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蒙城 伍
采访时间 二〇一二年十月四日
口述者 王增勤
照相馆
东风照相馆(旧)
新颖照相馆(新)
曝光全部是凭经验嘞。你比方说我们冲底版,你看我们老师那个时候,他们不问时间,他们就数数了,就是把这个底版下过药以后我就数数了,哎!到时间了,就拿出来了。
座次是非常讲究的,男的该坐哪里,女的该坐哪里,男长辈该坐哪里,女长辈该坐哪里,这个非常讲究!有规定的。你不能叫他们坐乱!特别是老一辈的,解放前的老一辈人,你必须按照这个排辈!
王勇(以下省略):王师傅,您好!我了解到,过去一个县大多一个照相馆,服务公司呢管几个行业,包括理发、浴池、照相还有旅社,有的地方供销社好像也有照相馆。
王增勤(以下省略):嗯!是的!有的地方有!我们这儿没有,我们这儿都是属于商业局。商业局和服务公司是两家,因为商业局主要以商业为主,供销社是以为农民服务为主,为他们供化肥呀什么的!
哦!呵呵!我来找您也是他们推荐的,说让我找王师傅去吧!因为有些老人也都不在了!
是啊!照相这一块呢,老人几乎都不在了。我们照相馆有三行当:一钟表,二镶牙,三照相!
照相馆还经营镶牙?那为什么呢?
经营!当时我也不清楚!回来之后呢,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们核算是在一起集体核算的!
哦!收支还是在一起的!
在蒙城新颖照相馆拍的黑白与手工着色照片。
嗯!对对!虽然是三种行当,但是还是属于一个照相馆的业务!归一个照相馆管理。
哦!呵呵!都算是第三产业吧?
蒙城解放前有好几家照相馆,这个照相馆以前叫新颖照相馆,“文革”以后呢又改为新颖照相馆了。“文革”时期叫东风照相馆。
哦!意思就是“文革”以后,三中全会以后又过上新日子了,还是叫“新颖”!呵呵!这比较有意义的!
是的是的!呵呵呵!这个照相馆的历史比较长,最早就是私人的,师傅姓刘,叫刘俊臣。
就是咱蒙城最早的照相馆了?
是的是的,最早的!
叫刘俊臣是吧?
是的是的!后来他带的徒弟叫刘志敏,解放前搁蒙城呢,那时候生意也不好,规模小。后来他就到龙岗,就是蚌埠那一片,后来他带着人到那儿去干的。
他是在那儿有门面还是 (:下)乡?
就是乡下有个集镇!
哦!那蒙城县能没龙岗集大吗?
有呀!但是蒙城县里照相馆多,还有几家嘞。那几家这我想都想不起来了,毕竟我进入这个行业晚!你看这说着说着都三十多年了,老辈儿有的退休了,有的去世了,我就分管那一块,照相馆就交给我了。
那等于您是主任了?
哎!是的是的!
那就是说暗房、着色、经营这些您都懂?
我是个半路出家!呵呵呵!我到照相馆后,还没有彩照,全部是黑白的。我们这一块行当比较多!你看,水彩、油彩、放大,底片修花点,放大也要修花点。着色这块,有油彩着色和水彩着色,我们都懂!我们都有专业人来操作,走蚌埠买来这几种药水,都是我们自己配!原来什么D76、D72这都是我们自己配的!
没有电时,大都用的是玻璃暗房?
早年是玻璃暗房!我回来的时候也搞过!因为我回来时是七六年,我们这儿经常停电,停电怎么办呢?哎!这些老同志把他们原来使的老设备拿出来了!墙上挖个洞,里边支个台,上面铺个毛玻璃,这个晒版,相纸弄到晒版里边,照相这边什么都弄好了,这边“啪”一搁再拿出来了,然后再洗!这是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使的招!
