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耳鼻咽喉疾病防治知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耳部疾病

1 耳的先天性畸形有哪些?

耳的先天性畸形包括外耳畸形、中耳畸形及内耳畸形3大类。其中外耳畸形包括先天性耳前瘘管、第1鳃沟瘘管、先天性耳郭畸形、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与闭锁。中耳畸形包括鼓室畸形、听骨链畸形、面神经畸形、咽鼓管畸形等。内耳畸形包括耳蜗畸形、前庭畸形、半规管畸形、内耳道畸形、前庭水管和蜗水管畸形。

2 何谓先天性耳前瘘管?有哪些症状及如何治疗?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为胚胎时期形成耳郭的第一、二鳃弓的耳郭原基融合不全所致。瘘管开口很小,多分布于耳轮脚前部,其次为耳轮脚基部、耳前部,少数可在耳郭之三角窝或耳甲腔部。有的平时无症状,甚至终生不发生感染或无自觉症状,无需特殊诊治,平时应注意保持瘘管周围皮肤卫生,预防感染。如发生感染,局部及周围组织会出现红肿、疼痛、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出现溢脓,如反复发作可形成瘢痕。急性感染期应先控制感染,脓肿已形成者需切开引流,炎症控制后择期手术。

3 宝宝外耳湿疹有哪些临床表现及如何治疗?

外耳湿疹是指发生于耳郭、外耳道以及耳周皮肤的多发性皮疹。湿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变态反应、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消化不良等有关。慢性中耳炎的脓性分泌物、眼泪或汗液刺激耳部皮肤可引起发病,高温、潮湿可为诱因。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瘙痒,婴幼儿因不能诉说,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不能熟睡,抓耳等。检查可见外耳皮肤红肿,散在红斑、粟粒样小丘疹及半透明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可有淡黄色水样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痂皮。病程较长者外耳道皮肤可出现增厚、粗糙、表皮皲裂、脱屑等症状。治疗上首先要寻找病因,逐一排除。对病因不明者,应避免进食较强变应原性食物,如鱼、虾、蟹等,改变或停用奶制品。避免挠抓病变部位皮肤,忌用热水、肥皂及刺激性药物涂抹。比较干燥但无渗出者可用3%过氧化氢清洗局部后予以10%氧化锌软膏涂抹,有较少渗出者可先涂擦2%甲紫液,待干燥后再涂氧化锌糊剂,渗出较多者先用3%过氧化氢清洗局部皮肤,再用3%硼酸溶液或5%醋酸铝溶液湿敷,干燥后再涂氧化锌糊剂。对于症状较重合并有感染者,可以给予全身和局部抗感染治疗,服用抗过敏药物,如开瑞坦糖浆。

4 儿童把物体塞入耳朵怎么办?

外耳道异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动物性、植物性及非生物性3类。本病多发于儿童,因小儿喜欢将小物体塞入耳内。异物进入耳道后应尽早取出,但位于外耳道深部的小异物容易被忽略,异物若滞留时间过长可并发中耳炎、外耳道炎。发现儿童有外耳道异物或可疑时,切忌自行盲目挖取,以免造成异物嵌顿及外耳道损伤。

5 昆虫进入儿童外耳道怎么办?

当有昆虫飞入或爬入外耳道时,可在外耳道内爬行骚动,引起剧烈耳痛和耳鸣,家长可及时向耳道内滴入甘油或者食用油,将昆虫淹死,然后及时到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取出昆虫。对于飞虫,可先试行用亮光诱出。

6 遗传性耳聋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遗传性耳聋的诊断要点有:①排除引起耳聋的其他原因,如先天性非遗传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聋、病毒感染性聋或细菌性迷路炎、自身免疫性聋。②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有无相关各种综合征的其他器官畸形,行颞骨CT及膜迷路MR检查,了解内耳有无畸形。③仔细了解家族病史,根据病史画出系谱图,通过对系谱图分析,有助于判断遗传方式。④染色体组型分析,分析染色体的大小、数目、形态,观察染色体有无重组、缺失、倒立、转位等异常。⑤基因诊断,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技术检测致聋基因。

7 如何防治传导性耳聋?

