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先做人:论语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交友之道,修身的延续(2)

良师益友,人生的无价之宝

人一旦具备了明辨是非善恶的知人之明,那么选择与何人相处则变得重要起来。人们在一起相处久了,都会互相影响,即使是无意识的,这种影响也会存在。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不知不觉间,人也会变得高尚,是人的进步之阶;与鄙陋的人相处久了,潜移默化之间,人也会变得鄙陋,这是人的退步之源,所以良师益友是人生最可宝贵的财富。择友,绝非小事,不可不慎。

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

在择友方面,儒家首先讲究的是居住环境。与朋友交往固然主动在我,但是像与街坊邻居那样的人交往却完全是被动的,朝夕之间不得不与他们相处。所以选择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非常重要。荀子也曾说过:“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可见不论是持何种观点的儒家流派,在择居这个问题上都是相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亲近中正,远离邪僻,使自己的品格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论语·里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居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最美不过了。如果可以选择却不身处仁者居住的地方,怎么能算是智者所为呢?”这便是修身的中庸之道,修身不仅仅是扪心自问,反求诸己,而且外部环境也很重要。人的认识有限,与更多的人交往能够开阔胸襟与眼界,达到更好的修身效果。然而,外部条件只能作为一种有利的条件来存在,提高修养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自身,外部条件并不是必须具备的。孔子这段话中所谓的“不智”指的是能择而不择,并非一定要择。比如弟子颜回因家贫而无力择乡,他虽身居陋巷却能安守内心的高尚,这在孔子看来,更加难能可贵。

孟子的母亲就是一位非常注重选择生活环境的伟大母亲。如果说颜回可以在陋巷安然定居,那是因为他心中已经坚定了高尚的理想信念,而这一点对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子来说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孟子早年丧父,很小的时候就与母亲一起相依为命。孟母非常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她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最初,他们母子居住在一处墓地附近。年幼的孟子经常在墓地里嬉戏游玩,因此他也见到了很多安葬死者的过程。时间久了,孟子在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地也开始模仿这些行为,他常常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再用土掩埋,最后还要筑起一座坟头,玩得十分开心。他的这些行为,被孟母看在眼里。孟母非常担心孟子一旦对这件事感兴趣,将来恐怕就会成为一名专门为别人处理丧事的仵作,这可不是她选择在这里居住的目的。为了能给儿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孟母将住所从人烟稀少的墓地搬到了熙熙攘攘的市井。

将家搬到市井后不久,孟母又细心留意儿子的行为,她发现孟子虽然不再玩挖坑填土的游戏,但却学会了其他的游戏内容,就是学着商贩的样子大呼小叫地吆喝买卖。看到孟子的行为,孟母又担心起来,她怕孟子在这里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小贩,这当然与她教育儿子的初衷相去甚远,于是孟母又将家搬到了一所学校附近。

在这里居住一段时间后,孟母留心观察儿子的行为。只见孟子在跟其他小孩玩耍的时候,游戏内容居然是演礼,孩子们在大树下陈设礼器,相互间揖让进退,学得有模有样。看到儿子这样,孟母终于高兴起来,说道:“这里真是我儿子居住的好地方。”从此他们母子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孟子长大后,师从孔子的孙子子思,习学诗书六艺,最后终成一代宗师。

孟子能取得如此成就应该说与孟母最初的三迁之教是分不开的。人都会向往真、善、美,这是主动的,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在与那些不善的事物或者人相处的时候,往往自觉拥有分辨能力而不去规避,这其实是很危险的。就像高尚的品格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拥有一样,在被动的情况下,卑劣的人格也会慢慢积累,而且使人难以察觉。所以“择不处仁”绝非智者所为。

学则不固

对一个有志者来说,选择朋友非常重要。朋友分为很多种,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情感上的朋友,不能一概而论。孔子就有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个名叫原壤的,为人甚是粗鄙。但他是孔子儿时的伙伴,对于这份友情,孔子并未因他为人粗鄙而抛弃他,反而珍惜了一生。这里所讲的择友,则专指修身、为学上的朋友。对于选择这类朋友,必须严格。与朋友交往,目的并非人前显贵,压人一头,这样只能自绝进步之路。择友如择师,务必要选择某一方面有可取之处,并胜过自己的人做朋友,这样才能在学业和人品上见贤思齐,日有所进。