有时候因为光线强啦,就拆一下,光线弱了就拉开那个帘子。
哎!对!这个就是凭经验,你比如说这个太阳出来了,我这个能晒多长时间,太阳光强了我就早拿出来一会儿。
是的是的!
曝光全部是凭经验嘞,你比方说我们冲底版,你看我们老师那个时候,他们不问时间,他们就数数了,就是把这个底版下过药以后我就数数了。哎!到时间了,就拿出来了。
哦!
到后期呢,有钟表定上时间,到时间就好了!我做的时候基本都是这,放大呀,都是自己掌握,我们人多,几十口子人。
在蒙城新颖照相馆拍的手工着色照片。
分工也比较细。
对对对,就是你照相专门照相,你放大的专门放大,你修底片的专门修底片,上水彩的上水彩,上油彩的上油彩,暗房的干暗房,规范化得很!
哦!对对!这个水彩这会儿也买不着了!
哎哟!原来我们都存多少不!油彩、水彩!
现在还有吗?
唉!没有了!有也都化了,不管(管:能用)了!
哦!以前都是搁上海买的吗?
以前那都是搁上海买的!咱们淮北这块儿基本上都到蚌埠,蚌埠专门有个照相器材批发门市部,都到那去进,原来是在二马路那地方。
那刘师傅以前到了龙岗去干就没有回来吧?
回来了!你听我讲。他到龙岗干呢,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是我听我们老辈们讲的。他在龙岗挣到钱了,之后又到了蚌埠。
龙岗是个很大的集镇吗?
那龙岗在怀远算是一个比较大的集镇了,水路码头是相当好的,那时是以水路为主呀!咱们涡河都是以水路为主。
怀远的一个大镇,龙岗镇。
后来他又回来了!到蚌埠开了一个“可可摄影公司”。咱搁这儿说啊,这个老头年轻时花费也挺大的,所以到了解放初期,经营不大好,又回到老家蒙城了。这个照相馆就是原来他徒弟干的。他徒弟回来得早,后来把他们一家都带来了,一起干的这个。
就等于是他又和他徒弟搁一块干,然后他徒弟又把他的家人都接过来了?
哎!对对对!据我了解是这个情况!呵呵!
那后来他的照相馆也转为国营照相馆吗?
也转了!也是国营的!后来我们都是按待遇退休的。
那应该是服务公司正儿八经的一个部门!
但是他是集体身份!
大集体身份?
后来国营这块儿不都成为合同制了吗?
他退得早吧?
嗯!大概是八几年退的!但是他的后人还在照相啊!
哦!
那个青年照相馆就是他儿干的,叫刘德强,那是搁蒙城算比较老的一个照相馆了!
哦!就是那个公园门口的吧?
哎!对对对!
我见他了,问他嘞。就是他让我找的您,可能他有些事说不清吧!
呵呵!我就是他父亲的徒弟,可以这样讲!
他过去不是咱照相馆的人吧?
他不是,他是自己单干的。但是他父母和两个姐都是我们照相馆的人。
我刚才去他照相馆看了。那刘师傅说说咱蒙城照相行业的发展历史。
呵呵!刚才你一来我不给你讲了吗!我就是个半路出家,以前我是当兵回来被分到这个地方,后来跟着老师就学这一块。
哦!您是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然后是当地民政局的安置办把你分到这个国营照相馆的?
哎!对对对!
那您喜欢这个行业吗?
嗯!那时候怎么说呢,你看我是七〇年当兵,七六年退伍回来的,回来后民政上就把我分到这一块儿,分到这块儿那不都是养家糊口?当时也没考虑那么多,什么喜欢不喜欢,总的来讲,在那个年代,这个行业是个艺术,大家对这个行业还是比较尊敬的,比较羡慕的!大家还是很高看的,也都乐意干这个。
哦!是的是的!
那时,照相这一块儿在整个县城就这一家,我们那儿到农村或学校照相去,每年都慌(慌:忙)得很!