积极预防和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认真治疗鼻及鼻窦和鼻咽部疾病。双侧传导性耳聋又不能手术者,或者手术不能改善听力者,可选佩助听器。积极治疗导致传导性耳聋的各种耳部疾病。

8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或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小儿的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

9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1)听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前多有感冒病史,然后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自听增强等症状。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较隐蔽,故无法指出明确发病时间。小儿大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因而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有耳痛症状,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无耳痛症状。

(3)耳内闭塞感:是成年人常见的主诉,按压耳屏可减轻该闭塞感。

(4)耳鸣: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个别患者有高调耳鸣,摇头可听见气过水声。

10 哪些检查有助于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

(1)声导抗测试:是反映中耳功能的快速、有效的客观测听方法。平坦型(B型)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鼓室压图;高负压型(C型)表示咽鼓管功能不良,鼓室负压大于200daPa时大多提示鼓室内积液。

(2)纯音听阈测试: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图一般表现为轻度传导性聋,部分患者可无明显听力下降,严重者听力损失可达40dB。

(3)颞骨CT检查:可见鼓室内有密度均匀的阴影,乳突气房中可见液气面。

11 如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为清除中耳腔积液、改善咽鼓管功能以及病因治疗等。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病因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以下方面。①抗生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选用抗生素短期治疗。②糖皮质激素:对无禁忌证患者可使用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口服,但只可作为短期治疗,不宜长期使用。③鼻腔黏膜收缩剂: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常用药物如盐酸赛洛唑啉等,但应避免频繁使用,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④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促使咽鼓管通畅,但应避免在鼻腔有鼻涕时操作。手术治疗包括以下方面。①鼓膜穿刺术:既可作为诊断方法,又可取得治疗效果,多用于成人。②鼓膜切开术:适用于中耳积液较黏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者。③鼓膜切开置管术:适用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或反复发作、分泌物黏稠、胶耳者,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3~6个月,最长可达6个月至1年,可在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病因治疗包括以下方面。①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肥大,引起鼻塞、打鼾者。②扁桃体切除术:儿童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者扁桃体肥大者。③积极治疗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疾病。

12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全身症状: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发热、倦怠、纳差。小儿全身症状较成人严重,可有高热、惊厥,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旦鼓膜穿孔,体温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耳痛:为本病的早期症状,患者感耳深部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鼓膜穿孔前疼痛剧烈、夜不成眠,婴幼儿则哭闹不休,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减轻。少数患者可无明显耳痛症状。

(3)耳漏: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浆液血性,以后变为黏液脓性分泌物。

(4)耳鸣及听力下降:可有搏动性耳鸣,听力逐渐下降,鼓膜穿孔后,听力反而提高。

13 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有哪些特点?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多见于儿童,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小儿咽鼓管短、峡部较宽,管腔较大,而且更加接近水平位置,鼻咽部的分泌物及细菌等病原体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②机体抵抗力低,容易感染各种上呼吸道致病菌。③咽部淋巴组织丰富,易增生肥大,腺样体表面裂隙及扁桃体隐窝可隐藏细菌和病毒,极易侵犯中耳造成感染。④中耳局部免疫功能发育不全,抵抗力差。⑤哺乳姿势不正确,或乳汁流量较大而婴儿吞咽不及,乳汁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临床特点包括以下方面:①全身症状重,如急性病容,40℃以上的高热,惊厥。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2岁以下的患儿中耳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刺激邻近的硬脑膜,出现脑膜刺激征。②因儿童及婴幼儿不能用言语表达症状,常表现为搔耳、摇头、哭闹不止。③婴幼儿鼓膜较厚,中耳炎不易穿孔,有时中耳已积脓,但鼓膜仍明显红肿。④一般2~3岁以内的小儿因乳突气房正在发育,故很少发生急性化脓性乳突炎,多见于急性鼓窦炎。