《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这番话讲的是求学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一个求学者必先自重,不自重的人就不会有威严,而威严并不是为了吓唬别人用的,由自重而生的威严能使人忠于对自己的承诺,这也是为他人所敬重的基础和前提。拥有一颗向学之心的人不会固执。选择朋友时,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因为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在学习上只能有损无益。然而这里面有个问题,如果人人都以此为原则交友,那么胜过我的人也不会与我交往,这难道不是一个悖论吗?其实不然,孔子这段话的意思实际上是与人交往时,要怀着一颗择善思齐、谦恭自守的学习态度。要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有可取之处,要学习人家的长处,不要看着对方的不足。若能抱着这样的心态与人交往,那么任何人都会乐于与我为友。而与胜过我的人交往的目的绝非为了交友而交友,而是要将他人身上的长处,变为自己所长。所以孔子这段话的最后说:“有了过失不要害怕改正。”这与前面的“学则不固”是一个意思。顽固坚持自己的错误,往往都是害怕丢面子,但如果真能抱着求学的态度与人交往的话,这些担心自然也会抛在脑后了。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一生好学不倦,不仅活跃于政治舞台,而且在学术研究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清光绪年间,年仅18岁的梁启超便已考中举人,但是他并未因此懈怠,而是继续努力学习,进入广州的学海堂深造。在学海堂学习的这段时间,梁启超认识了一个名叫陈千秋的同学。陈千秋是南海县人,是学堂里的高才生,他与梁启超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一天,陈千秋从外面匆匆回来,刚一进学堂便兴奋地对梁启超说道:“梁兄,你知道吗?南海康有为先生上书皇上请求变法,没有被朝廷采纳。如今他刚从北京回来,我正想去拜见他。他的学问是你我难以想象的,如果我们能拜他为师,那可就太好了。”

梁启超虽然听说过康有为这个人,但是对他的事迹了解不深。见梁启超一脸茫然,陈千秋继续说道:“当年康先生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还写了一封五千字的《上清帝书》,向皇上建议:‘强邻四逼于外,奸民蓄乱于内,一旦有变,其何以支?’他劝皇上,若还因循守旧,不思变法图强,外国列强必然会进一步深入中国,而像太平天国那样的暴民起义还会再次发生。本来,康先生在那次乡试中已经考取了举人,可是顽固派主考大臣徐桐认为,像康有为这样的狂生,如果让他考中,那么将来朝廷一定会被他搞得乌烟瘴气。于是抽去了他的试卷,康先生也因此落榜。但这次的上书也使得康先生在朝野名声大震,影响极大。除此之外,康先生还有许多你我闻所未闻的言论。”

陈千秋的一番话就像在梁启超面前一下子开了一扇窗户,激发了梁启超极大的求知欲。他急忙恳求陈千秋道:“陈兄,我也想见见这位康先生,求你带我一起去吧!”

见到康有为后,梁启超与他交谈了整整一天,这位比他大15岁的男人用一天的时间为梁启超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梁启超觉得这一天的时间简直超过了他十几年的所学。梁启超和陈千秋二人当即拜康有为为师,从学海堂转入了康有为的万木草堂学习。当时康有为还没有中举人,而梁启超则以举人的身份拜了一位秀才为师,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被传为一时佳话。

对一位好学者来说,既然学习,那就一定要向胜过自己的人学习,至于名分之类,都是无足轻重的,这就是“学则不固”的道理。

择友之道

在先秦时代,朋友的含义范围要比现在小得多,可以称为友的,是专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对于这一类朋友,最为可贵的是朋友们在一起能够互相激励,共同进取。所以选择朋友的方法就有些像上一节所讲的识人的方法。识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看清别人,而择友则在看清的基础上还要更进一步,因为择友是以我为中心的,只能选择那些符合条件的人,这种人便是所谓的益友,那些不符合条件的也就是所谓的损友,从一益一损便可看出,择友的目的就是看能否使自己在交友的过程中得到进步。那么该如何评价一个朋友到底是损友还是益友呢?孔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问题。

《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就是孔子总结出来的择友标准,朋友可贵,对待朋友千万不可苛责,只要能具备这几个大的原则,那便是难得的益友了。“友直”指的是朋友应该性格直率,人往往难以察觉自己的过失,如果在犯错误的时候朋友能直言指出,自己就能及时纠正,这应是与朋友交往中最大受益之处;“友谅”指的是朋友能够诚实守信,不会欺骗自己;“友多闻”指的是朋友应学识渊博,懂得很多道理,与这样的人交往才能不断地开阔眼界。而损友的标准同样也有三个,“便辟”指的是那些只注重外表、内无诚恳的人,这样的朋友与友谅恰恰相反,出卖朋友的往往就是这种人;“善柔”与友直相反,只知曲意逢迎,毫无主见,专指那些虚伪狡诈之徒;而“便佞”的朋友则与“多友闻”相反,没有真才实学,只会逞口舌之利,一些现学现卖的浅人就属于这类。若与这些人交往可想而知,一定有害无益。

战国时的大军事家孙膑和庞涓曾经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他们两个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并结拜为兄弟。

