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主治 鼻出血、鼻塞、口眼斜、面痒、胆绞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EA29/6098453903094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9_0001.jpg?sign=1738802515-dOCYf1Oqh72YMHbWwKW8K3QlYjjXTWqS-0-419a8ebb70b08cc1f09ed99b3d872020)
手少阳三焦经灸治要穴
关冲穴
位置 在手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主治 卒中昏迷、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手肿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液门穴
位置 在手背部,当第4、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咽喉肿痛、眼睛赤涩、疟疾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中渚穴
位置 在手背部,第4、第5掌骨间凹陷处,液门穴上1寸处。
主治 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热病、手指不能屈伸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阳池穴
位置 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主治 妊娠呕吐、耳聋、咽喉肿痛、疟疾、腕痛、消渴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外关穴
位置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 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瘰疬、胁肋痛、上肢痹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0分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EA29/6098453903094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51_0001.jpg?sign=1738802515-Wox40OqntF5OUtawSCB0ysZooMTk42Tx-0-fde55acbd5fee376ef036bdcd3d57147)
会宗穴
位置 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主治 耳聋、癫痫、上肢痹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四渎穴
位置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 耳聋、咽喉肿痛、暴喑、齿痛、上肢痹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天井穴
位置 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主治 落枕、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偏头痛、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结核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0分钟。
臑会穴
位置 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峰角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主治 肩周炎、甲状腺肿、颈淋巴结结核、目疾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肩髎穴
位置 在肩部三角肌区,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主治 肩周炎、卒中瘫痪、高血压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EA29/6098453903094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53_0001.jpg?sign=1738802515-ZTYe5l7NAbHXO0wsTEQv4eDDe6WTGWmC-0-07a32dbb59e63daa49658ec85f06c32d)
翳风穴
位置 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耳聋、耳鸣、中耳炎、面部神经麻痹、颞颌关节炎、齿痛、颊肿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瘈脉穴
位置 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1/3与下1/3的交点处。
主治 耳聋、耳鸣、偏头痛、小儿惊风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颅息穴
位置 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1/3与中1/3的交点处。
主治 耳聋、耳鸣、小儿惊风、偏头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角孙穴
位置 在头部,折耳郭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主治 牙痛、视物模糊、颊肿、颈项强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耳门穴
位置 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 耳鸣、耳聋、牙痛、面瘫、三叉神经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EA29/6098453903094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55_0001.jpg?sign=1738802515-QeMBrF5y68ckG2rmeWYCUvGFNahseaqx-0-47f2aede9e4dc10b17decc52fc215be7)
手太阴肺经灸治要穴
天府穴
位置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主治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出血、甲状腺肿大、上臂内侧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侠白穴
位置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主治 气短、咳嗽、胸痛、上臂内侧痛、胃炎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列缺穴
位置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肌腱之间。
主治 偏正头痛、项强、口眼斜、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掌中热、半身不遂、溺血、小便热、阴茎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0分钟。
经渠穴
位置 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掌中热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太渊穴
位置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等病症。
灸法 艾条灸5~10分钟,不宜用艾炷直接灸。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EA29/6098453903094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57_0001.jpg?sign=1738802515-oBBgU6FJt6KT4RK0jz13yxSWXWm6BUEi-0-2381fdaa7e0c387782e08d75b2205a12)
尺泽穴
位置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孔最穴
位置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疟疾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0分钟。
鱼际穴
位置 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 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失声、发热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少商穴
位置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鼻出血、发热、昏迷、癫狂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中府穴
位置 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 咳喘、胸闷、肩背痛、喉痹、腹胀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云门穴
位置 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热、肩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EA29/6098453903094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59_0001.jpg?sign=1738802515-60BM6WXDPSvUNYhMePSpAWRE2kltdZks-0-ffb169a83c4774fe7a975b503c7b0c00)
手少阴心经灸治要穴
少海穴
位置 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心痛、肘臂挛痛、瘰疬、头颈痛、腋肋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灵道穴
位置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主治 心痛、暴喑、肘臂挛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通里穴
位置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主治 心悸、怔忡、暴喑、舌强不语、腕臂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青灵穴
位置 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主治 肩臂疼痛、头痛、目黄、胁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阴郄穴
位置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主治 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暴喑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EA29/6098453903094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1_0001.jpg?sign=1738802515-2nNi8ESuD3lM4W6WGChFKz0UStfrtvtv-0-4faa99e1cd171b3c75c916c2ba7fe017)
神门穴
位置 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 心痛、心烦、惊悸、健忘、失眠、癫狂、痫症、痴呆、多梦、善悲、头痛、眩晕、呕血、吐血、大便脓血、失声、咽干、掌中热、腕关节挛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少府穴
位置 在手掌面,第4、第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主治 心痛、心悸、善笑、悲恐善惊、痈疡、阴痒、阴挺、阴痛、小便不利、遗尿、小指麻木、拘挛疼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少冲穴
位置 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心痛、心悸、胸胁痛、癫狂、热病、中风、吐血、大便脓血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极泉穴
位置 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主治 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EA29/6098453903094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3_0001.jpg?sign=1738802515-Y7umbqli7R0O98GSPyNXuuHYh3WGkpbV-0-a008d3f612267b367363636f3a22d864)
手厥阴心包经灸治要穴
曲泽穴
位置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肌腱的尺侧缘。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泄泻、热病、急性胃肠炎、肩臂挛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郄门穴
位置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主治 心痛、心悸、呕血、咯血、疔疮、风湿性心脏病、癫痫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间使穴
位置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疟疾、精神分裂症、癫痫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内关穴
位置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胸闷、胃痛、癫痫、热病、上肢痹痛、呕吐、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EA29/6098453903094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5_0001.jpg?sign=1738802515-05PwzduidmTwYr17tE5PYpRbZmDz6fJ5-0-0b811c884206834415412fe425f22e61)
大陵穴
位置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怔忡、多梦、喜笑悲恐、胃痛、呕吐、癫狂、痫症、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卒中、手指挛急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劳宫穴
位置 在手掌心,当第2、第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主治 心痛、呕吐、癫痫、口疮、口臭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中冲穴
位置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主治 心痛、昏迷、舌强肿痛、热病、小儿夜啼、中暑、昏厥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天池穴
位置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主治 乳汁分泌不足、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乳痈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天泉穴
位置 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主治 心痛、心动过速、心绞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等病症。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EA29/6098453903094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7_0001.jpg?sign=1738802515-qfxw3xqsT95GZ7WxrXoFPjogHyEAkNgS-0-613897b9165b7e6b49ded4052cea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