蒙城新颖照相馆拍的王增勤照片。
是的是的!带着背景布和器材下乡!
老人都不在了,你看刘家这一块儿呢,他们在蒙城算是比较早的了。
等于说您是最后一任国营照相馆的主任?
呵呵!也可以这么说!
哦!呵呵!也比较有代表性了!呵呵!
后来我们这一片就扒了,盖楼了!这个楼就是照相馆的老地方。
那您现在退休工资能拿到多少钱?
俺这都是属于社保发。
就是劳动局吧?
哎,对对对!
能拿两千块钱不?
嗯!我两千多一点,我家属她退得早,也一千四五嘞!
大姨原来也是照相馆的吗?
她不是,她原来是我们蒙城杂技团的!后来我们结婚有了孩子后,她也没法出去演出了,所以就调到我们单位来了!
哦!那大姨在照相馆干啥呢?
后来她搞摄影!呵呵,也啥都干!
那您的小孩有从事这个职业的吗?
孩子没有干这个的,刚才来的是我那个儿子,他在物价局,儿媳妇在医院!
哦!那可以呀!他们工作单位都不错的!照相有什么规矩吗?
这个问题是很有讲究的,我当时进照相这一门时,俺师傅告诉我们说,座次是非常讲究的,男的该坐哪里,女的该坐哪里,男长辈该坐哪里,女长辈该坐哪里,这个非常讲究!有规定的。
应该是男左女右吧?
对对!你不能叫他们坐乱!特别是老一辈的,解放前的老一辈人,你必须按照这个排辈!
现在有的可乱了,有的是年轻人坐中间,老人站后面,形式上看就是不尊重老人。我们要是照相的话,那谁该坐哪儿就坐哪儿,这不能乱来!你看我住房子都讲这个规矩,我必须住上首,小孩必须住下首,这是老辈传下的东西,你不能把它丢掉了对吧?哎!
其实在咱整个阜阳来讲,咱们蒙城的摄影还算是不错的。以前我刚进店时,那时候还属于阜阳嘞,搞摄影比赛,我们照相馆还都拿过全省三等奖嘞。蒙城对摄影这块儿还是比较重视的。当时吸收了上海下放的学生,调到城里工作,我们照相馆大概也进来四五个,店里把这些学生全部送到上海学习、培训。
哦!您说的是上海下放在蒙城的知青?
哎,对呀!
那他们有照相基础吗?
没有,都没有!
就是因为他们的家是上海的,您又把他们送到上海去培训?
对呀!把所有的上海下放的学生送到上海的照相馆学习,联系的照相馆最低也是个三级照相馆!
三级?哦!最好的就是“王开”了!
“王开”我们是进不去,这是肯定的!你看我们的着色的、修底版的、摄影的都是他们上海人。
嗯!您这个跟涡阳的是一回事,涡阳的也是上海的知青过去学习的。我采访的他们老弟兄三个都照相,叫什么名字来,我想不起来了!
有一阶段涡阳摄影比较活跃,当时我去过。
其中一位年龄大很(大很:很大、太大)了,他都八十多岁了,我说:大爷,我给你照张相吧,他却不让照,这个人非常讲好,他说的你要照就照我年轻时候的!因为他年轻时很帅!就是穿着长褂,围着围巾。现在他一辈子都给别人照相,自己现在的形象不佳了吧!呵呵
我也不照相了!你看我这也是二三十年的照片了!
这可不像您王师傅了,帅得很!呵呵呵!
那时候都是跟玩一样。底版用不完了,板(板:丢弃)了可惜了,就照个玩的!
以前照相用光可讲究了,这边好像有个闪光灯,上面还有一个源光。
我们都不用闪光灯。我给你讲,我们用的是发光灯,专门有一个很长的发光灯,专门打光。上面有顶光,这边有独头灯,有两联灯,然后还有脚灯,照全身还要有脚灯!没有一个是闪光灯的。
如果这边要用闪光灯打,就超过这个光了!超过这个光就不好看了,这个叫轮廓光。
哎!是的是的!照相必须叫轮廓光,三角光出来,效果才能好。
是的是的!
