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协作会议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王卫星 孙道宗 代芬 陈润恩 陈楚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州5100642)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包括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及重视课外创新活动等方面,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课程体系;教育质量;创新活动

1 引言

2008年以来,受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电子信息行业整体呈现发展缓慢,毕业生就业问题突显严峻,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我校高度重视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点建设工作,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专业建设,切实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办学理念上,坚持“育人为本,质量办学,开拓创新,凸现特色”。把育人作为本专业的根本,把质量作为本专业的生命,把创新作为本专业的动力,把特色作为本专业的基石。注重提高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2 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夯实学生理论基础

课程体系是大学为了达到其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并指导学生的所有学习内容及其构成要素的总和。它主要解决两个相关的问题:一是实现培养目标应选择哪些课程及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二是各课程间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如何互相配合和衔接。大学课程体系是指,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各种内容、各种形式、各种形态的课程的相互结合如何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它涉及专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1]

2.1 课程体系改革

华南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全国农业院校中较早设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校之一。2004年9月被批准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华南农业大学校级特色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校级教学团队。2009年,根据学校教务处的部署,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修订,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需求,坚持“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构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在教学改革上,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前沿知识,促进课程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动手设计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学习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2]

资助项目: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08015);华南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校级特色专业培育项目(华南农教[2007]60号)

作者简介:王卫星,生于1963年6月,男,河北宣化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Email: weixing@scau.edu.cn

①课程体系改革。适应时代要求,密切关注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并及时将其加入培养计划,让学生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能马上投入到社会实践中,适应新环境。在完善“电子线路CAD”、“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近年来陆续开设了“全球定位系统”、“DSP技术及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嵌入式系统”等选修课程。为了有利于人才培养,设置了“信号与信息处理”和“测控技术”两个方向模块。

②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特色专业建设离不开精品课程建设。目前,本专业开出的“微机原理及应用”和“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9年“微机原理及应用”申报了省级精品课程。按照专业建设目标,“模拟电子技术”、“电磁场”、“高频电子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专题讲座”等课程也列入了今后的重点建设课程。

③双语课程建设。双语教学也是本专业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学科带头人、留学回国人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和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开设双语课程,目前有5名教师获得学校的双语教学资格认证。按照专业建设规划,“电子线路CAD”、“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移动通信”和“光电子技术”等课程列为双语教学建设课程,双语课程开出率占全部专业课程的比例为17%。

2.2 课程网络课件建设

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依托广东省名牌专业的建设基础,形成以广东省名牌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示范教学中心—实训中心为框架的专业课程建设格局,确定了“适度规模,适应市场,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网络课件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基础,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媒体。每个课件包括课程内容简介、主讲教师简介、教学大纲、ppt课件、习题以及实验环节。目前,完成网络课件的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等23门课程,每门课程由主讲教师负责、课程组共同完成[3]

3 重视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特别是全国性大型竞赛,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早适应企业的管理和生产运营。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实践,加强课程设计以及创新设计的培养力度,做到对学生实验室全面开放、实验器材的适度供给。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自2001年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来,现已连续参加了5 届比赛,并取得可喜成绩。除此之外,还组织、鼓励学生参加广东省电子设计竞赛、广东省大学生Protel设计大赛、“ZLG杯”ARM嵌入式系统毕业设计竞赛、“Actel杯”中国大学生FPGA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等学科性竞赛。通过组织学生创新活动,培养了一批学生科技创新人才,锻炼了一批中青年教师科研指导队伍,形成了一股学生科技创新氛围,涌现出一批学生科技活动骨干分子。在参加国家级、省级、企业举办的各种竞赛的同时,学校、学院还举办校内科技创新、智能机器人、智能越野车等面向全校的命题式和非命题式电子设计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其得到更好的锻炼。校内各种科技活动作为国家级、省级、企业举办的各种竞赛的补充,能让大部分对电子竞赛等实践活动有兴趣的同学有机会参与,并将在活动中所获取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身边的同学,学生整体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得益于电子工程系创新实验室的成功经验,2009年,工程学院以学院名义成立科技联合会实验室,并购置数控车床、铣床、电路板制作机器等机械、电子类专业常用的设备、仪器,供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使用。

4 结束语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有其特殊的规律性。高校人才培养既具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学术性和教育性的特征,既存在共性的层面,更应该充分突显自己的特色。而提高教学质量则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将提高质量贯穿于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探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胡弼成.个体发展指向:大学课程体系的本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6期,P1-5

[2] 王卫星等. 电子信息工程校级特色专业建设. 2008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协作会议论文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P58-61,2008.11

[3] 王卫星等. 电子信息工程名牌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高校教育研究,2008年第14期,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