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品 德(3)
父母之于子也,生之,育之,保之,教之,故为子者有报父母恩之义务。……故子而逋父母之负者,谓之不孝。此私德上第一大义,尽人能知之者也。群之于人也,国家之于国民也,其恩于父母同,盖无群无国,则吾性命财产无所托,智慧能力无所附,而此身将不可以一日立于天地。故报群报国之义务,有血气者所同具也。苟放弃此责任者,无论其私德上为善人为恶人,而皆为群与国之蟊贼。……明乎此义,则凡独善其身以自足者,实与不孝同科。——《新民说·论公德》
父母对于子女,有生他们,养他们,保护他们,教导他们的责任,所以子女有报答父母之恩的义务。……子女如果逃避对父母应负的责任,就称之为不孝。这是私德上的第一大道理,是人人都能知道的。群众对于个人,国家对于国民,其恩情与父母对于子女的同样的道理。没有群众就没有国家;没有国际家,那么我们的生命财产就无所依托,智慧能力就无所依附,由此人们将一时一刻都不能立于天地之间。所以报答群众、报答国家的义务,是有血气的人共同具备的。随便放弃这项责任的人,无论在他私德上是善人或是恶人,他都是群众与国家的蟊贼。……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凡是以“独善其身”为满足的人,实际上他与不孝是同一类。
编者手记
梁启超继承了儒家的传统学说,认为“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提出“孝于亲,忠于国”,指出这是“报恩之大义”。父母从小把我们拉扯长大,辛勤的照顾我们。从小,如果生病,最着急担心的就是父母 ;孩子出门时,父母又会想孩子是否安全 ;出门办事,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就是探望自己的孩儿是不是很好……父母的心时时刻刻都牵挂在孩子身上。想一想父母他是怎样照顾我们的,那么我们今天长大成人了,有没有想到父母年纪大了,而我们是否尽到孝心?如果父母健在,以尽到孝道,要好好地孝敬父母。如果父母已经不在,我们也要这样经常地想念他们,做到我们作子女应尽的责任。
☆☆孝心无价 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编者手记
孝顺,主要源于与生俱来的血缘亲情,源于对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与父母对子女之爱一样,是人性中最为璀璨的光辉。《诗经·蓼莪》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生我养我,经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又费了多少心血;他们爱护我、教育我、养活我、呵护我,不厌其烦地进进出出始终怀抱着我。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样的浩瀚无边!父母对于我们恩重如山,我们欲报之情、欲报之恩,是永远没有办法报尽的。因此,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我们每个人不可不知的。
☆☆孝心就是美德 【美】埃德温
我外婆已经九十四岁了。耳朵也快聋啦。我们大声嚷嚷地对她说话,她也无动于衷。有时候,她孩子似地要求我们干这干那,干我们办不到的事情;有时候,她没头没脑地弄得我们无法安慰她。她可真难相处!
在外婆生活显然不能自理的时候,她被搬到我父母宽敞的房子里来了。他们照顾了她多年。但外婆总惦着她从前的那个小屋和清闲的日子,尽管她在那儿非常寂寞。现在,只要高兴,她就会回去看看。
外婆的视力、听力和脚力都明显开始衰退了。我们召开了多少家庭会议来讨论如何处置。不言而喻,谁也不想跟她一块过。我们谈到把她安置到养老院,可这种想法行不通。尽管外婆在那儿可以跟许多与她同年龄的人在一起,可一想到跟她的家人少见面,她就心碎了。而且,象样的养老院花费很大,便宜的养老院又没人想去。
妈妈直截了当地说,不能让外婆在养老院里过世。到了那个时刻,外婆可以住在她家里。外婆十八岁时就不得不辍学来侍候她年迈的父母。她尽心竭力地照顾他们,直到他们过世。妈妈是不容她自己的母亲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谢世的。我对母亲这种决定极为欣赏。对她来说,这不是一件好办的事,然而却是一件明智的事。在许许多多人冷漠地摆脱对他们上了年纪的父母的责任时,我妈妈却是带着极大的勇气站出来的。
在许多国家,从所谓原始文化到高度发达的文化,家中最老的人是被奉为一家之尊的。他不当家后,家庭的其它成员就会照料他的余生。我听说,若干年前,在一些文化落后的社会中,老人是被送到荒野,让他们死在自然手中的。虽然这听起来既残酷又没心肝,我有时却想:这种办法是否比我们今天把老人安置在陌生的环境中,让他们在寂寞与困惑的心情下度其残年更为无情呢?