我们照相馆后来有几个年轻人,摄影都不错的!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钻研了,就是看着书,书上说的光怎么摆就怎么摆!
现在平光多,平光出来的照片看着脸色匀。
对对对!如果你要是用光呢,你这个环境和这个光不协调。
哎!他合不到一起,他出来有反差。他不强调黑白反差,有黑白反差才能出来肉感,才能出来立体感!没有反差就出不来立体感!对不对?你看现在为啥化妆,出来脸白白的,匀称的。
再一个说他为啥要用平光?你知道不王师傅?因为他好做PS!比方说你没去过北京,但是我用PS能把你放在天安门门口,一裁剪过去了!如果他要用光呢,就不好处理了!所以说他用平光,他好做假。
你看现在的,特别是婚纱,还不就是一个大屏幕!你看她脸上是嫩,但是不起肉感,也就是没有立体感。那为什么我们黑白照相要强调光线呢,那光线能出来力感,能出来调子才管嘞。为什么黑白照片看上去能出来高低感,那高的就是高的,凹的就是凹的,那这就是用光的艺术。那你光出来一个小白脸,那没有意义!八八年那时候我们阜阳开始照身份证,我们蒙城去了三台机子,那是阜阳市公安局安排的。是因为我们蒙城在摄影这一块还是可以的,在全区来讲还可以。蒙城照相这块儿呢,据我了解,有好几家子,后来干着干着也都不大好了!后来就剩这一家了。
哦!就是这个东风照相馆,后来又叫新颖照相馆这家!
嗯!对对对!
那您说的这位刘师傅,他从龙岗镇回来呢还是接着干,在他干的这个过程呢又发展了好几家私人照相馆?
蒙城新颖照相馆师傅王增勤年轻时和妻子的合影。
是的!那时候还没有公私合营嘞,那还是自己的生意!
那还是叫“新颖”?
嗯,是的!
我九六年就在饮服公司当副经理了,那我们照相这一块人员怎么办呢?毕竟还有好多人要吃饭呀!我们别找房子,利用原来的照相设备,让他们自己经营。因为他们有的还年轻,给他们租了房子,利用我们原来的工具,再把这块搞起来。公司不收他任何费用。
房租费谁来交?
他们自己交!我们出面给他们协调事情,单位出点照相设备就是了,就是这种情况。
哦!然后这些人也都退了?
相继地都退了,他们退休了这块也就没有人干了。现在唯一的就是刘家他的儿子坚持住干下来了,其他的都不干了!
我听别人说您前几年还干着嘞?
前几年干着嘞呀!呵呵!我们还是干的黑白的,黑白这块还是我给他们冲洗,因为旁人不会,他们也不会这些活儿。其实开始我也没学暗室技术,我都是学的照相,后来没办法了,有的师傅年龄大了,你这方面也都得摸索着学点。后来我就进了黑房了,照相这一块儿就让给别人了,黑房这块我自己干了,包括冲洗、放大。
那前几年照相馆是您自己干的不?
也不算是我自己的,还是我们几个的。他们不会冲洗,我帮他们,帮他们干。
等于给他们帮忙了!
那你不帮忙怎么办?他们又不会,他们也得吃饭呀!我们毕竟是在一个单位下来的呀!
也就是两年前确实干不下去了,就不干了?
嗯!对!干几年就不干了!因为我们年龄大了,你看眼也不照气(照气:好使)了。老了,也都六十多岁了!
哦!呵呵!是的是的!
也是因为后来彩色照相的冲击和数码照相的冲击,后来我在没有退休之前,我们家数码机子也买好几个,因为有小孩。那时我们才五十多岁,也得干呀!后来我们也经营了几年,慢慢地又不干了!
