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剧艺社研究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5/40668055/b_40668055.jpg)
会员
上海剧艺社研究
穆海亮更新时间:2021-10-30 02:01:30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上海剧艺社(1938-1941,1946-1948)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进步职业剧团,堪称孤岛时期及战后上海剧运的一面旗帜,也在中国话剧史上占有独特地位。本书是首次对上海剧艺社展开集中、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全书共40万字,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二章),分别从剧团组织、剧目建设和舞台艺术三个方面,探究上海剧艺社的特点、成绩及历史局限。在具体深入的个案研究基础上,本书综合运用戏剧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这一兼具个性与典型性的剧团为切入点,对话剧的艺术构成、内外关系、生产体制进行立体考察和多维阐释,从而从新的角度探揭示现代话剧发展、分化、成熟、变异的文化逻辑与历史动因。这对今后的剧团研究乃至话剧史研究,具有学术理路与方法论层面的参考价值。书后“附录”有详细的上海剧艺社活动年表、演出剧目一览表等,既是对正文论述的支撑,其自身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3-3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穆海亮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的一生充满传奇,住在布达拉宫,他是雪域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他是世间纯美的情郎。这个极具才华的诗人写下了感动人间的情诗,三百年前感动了无数人;三百年后,依然有很多读者为他的情诗感动。他用生命,演绎了一场诗歌之美。唯美传记作家白落梅用洁净、美丽的语言,将仓央嘉措的生平与他的诗歌结合在一起,试图描绘一个真实而又深情、质朴而又充满才华的仓央嘉措,更重要的是,向读者展示他的诗歌之美。书中亦整理了《文学11.5万字 - 会员
天高云淡·云悦读
从不变的人生突围需要什么,创意、创造、创新、创业,用新价值改写旧生活。你或许生活在对未来的焦虑中,你或许无法摆脱过去留给你的痛苦,你或许在人际交往是无法获得尊重和认可,你或许和你的伴是纠缠在无尽的相互伤害,怎样解决这些永远困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烦恼,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幸福呢?阅读这本书对于你来说是一个发现之旅。我们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文学4.4万字 - 会员
莫愁猎火狼烟,前路有高适
《莫愁猎火狼烟,前路有高适》是一本关于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国风插画随笔集,由“知识放映室”创始人董领和知名国风插画师北册联袂打造,从榜样、大器晚成、乐天派、农民、戎帅、友情、家族、宋州突围八个侧面呈现高适跌宕起伏的励志一生,其中穿插高适众多诗歌作品和38幅大尺幅插画,一并展示高适在逆境中勇往无前的坚韧心态,以及他一心为国的精神向度。文学6.6万字 - 会员
云乡话食(图文精选本)
邓云乡出身文化世家,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久居京沪,细察南北市井民风、饮食习惯,又博征史料,娓娓诉说南北美食的渊源、特色、做法及背后的逸闻趣事,尤其浓墨重彩描绘了燕京常见的水果菜蔬、鱼虾蟹等传统食物,用大众化的美味记忆寄托对美好传统的热爱之情。文学7.2万字 - 会员
勾阑醉:昆曲京剧中的风雅与热闹
本书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主题的散文集。昆曲与京剧是中国传统舞台艺术的两座高峰,被称为“雅部”与“花部”。作者作为骨灰级票友,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经典意象,精选昆曲折子10本、京剧折子10本,从戏文到唱腔,从眼神到身段,为我们一一道来这其中不为人知的精彩与神韵,并用画作形式为我们定格其中最为精彩的瞬间。本书可视为一本中国戏曲入门佳作。作者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解读经典戏曲,抒发因戏文而产生的对文学6.6万字 - 会员
窗前的母亲
本书收录了肖复兴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作家肖复兴的散文质朴而又多思,饱含真情实感与人生哲思,自成风格。全书共分为“绉纱馄饨”“一片幽情”“窗前的母亲”“父亲和信”四辑,包含了作者的童年回忆,以及关于姐姐、母亲和父亲的记忆,以细腻平实的笔触,缓缓铺陈出对亲人无尽的怀念与深情。语言质朴恬淡,情感真挚厚重,用一桩桩小事勾勒出回忆中亲人朋友的旧时形象,一件件旧物像儿时的蝉鸣一般带着人回到记忆中的过去。文学10.5万字 - 会员
两地书