许多在养老院住的老人都是体弱多病的,他们挣扎着求生。想想吧!如果你的儿女把你交给完全陌生的人去照顾你的起居,你对生活会感到多么诚惶诚恐!而更使人不堪忍受的是,你的自尊心将受到极大的损伤。
我妈妈精力充沛,又很能干。她展望未来,曾做了很多长远计划。可总有一天她也会变得衰弱,也会有这么一天,她五个孩子之一,或许就是我,会意识到照顾年老父母的日子来了。我们常常谈起这些事情,我开玩笑地对妈妈说,我会把她带到山上,就扔在那儿。这时,妈妈就讲了下面的故事回答我: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看见自己的父亲用力拖着一个大篮子,步履蹒跚地在街上走着。当他走近父亲时才看出:篮子里是他老祖父。
‘爸爸,你把爷爷带到哪儿去呀?’年轻人问。
‘我把他带到山谷去,’父亲答道,‘他老朽啦,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我准备把他扔到峭壁底下去。’
‘行,爸爸,你只管往前走吧!’年轻人又加了一句,‘不过你可别把篮子也一块扔掉,将来我还要拿它来装你哩。’”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弱起来。我们希望,所有幸福的家庭都不要忘记——孝心就是美德!
编者手记
父母抚养子女,子女孝敬父母,这是最基本的道德。孝有两方面:一是养,二是敬。养是赡养父母,敬是尊重父母。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以养,不敬何以别乎?”能养而不能敬,也非尽孝之道。养是物质上的保障,敬是精神上的慰藉。所以,对父母不仅要做到“能养”,还要“敬”,这才是孝的最高境界。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自己的父母,你便不会总为自己推迟行孝的举动而寻找借口。爱父母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只有这种付出才是真正的孝。感恩父母,孝心无价,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弱起来。我希望,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不要忘记——孝心就是美德!
☆☆子欲养而亲不待 梅丹妮
皋鱼年轻时周游列国,寻师访友。因此很少留在家乡侍奉父母。父母相继去世,皋鱼痛哭于道旁:“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言罢,立槁而死。
第一次看到这段故事时所受到的震撼,至今犹依稀记得。那时我总是在想,这是怎样的痛楚,使得话语中的悲伤在历时几千年后,仍能扣动后来人的心。
我相信每一颗炽热的心都曾经默默地许下宏愿——在自己衣锦还乡后,定要让为自己操劳一生的父母住进豪华的房子,日日享受山珍海味。遗憾的是父母总是衰老得那样快,他们大多等不到孩子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做子女的所构想的美好愿景,还来不及实现,就成了一纸空文。
人的一生渺小而短暂,有着鸿爪雪泥飘萍之末的孱小和飘忽,生命的无常总是让人不知所措,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留下的便是一生的悔恨与无奈。
不要再推脱说自己工作繁忙,不要以为每周打个电话回家便是对父母的关心,不要以为纯粹的赡养父母便是尽了孝道。昔日子游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就是说在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能养父母,让父母吃饱。其实你养狗养马也要让它们吃饱,如果说只是给饭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孔子的话固然有些犀利,但古之道德仍能给今之人一定的启示——就是对待父母一定要有报恩的心。
上了年纪的人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保证,更需要心灵上的关怀。不要因为他们说话迟缓而不耐烦,多想想你呀呀学语时,是谁在一字字的教你发音;不要因为他们慢慢咀嚼食物而烦躁,多想想你没长牙齿时是谁耐心地喂你吃饭;不要因为他们的唠叨而厌烦,多想想他们以前是怎样指点你成长。
趁着父母身体康健时多尽孝道,也许只是一件御寒的棉衣,也许只是几块他们爱吃的点心,也许只是一句贴心的问候,这些东西在父母的心中有着极重的分量。因为不管是锦衣玉食还是粗茶淡饭,在孝的天平上都是平等的。