你们自己干时是叫什么照相馆?
没有另起名字,还是使原来的营业执照,还是“新颖”!
后来就是儿子结婚了,小孩子也来了,只能照顾家了,就不干了!
是,后来她也退了,我一个人没法干!特别是现在用的数码机子,一开始不会呀!你用惯老的了,这新的不会呀,总感觉到别扭,就那你也得摸会(摸会:学会)!我们数码的机子几个嘞,一次成像的机子俺都有。
哦!也是的!上了年纪了,也不想接触新的东西了,太费脑子了!
那是一方面,再个说精力也达不到。
呵呵!
我还是很爱学的,我们还照两年数码相嘞。呵呵呵!
哦!呵呵!
照数码相的时候,我自己还打印嘞,自己买的机子。
哦!呵呵呵!
后来都是自己摸索,怎么办?因为人家有要快照的。你拍好了再拿到彩扩部去洗,人家说慢,那我就买个这机子自己打印。
哦!就是彩色喷墨打印机,直接就喷出来了!快!
哎!对对对!其实我那时候也是不甘心,也是想自己学会,不然我哪能再买这些机子!
哦!是的是的!这个人啊,讲究的是从头到脚,头好看了,鞋也得好看!照相也是这样,以前要照相去,头一天要洗洗澡理理发,换个新衣裳,有的小孩都兴奋得一夜睡不着,这样就能看出当时的心情。我在睢溪采访时了解到,过去修底版不是用红色修的吗?
对呀!那叫涂红!
还有的叫吸血。还有老年人说起照相说得很形象,说的又蒙头了又蒙头了,在他们看来当时照相就像是变魔术一样!呵呵!因为他得(得:需要)老座机,你得蒙上头才能去按快门。所以说好多人为了看热闹,就说又蒙头了,对蒙头这个动作记得很清楚!
现在电视剧里面还出现那种机子嘞,那是剧情需要!一冒烟,叫三脚架机子。
你说现在这些东西都没有了?
早没有了!那是怎么回事呢,那时候公司扒这个楼,我们不愿意把照相这一块儿弄掉。因为这个楼是我们商业局盖的,商业局压住饮服公司,非要把理发、照相等这些强行扒掉。我们两家对这块儿抵触特别大,所以那时候跟公司、跟局里的矛盾特别大。他们强行扒、拆,好多东西都弄坏了!好多事我们照相馆的都不知道,一夜之间就把我们的东西弄完了,他们根本就不讲什么道理,就给你来剋(剋kei:抵触)!好多东西,三脚架、照相机,包括一切器材,第二天我们员工来上班一看什么也没有了!就剩个空架子搁这儿了。那个心情啊!后来我们跟局里打官司打了好长时间。
哦!这会儿服务公司还有吗?
服务公司有呀,哪个县的服务公司他也不会撤掉,但就是个架子,里边没有啥了!公司还在,其他底下的腿儿(腿儿:东西)没了。现在各个县不都存在这个问题吗?你像咱们亳州还好一点,好像下边的饮服公司还有几个企业。
但是有的不是这样。比如我在砀山采访,砀山的服务公司给他们职工在最繁华的地方包了十间门面,他们一年光收房租收几十万元,他这个是花不完的钱,他们的养老保险金都是从门面收入方面交,他们专门抽几个人来管理,他们就搞得不错!其实以前的理发店和照相馆都是一个县城最好的地方了,然后都是被商业局搞乱了。
对!就是这样的!我们这个地方叫红巷口,原来是我们蒙城县最好的地方、最热闹的地方了!后来商业局这帮人为了搞其他经营,就是看这地方好,就是强制地把你们撵其他地方去,他们来搞这一块,现在就是这样的!
唉!就是的!你看过去照相都不化妆,就是梳梳头洗洗脸,现在都是浓妆艳抹的了!抹得都看不出来真人了,只是能看到一个人的大概。
是的,化了妆就不认识是谁了!