鲁迅作品中极“平凡”可爱的一本,详尽记录鲁迅和景宋(许广平笔名)于北京两地、厦门—广州、北平—上海,相识相伴的情感轨迹!《两地书》是鲁迅与景宋(许广平)一九二五年三月至一九二九年六月的通信结集,共收信一百三十五封。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鲁迅的信件时常随复随毁,幸而与许广平的通信大多得以保留,后经鲁迅编辑整理,分为三集,1933年4月由上海青光书局初版。文学13.3万字 - 会员
神农野札
陈应松在《钟山》杂志开设专栏“神农野札”后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被《扬子江文学评论》评为“2022中国年度文学排行榜”散文十佳,该书即为此专栏的合集。这是一部以神农架为对象,思考和记述森林自然、生态人文的书。陈应松长期在神农架居住和写作,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奇闻异事、奇花异草捻熟于心,特别是对森林、自然、生态的潜心思考,凝炼深邃,开阔睿智,语言沉雄绮丽,知识宽广丰富。这是一本认识和描写自然和森林之书,文学17.4万字 - 会员
要爱具体的人
本书为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的最新散文集。乔叶擅长在琐碎日常的生活中捕捉富有诗意的细节,在娓娓道来中展现每个人面对生活时最坦诚、最细微的情绪与情感——似乎万事万物都理应是美好的、雅致的,形形色色的生活都值得我们一再品味欣赏,而这种观察和欣赏之下,更多的是对当代人内心的体察——既看到生活美好的细节,也坚持去看我们灵魂深处最真实的模样;既珍爱当下我们拥有的一切,也执着于抵抗虚无和消极,这个时代真正的爱,一文学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度光阴的人
继《未来不迎,过往不恋》热销五年后,苏辛以饱含诗性与善意,通透而温厚的文笔,独树一帜的细腻深度,书写那些我们终将面对的问题:处处都是问题、一点儿也不完美的原生家庭;爱过的看似错误的人;在自傲与自卑间摇动的自我;舍不得却又回不去的故乡……她写家人、爱人、友人、故乡,也写自我成长,自我接纳。归根到底,写的是:一个人与那些“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东西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生存于世间,常常误以为物质是立身现当代随笔9万字 - 会员
大西北文学与文化(2020年第1期)
《大西北文学与文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讲话精神和关于文艺的系列讲话精神,呼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思维,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导向。《大西北文学与文化》立足大西北,面向全国。介入当代大西北文学与文化发展进程。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并重,注重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历史感和当代感,学理性和前沿性相结合。《大西北文学与文化》主要由大西北文学综论、思现当代随笔22万字 - 会员
都是好时光:一位乳腺癌患者的康复笔记
本书是一位乳腺癌患者的康复笔记,记录了作者肖于从得知生病的不接受,到积极配合治疗,到对抗抑郁、最终慢慢回归生活的心路历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抗癌纪实文学。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老天不会一直发好牌,也不会一直发烂牌。一手的烂牌,除了依赖胆识、气魄以及打牌的技巧,还需要伙伴配合,打完烂牌,人生才能重新开始赢。而所有好过与难过的历程,回头想来,都是好时光。现当代随笔9.6万字 - 会员
纽约琐记(修订版)
国内知名公共知识分子、画家、文化批评家陈丹青《纽约琐记》修订再版。本次修订将原版下册全部删除,同时大量增添图片,彩色印制,封面重新设计过,更加适读、精美。有几位相熟的读者批评说,近年我所出的三五本“书”,还算《纽约琐记》尚可读。这本书是我纽约生涯的结账,初事写作的开端……我的生活因这本书从此转向,出现新地带。初版分为两册,下册多是访谈、杂稿与中国话题,本次修订全部删除,同时大量增添图片,彩色印制,现当代随笔13万字 - 会员
新輯泊居剩稿
纪钜维(1848-1920),直隶献县人,纪晓岚五世孙,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纪钜维的《泊居剩稿》有两个版本,一是身后其婿汪鸾翔、刘宗彝整理的《泊居剩稿》,民国十四年(1925)出版。二是刘宗彝整理《泊居剩稿》《泊居剩稿续编》和合本,民国三十一年(1942)出版。其中仅有诗二十余首,文札数篇而已,总数仅2万字。此次整理,除将原有资料重新标点、整理之外,并补录佚文多种,字数约10万字。这些佚文包括纪钜现当代随笔13.4万字 - 会员
唯有书香留岁痕
《唯有书香留岁痕(侯仁之文集)》收录了侯仁之从中学时代起到九十高龄的部分著作和代表译作,分为早期文章、北京相关、地理学史、书序、自述、忆往等几类。《唯有书香留岁痕(侯仁之文集)》是对“侯仁之文集”前三卷的补遗,对后世学人和读者全面了解侯仁之的思想、情怀及其学术成长经历颇有助益。现当代随笔38.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