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温和激进:顺从与反抗之间的微妙平衡
(美)黛布拉·E.迈耶森(Debra E. Meyerson)更新时间:2020-04-14 14:51:35
最新章节:西部公司和阿特拉斯公司调查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这本书对当代组织里的成员经历进行了描画,在许多情形下,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必须为了在工作中展现他们的“自我”而进行奋斗。我描写了温和激进派如何在保持信誉的同时引发变革,描述了他们如何维持他们的双重追求和双重身份,以及他们用来缓慢而持续地引起变化的平平常常的,有时是平淡无奇的过程。我希望那些渴望一个不一样组织的人能够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考虑他们的努力,并且采取一套新的行动策略。我还希望,在读完这本书以后,面对着我所描述的那种紧张状态的人能够觉得不那么孤独,更加坚信他们能够通过坚持不懈的、日复一日的行动,为其他人带来变化。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杨斌 朱童
上架时间:2019-04-01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黛布拉·E.迈耶森(Debra E. Meyerson)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犯罪防治与社会治理
本书作者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3~2017)。在任职的十五年里,他围绕《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精神卫生法》等法律以及一些法规的制定、实施和完善,提出40多项全国政协提案。本书以这些提案为线索,结合有关部门的复函,重点从刑事立法、精神卫生立法和社会领域立法三个方面,记录一些重要法律的制定、实施、修正历程,研析有关理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进社科35.5万字 - 会员
异乡人亦不同:时空视角下城乡移民青年城市权益的差异性研究
本书以关注“附近”和目标群体自我叙事的质性研究,揭示青年城乡移民群体的异质生活世界,解读城市权益空间的多元性。通过重新审视城乡移民青年的日常实践,深入探讨这一群体在城市中权益获取、个人发展、与城市的情感连接,以及定居意愿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指出这种差异性也反向塑造着多元化的城市空间。为全面认识城乡移民群体的城市权益问题,应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挑战,提供学术理解与关怀。社科14.4万字 - 会员
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二十周年精华集
本书收录了《“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我们的全球文明》《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一个多元与多重文明的世界》《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等文章,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进行跨学科融合,探讨了文明的对话、变化的世界、共同的挑战、大学的责任四大主题,并形成三张学术名片,即北京大学引领全球大学交流合作网络构建的“国际学术名片”、北京市引领国际化都市建设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名片”,以及中国引领全球文明倡社科12.6万字 - 会员
抚州学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2022)
本书属于“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智库丛书”,鼓励文化传承与创新,旨在围绕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深入基层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本书稿件来自知名高校学者、教授的定向约稿,在内容及板块设计上将进行严格把控,以文化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为主要内容,重点探讨当下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热点和趋势,设置“行业前瞻”“理论视野”“政策观察”“文化建设”“地方探索”五大社科14.5万字 - 会员
英语文学中的社会主义思潮研究
本书以经典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新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理论为依据的评论视角,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社会主义思潮对英国、美国、加拿大三个主要英语国家文学的深刻影响,回溯了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程中的多种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文学表征,探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逾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与这三个国家的文学和文学评论之间复杂而多维的关系。本书力图为学术界提供一本资料较为全面翔实、客观科学的具有学科前沿性的学术论著,提供一社科36.9万字 - 会员
西方城市管理思想与流变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相较于广袤的乡村,城市有着巨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和医疗的需求,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岗位,成为各色人寻梦的天堂。“城市化”成为人类活动空间变迁的主旋律。在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的浪潮愈加凶猛,见证了复兴,也带来了诸多困境和难题。本书希望通过梳理西方城市管理的相关思想和观念,探索通向美好城市的各种路径和可能性。社科18.5万字 - 会员
哈佛中国学:政治与历史卷
本套书是中国中青年学者对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的系列专访,分“政治与历史篇”、“经济与社会篇”、“文化与学术篇”三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专家们分别就中国政治改革、历史变迁、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学术发展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深入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受访学者或对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有所了解,或甚至有过亲身的见证和体验。他们的观点和思考值得中国的读者了解社科25.9万字 - 会员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汇编(全2册)
本书是为了庆祝吉林大学建校七十周年,而由吉林大学组织编写的,用以展现吉林大学不同时期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在各自专业领域中所取得的优秀科研成果,以及纪念他们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所做出的贡献。社科28.4万字 - 会员
奋进的历程: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建院四十周年
本书以“志体”写法,全面记录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自建院以来四十年奋进历程。全书共有概况、机构设置、人员情况、科研工作回顾与展望、历年科研成果及奖项统计、大事记六章内容。在客观介绍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基本面貌基础上,按时间顺序梳理了机构变化和人事变迁脉络,较为翔实地汇集整理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发展大局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及各类获奖情况和批示统计,并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发展进程中系列社科1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