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俄罗斯埃文基英雄史诗研究
李颖更新时间:2025-04-27 18:16:23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俄罗斯人口较少民族埃文基的英雄史诗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史诗研究专家及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母题分析、比较研究、文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厘清埃文基英雄史诗这一民间文学的叙事体裁类型,着重分析了埃文基英雄史诗的特色母题、典型形象和艺术特色等诗学特征;同时钩沉史诗中蕴含的狩猎文化、萨满文化及民族传统文化,解读民族经典文化等;阐释埃文基英雄史诗中体现的本民族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探讨了埃文基史诗的发展及流传特征;提出埃文基英雄史诗与我国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史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等一系列重要而独到的学术观点,为埃文基史诗乃至民间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谢灵运集笺释
本书是著者的一本谢灵运研究专著,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的上、下编是著者在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台湾里仁书局)、李运富《谢灵运集》(岳麓书社)阐释的基础上对谢灵运言行玄学意蕴和历史性再笺释。附录部分包括年谱简编、历代评诠评和几篇著者已发表的关于大谢的研究论文。其中包含着著者多年来对大谢及研究大谢的知见。文学22万字 - 会员
晚清域外游记的现代性考察
本书从精神结构的转折、思想的流变以及游记文体的裂变等方面深入发掘了晚清域外游记的现代性元素,并细致勾勒了其文本书写存在的复杂流变,从而指出,晚清域外游记包含了中国散文现代性构造所需的基本元素,它最早因为域外体验的发生,突破了古文的义理藩篱、挣脱了僵化的语言符号系统,在精神意识、语言意识、文体意识方面对现代散文的生成起到了推动作用,藉此构成了中国散文现代转型的重要环节。同时,在论述晚清域外游记的现代文学23.5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诗歌批评史(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
当代中国诗歌70年的历史进程,如果以价值建构和史实面貌特征为标准,应划分为“社会主义时期”(1949—1976)、“社会主义调整期”(1977—1991)和“后社会主义时期”(1992—2019)三个阶段。它们有前后传承的历史关联,也表现出文学自身的独特性。传统的诗歌批评史通常采用“以史带论”的史学观和分析模式,这种模式当然有历史感和说服力,但也容易抑制小说批评史的独特性,尤其容易忽视批评的主体性文学23.6万字 - 会员
德里罗四部小说中的体育叙事研究
体育在美国的历史进程中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体育也在不少美国作家的作品中对表达主题和塑造人物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尚未引起文学批评界的重视,若予以关注,也仅仅是局部提及。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对德里罗小说中的体育叙事进行系统探讨的专著,让体育作为关键词进入严肃文学作品的阐释视野,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范式。本书从隐性叙事、历史书写和主体性等角度,深入系统地揭示出体育叙事与话语构建、身份认同文学16.6万字 - 会员
现代道德哲学的文学化:艾丽丝·默多克的创作思想研究
本书结合英国著名小说家、哲学家艾丽丝·默多克的哲学著作、文学评论以及文学作品,分析了她的哲学思想和文学实践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尝试厘清在其思想中文学与哲学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的脉络,析出其文学、哲学思想的基本要素和内在逻辑,从出发点、核心概念、创作论和阐释论四个方面勾勒默多克的创作思想体系,并通过对其小说创作中道德性的文学诠释,阐述了默多克的哲学思想在文学实践中的演绎和呈现。本书拓展了文学16.3万字 - 会员
网络文学作家论
在网络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灿若群星的网络作家。《网络文学作家论》在搜集大量调研资料的基础上,本着“让材料说话”的实录原则,对早期网络文学著名作家、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评介与阐释。本书对几代网络作家进行了白描式记述与评介,旨在通过“赛博空间”的“田野调研”,采集数据,甄别文献,留下信史。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记录的许多早期网站的作家生平、作品传播、读者反应等原始信息,已经或即将从网页上消失。因此,本书文学24.9万字 - 会员
德米特里诗学研究
德米特里是希腊化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学者,其诗学不仅继承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传统,而且开创和发展了诸如书信、语篇、语效、辞格、形式、风格、文体、写作等方面的理论,为此后诸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德米特里诗学产生机缘及其哲学根基的考察,凸显出其诗学的质点和生长点;对其诗学系统的考察,揭示文学形式与审美反应之间的联系,解决结构主义批评善于发现文本内在秩序和模式却无法阐释效果,印象批评能内省直觉效果文学24.2万字 - 会员
文化生态与山水诗文论稿
本书把作家及其作品放进具体环境中进行考察,与自然与人、社会、教化、伦理、风俗等进行关联性和一体性的审视,突破学科的阈限,以生态的系统观与生态的价值观对我国古代山水诗文进行多方位的反思和探究。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以坳典诗文中的山水描写进行观照,揭示其文化内涵及社会背景;中编以中国文学传统中有关山水的最具代表性的审美范型进行解析,从中领略我们民族特有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下编则以文史的站位,参照和文学19.9万字 - 会员
中国当代小说与佛教文化之关系研究
本书以“中国当代小说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为核心,旨在将1949年以来的中国小说文本置于与佛教文化关系的发展脉络中,考察佛教故事原型、基本观念、话语表达方式对故事本体的塑形及小说精神内涵的生发;对中国当代小说叙事体例、时间及空间结构的创设意义;对特定意象、意境及语言表达方式的生成与开掘等。通过将中国当代小说与佛教文化的关系放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中梳理,突破了前人指证性的研究和作家作品个案研究,深化和文学2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