所以现在的人做什么事太假了,很浮飘了!不像过去那么真实!
现在你们努力地来做这一块,从了解资料到采访真相,到出书,不就是在还原吗?还原我们照相事业的发展史,反映这块是对的!应该这样!
我们应该记住曾经为照相事业的发展做过努力或者是做过事的人!一定要记住他们!
照相馆里的这一群人为这个社会贡献的确不小,不管怎么说,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中国照相业的发展,记载了中国照相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他们这群人记载的,好多好的片子不就说明这个问题吗?的确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的中国照相业的发展史!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后人能看到这些变化吗?你看我们蒙城有个叫马玉坤的,在清末时期他当过引路侯,引路侯是淮中将领,大元帅吧!这就是淮中将领中的其中几个,他们中间就有一个是我们蒙城人。
您说他打过仗,立过功?
慈禧逃往西安时,就是他带着慈禧往西安逃的!
哦!现在他的后代呢?
他的后代现在一部分在日本,一部分在韩国。这是他来蒙城祭祖时,他们的亲戚想要他的相片,后来让我翻拍的。
哦!这个您翻拍得早了吧?
是早了!好多年了!
这张照片是他们家的人拿来的吧?
是呀!是从韩国拿来的!二十多年了!
哦!咱们蒙城还出个大官嘞!呵呵!
那年他们祭祖时带来一张有两吋小照片,给他翻拍的。过去相片都不大。
是的是的!当时你是放的六吋的吧?
六吋!这就是六吋的!
哎呀!那时候您能放大洗恁好真不容易嘞,效果很不错了!呵呵!
唉!当时他们拿来时照片都跟黄表纸一样了,时间太长了。他们说多洗几张,我自己又留一张作纪念吧!毕竟是我们蒙城的英雄!呵呵!
我给您说王师傅,幸亏您留着嘞,以后这都是咱们蒙城的文物!
他们蒙城县文物组来要几回我都没有给他们!
要可以!我只能给你们翻拍,这个原版我不能给你们!
呵呵!
唉!就是的!您说第二天上班,来到一看屋被扒了,说实话,当时你们的心情我非常能理解,那种失落感可想而知!毕竟在这儿干了一辈子,去处没有了,吃饭饭碗没有了!
唉!当时大家的心情,你别说失落感了,我们有的人都坐在地上哭呀!他们把全部东西给我们弄走了!
他们就没想想,这一扒叫人家咋弄呀!真是的!胡摆饬(摆饬:折腾)!
他们根本就不这么想,这么想好了呀!他们为了扒我们房子,几个看着我一个人,不叫我回家,也不叫我出门,就到这种程度!为什么后来我们非给他们打官司!就要打呀!因为我们想讨个说法!
是!应该的!
蒙城县摄影业
民国23年(1934年),姜三从上海学艺归来,在三报司后巷开设“我我照相馆”。此后,增设“维新”、“三民”、“美真”、“新新”、“明星”、“玲珑”、“福利社”等照相馆。建国初,相馆联营,分设“新芳”、“新新”、“东风”照相馆,以拍摄人像为主。1956年,县防疫站购置日本进口手提式照相机,拍摄防疫资料。农林局、水利局、教育局、蒙城报社等单位相继购置相机,并选送摄影作品参加“阜阳地区工业展览”、“蒙城县农业远景规划展览”,其中赵保邦的《河网化效益》、《银棉播种》摄影作品在省级报刊发表。1970年后,宋长修的摄影作品《网宝》、《育种专家丁震亚》、《边收边种》曾参加全国及省摄影展览。1985年,全县有营业性照相馆50家,其中县城11家。烈士祠、颐寿园等景点附设照相摊、部,拍摄风景照片。各单位及个人有非营业性照相机600余部。
《蒙城县志》407页
黄山书社,1994年12月第1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