14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抗感染、畅引流、去病因。①全身治疗:尽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一般可将青霉素G与氨苄西林合用,或者使用头孢菌素类等药物。鼓膜穿孔后应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全身症状重者给予补液等支持疗法。②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可用2%苯酚甘油滴耳,可以消炎、止痛。当鼓膜穿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忌用此药。全身症状较重,鼓膜膨出明显,经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者,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者,行鼓膜切开术可通畅引流,有利于炎症的好转,使全身症状快速消退。鼓膜穿孔后,可先以3%过氧化氢尽量彻底清洗并拭净外耳道脓液,再以0.3%氧氟沙星滴耳液、0.25%~1%氯霉素液、复方利福平液等药物中的一种滴耳。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后,穿孔多可自行愈合,穿孔长期不愈者,可作鼓膜修补术。

15 何谓外耳道疖?如何治疗?

外耳道疖是指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或皮脂腺,被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所致的局限性化脓性病变,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主要表现为剧烈耳痛,婴幼儿则出现原因不明的哭闹不安、体温升高,触碰患耳时哭闹不止。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局限性红肿,触痛明显,牵拉耳郭或按压耳屏时疼痛加剧,疖肿成熟后可自行破溃,流出带血的黏稠脓液,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①局部治疗:疖未成熟时,用10%鱼石脂甘油外敷,促使炎症吸收。疖肿已成熟而未破者可用30%~50%硝酸银或纯苯酚烧灼脓头,促其破溃,或顺外耳道长轴方向切开排脓。疖肿破溃后可局部敷抗生素棉条。②全身治疗:症状较重者给予抗生素口服或注射,因外耳道疖大多由金色葡萄球菌感染,优先选用青霉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好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疼痛剧烈时可给予镇痛剂治疗。

16 什么是耳鸣?

耳鸣是指在无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主观上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耳鸣是一类症状而非一种疾病。耳鸣常为多种疾病的伴发症状,且常与听觉疾病同时存在,如耳聋、眩晕。

17 如何治疗耳鸣?

目前对于耳鸣的治疗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因为引起耳鸣的疾病与因素较多,有时难以明确诊断,有时即使有明确病因及病变部位也难以有效治疗。因此,尽管耳鸣的治疗方法很多,但迄今为止没有特殊有效的手段。耳鸣治疗效果的评价在于症状的减轻及焦虑的解除,并非像其他疾病一样称为治愈。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①病因治疗。②药物治疗。③掩蔽疗法。④心理治疗。⑤电刺激疗法。⑥耳鸣习服疗法。⑦耳鸣的联合治疗。

1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而彻底的治疗,以致于发展为慢性。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病变侵犯骨膜及骨质,组织破坏严重者,可发展为慢性。全身或者局部抵抗力下降,如肺结核、猩红热等传染病,全身慢性疾病和营养不良等患者以及婴幼儿,中耳免疫力差,急性中耳炎容易迁延为慢性。鼻部及咽部慢性病变,如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可以引起中耳炎长期不愈。有观点认为,鼓膜置管及置管后遗留鼓膜穿孔长期不愈者可并发此病。乳突气化不良可能与本病有关联,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中,乳突气化不良者占多数。

19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1)外耳道溢液:表现为耳道间歇性或持续性流脓,脓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经外耳道再次感染时,流脓再次发作或脓液明显增多,病变由静止期或相对稳定期进入急性发作期。脓液长期积聚者可有臭味。炎症急性发作期或肉芽、息肉受损伤时,分泌物内可带血甚至似全血。

(2)听力下降:患耳可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的程度跟鼓膜穿孔的大小、位置、听骨链是否受损以及迷路正常与否等相关。

(3)耳鸣: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症状,多与内耳受损有关。由于鼓膜穿孔引起的耳鸣,在将穿孔贴补后耳鸣可消失。

20 什么是弥漫性外耳道炎?其病因有哪些?