他们正在学习的时候,从魏国传来一个消息,魏王正在用优厚的条件招揽天下贤才。庞涓得知这个消息后,难耐下山一展身手的冲动,决定终止学业,去魏国应聘。

孙膑觉得自己学业未精,还不想就此结业。庞涓辞别老师后,孙膑亲自送庞涓下山,兄弟俩依依不舍,最后在山脚下洒泪而别。

庞涓到了魏国,魏王召见了他。在与魏王的交谈中,庞涓将自己胸中所学滔滔不绝地讲了很久,最后又向魏王保证说:“大王若能以臣为将,则六国尽在掌握。臣可以率领魏国之师纵横天下,战必胜,攻必取,到时魏国一定会成为七国之首,甚至一统天下也不是什么问题。”

魏王听了庞涓的这番话非常高兴,随即决定拜庞涓为将,执掌魏国兵权。庞涓果然很有本事,他几年之间,通过战争为魏国开拓了不少领土,使得魏国周边小国们都很害怕,纷纷来到魏国,请求归属。而且庞涓还率师打败了强大的齐国,他在魏国的地位和声望因此越来越高,上至魏王,下至百姓,人们都特别敬重他。

在庞涓于战场上大展拳脚的这段时间里,孙膑继续追随老师学习兵法,他将《孙子兵法》等古今兵书反复研习,认真领悟,他在军事、政治上的造诣已经远远超过了庞涓。

有一天,山上忽然来了一群魏国的使者,他们带着丰厚的礼物,说是奉魏王之命来请孙膑下山的。孙膑以为这一定是庞涓不忘同窗之谊,将自己推荐给了魏王,心里非常高兴。心里想下山,但又有些舍不得老师。鬼谷子看出了他的心意,对他说:“我现在也没有什么可以再教给你的了,你不如就此下山去干一番事业吧!”就这样,孙膑辞别了老师,随使者来到了魏国。

孙膑到魏国首先就去拜访了庞涓。庞涓对孙膑的忽然来访感到非常意外。其实,庞涓根本没有在魏王面前推举孙膑,而是好贤的魏王,听人说起孙膑的才华才让使者上山求贤的。但庞涓却不露声色,没有说破这件事。他表面上对孙膑十分热情,让他住在了自己的府上,但是心里非常不安。他知道,上学的时候,孙膑与他所学不分伯仲,但是孙膑在他下山之后又继续追随老师学了这么多年,他此时的本事不定有多大呢!庞涓不禁对孙膑又是忌妒又是害怕,他担心孙膑留在魏国会最终取代自己的地位。

第二天,魏王召见了孙膑,谈论间,魏王对孙膑的才学大加赞叹,随后就想令孙膑为副将与庞涓一起共掌兵权。这是庞涓最担心的情况,听到魏王的安排后,庞涓马上上前阻止道:“臣与孙膑同窗结义,他的本事臣最清楚,大王切不可任他为副职,这会令臣无地自容啊!不如先拜孙膑为客卿,待他立下战功,大王您再拜他为将,到时臣甘愿让贤。”

魏王一向信任庞涓,听他这么说,也就点头同意了。谁知这是庞涓的一个缓兵之计,结果孙膑只被魏王拜为有名无实的客卿。

此后,庞涓更将孙膑视为眼中钉,他秘密策划了一个阴谋,篡改孙膑的往来信件,并向魏王告密,说他私通齐国,想要当齐国的内应。魏王大怒,随即就要杀死孙膑,庞涓又假意求情,魏王最后将孙膑处以刖刑,弄残了他的双腿。

直到此时,孙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那个结义兄弟竟然是个人面兽心的魔鬼。这个教训对孙膑来说代价太大了。他虽然双腿残疾,但是由于心中燃起的一团复仇之火,反而使他振奋了起来。后来找了个机会终于逃出魏国,投奔了齐国。

孙膑在齐国得到了重用,后来在与魏国的一场战争中,孙膑使用奇计,终于在马陵道射死了仇人庞涓。

以孔子的标准,庞涓就属于那种口是心非的“便辟”之人,这种人危害极大。不过这样的人即使隐藏得再深,如果细心观察,也一定能看出他的马脚。孙膑的失误就在于他太过轻信。选择一个益友真的能够受益无穷,而一个损友的危害同样也是贻害无穷的。所以交友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可不慎。

智慧点睛

人在求学之路甚至人生之路上若能遇上良师益友,那将会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良师益友虽可求,但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定要仔细甄别,否则后患无穷。

君子不党,朋友不是利益集团

好利是人的本性,面对利益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起争执之心,这种情况难称和谐。这种以利相争的人际关系是最为儒家思想所反对的。而人际间结党营私的行为则比个人之间争利的危害更大,它的危害足以撕裂社会。所以儒家倡导的是善于与人交往,但切不可为图利而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