“子欲养而亲不待”,只希望这句古训,不再在我们生活中演绎。
编者手记
很多时候,年轻的我们很容易就忽视了父母的身体,总以为父母还年轻,会给我们足够的时间,会一直健康地活下去,让我们在他们衰老的时候再去好好地表达我们的孝心。可是突如其来的疾病和灾祸如惊雷,也许瞬间便会将我们美好的愿望轰得无影无踪。人去了就再也不能回来,你的遗憾不能有一个来世给你补上。
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时间如流水,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忙学习,忙游戏……等成人了,还要忙工作,忙事业。当我们认为拥有了可以孝顺父母的能力的时候,父母已经吃不动也穿不了,有的父母甚至已经远离了尘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地递减,所以,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为父母做点事吧。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为时已晚。但愿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孝养要及时,不要总是把爱埋在心里,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之不在。
☆☆打往天堂的电话 邵云
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亭主人文叔正在悠闲地翻阅着杂志。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子、十五六岁模样的小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
不知道是反反复复地在报亭前转悠和忐忑不安的神情,还是她身上的红裙子特别鲜艳,引起了文叔的注意,他抬头看了看女孩并叫住了她:“喂!小姑娘,你要买杂志吗?”“不,叔叔,我……我想打电话……”“哦,那你打吧!”“谢谢叔叔,长途电话也可以打吗?”“当然可以!国际长途都可以打的。”
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真地拨着号码,善良的文叔怕打扰女孩,索性装着看杂志的样子,把身子转向一侧。小女孩慢慢地从慌乱中放松下来,电话终于打通了:“妈……妈妈!我是小菊,您好吗?好,我随叔叔来到了桐乡,上个月叔叔发工资了,他给了我50块钱,我已经把钱放在了枕头下面,等我凑足了500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再给爸爸买化肥。”小女孩想了一下,又说:“妈,我告诉你,我叔叔的工厂里每天都可以吃上肉呢,我都吃胖了,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己的。哦,对了,妈妈,前天这里一位阿姨给了我一条红裙子,现在我就是穿着这条裙子给你打电话的。妈妈,叔叔的工厂里还有电视看,我最喜欢看学校里小朋友读书的片子……”突然,小女孩的语调变了,不停地用手揩着眼泪,“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你那里的花开了吗?我好想家,想弟弟,想爸爸,也想你,妈,我真的真的好想你,做梦都经常梦到你呀!妈妈……”
女孩再也说不下去了,文叔爱怜地抬起头看着她,女孩慌忙放下话筒,慌乱中话筒放了几次才放回到话机上。“姑娘啊,想家了吧?别哭了,有机会就回家去看看爸爸妈妈。”“嗯,叔叔,电话费多少钱呀?”“没有多少,你可以跟妈妈多说一会,我少收你一点儿钱。”文叔习惯性地往柜台上的话机望去,天哪,他突然发现话机的电子显示屏上竟然没有收费显示,女孩的电话根本没有打通!“哎呀,姑娘,真对不起!你得重新打,刚才呀,你的电话没有接通……”“嗯,我知道,叔叔!”“其实……其实我们家乡根本没有通电话。”文叔疑惑地问道:“那你刚才不是和你妈妈说话了吗?”小女孩终于哭出了声:“其实我也没有了妈妈,我妈妈已经死了四年多了……每次我看见叔叔和他的同伴给家里打电话,我真羡慕他们,我就是想和他们一样,也给妈妈打打电话,跟妈妈说说话……”听了小女孩这番话,文叔禁不住用手抹了抹老花镜后面的泪花:“好孩子,别难过,刚才你说的话,你妈妈她一定听到了,她也许正在看着你呢,有你这么懂事、这么孝顺的女儿,她一定会高兴的。你以后每星期都可以来,就在这里给你妈妈打电话,叔叔不收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