弥漫性外耳道炎指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广泛性感染性炎症,其发病与温度及湿度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类。其病因主要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包括下列因素:①水液浸渍。游泳或者冲洗外耳道后,耳内未拭干净,皮肤受浸渍、破损,容易导致感染。②温度和湿度变化。温度上升和湿度增加时,可导致耳朵内耵聍的化学性质改变及耵聍腺管堵塞,从而降低防御能力。③外伤。各种原因导致的外耳道皮肤损伤,造成细菌侵入,引起感染。④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的脓性分泌物刺激,导致外耳道皮肤抵抗力下降。⑤变态反应。外耳道发生变态反应后继发感染。⑥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内分泌紊乱等也易诱发本病。

21 什么是人工耳蜗?

人的耳蜗毛细胞是接受声音的感觉细胞,当耳蜗毛细胞损伤严重时,就会出现严重耳聋。人工耳蜗就是替代已损伤毛细胞的功能,它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声-电转换电子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将环境中的机械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传入患者耳蜗,刺激患耳残存的听神经而使患者产生某种程度的听觉。

22 我国现阶段人工耳蜗植入者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1)语前聋患者的选择标准:①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不低于91dBHL)。②最佳年龄在12个月至5岁。③佩戴合适的助听器,经过听力康复训练3~6个月后,听觉言语能力无明显改善。④无手术禁忌证。⑤家庭或本人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⑥备有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条件。语前聋患者手术植入的年龄越小效果越佳,大于6岁的儿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语言基础,自幼有助听器佩戴史和听力或语言训练史。

(2)语后聋患者的选择标准:①各年龄段的语后聋患者。②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③助听器无效或效果很差,开放句识别不高于30%。④无手术禁忌证。⑤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耳蜗,有适当的期望值。⑥有家庭的支持。

(3)手术禁忌证:①绝对禁忌证,包括内耳严重畸形病例,如Michel畸形、无耳蜗畸形等,听神经缺如,严重智力障碍,无法配合语言训练者,严重的精神疾病,中耳有急、慢性炎症尚未清除者。②相对禁忌证,包括全身一般情况差,不能控制的癫痫,没有可靠的康复训练条件。

23 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通常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面神经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的随意运动障碍。上部面肌随意运动障碍时,额纹消失,不能蹙额、抬眉、眼不能闭拢,用力闭眼时眼球转向外上方,时间长久会导致下眼睑外翻、流泪、结膜及角膜干燥,发生结膜炎及角膜炎。面下部麻痹时,鼻唇沟平浅或者消失,口角下垂并向对侧歪斜,笑时或露齿时更明显。不能吹口哨或鼓腮,闭唇鼓颊吹气时,患侧面颊鼓出更明显。说话欠缺清晰,食物易存留于同侧齿颊间,饮水易沿口角外流。此外,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可有味觉减退、泪腺及涎腺分泌减少等症状。一侧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两侧上部面肌运动存在,即蹙眉、闭眼、抬眉功能正常,而对侧下部面肌随意运动消失呈痉挛性麻痹。周围性麻痹时,患侧面部上、下表情肌(不包括受动眼神经支配的提上睑肌)均瘫痪,属弛缓性麻痹。若司泪腺、涎腺分泌的上涎核及司味觉的弧束核正常,面神经运动核性麻痹将不伴有泪腺分泌及味觉功能障碍。

24 什么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及眼震,由于征象是在头部运动过程中出现,故有变位性眩晕之称,是眩晕疾病中最常见者。

2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多发生于中年人,其中女性多于男性。突然发病,眼震发生于激发头位后3~10秒,如卧位坐起时或坐位突然躺卧时,俯身、低头、仰头、左或右转头时,则突然发作强烈旋转性眩晕,一般在30秒内,伴有眼震、恶心、呕吐。眼震持续过程中,先逐渐增强后渐减弱,当卧位回至坐位时,可出现一种方向相反短暂低速眼震。眩晕有时发作轻微,但患者主观上常认为眩晕持续不止数秒,此乃因眩晕发作强烈引起。眩晕停止后可有头重脚轻、漂浮感、不稳感、头活动时不适感,整个病程可达数小时、数天。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减弱。间歇期长短不一,有时可1年至数年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