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玄幻
  • 都市
  • 历史
  • 科幻
  • 轻小说
  • 哲学
  • 马哲
  • 美学
  • 伦理学
  • 理论流派
  • 东方哲学
  • 西方哲学
  • 思维科学
  • 逻辑学
  • 知识读物
  • 中国哲学
  • 经典著作
  • 会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领导

    本书收入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领导的文章20余篇,按专题分为马哲理论问题研究、领导理论问题研究、权威问题研究、现实问题研究等四部分,书稿内容对推动马克思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有重要的出版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哲23.8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直觉辩证法

    本书以哲学史为背景,充分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经验科学理论,深入研究了直觉的本质、结构、价值,并重新审查了理性、逻辑、辩证法等基本哲学范畴。本书认为,理性根本上就是直觉,因为直觉才是那个思维中的“自我之原始同一性”或者说“绝对同一”即无条件同一性。绝对同一否定一切的前提和预设,直接、整体、结构性地面对生活世界,最符合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的本性。而且,直觉是实践的前逻辑,以直觉为基本思维方式的辩证法,就
    马哲24.5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探究

    本书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出发,试图重构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的基本体系。从一般层面上,依据人权的层次划分和范畴归属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和表现形式,将人权分为应有人权、社会人权、法定人权和实有人权,通过四维视角的透视,大致把握人权的内在规定和整体结构;从具体层面上,重点论述人权的外在关系和发展依据,即人权与自由、民主、法治、政治的基本张力及其协调;最后,揭示人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及其实践途径。
    马哲20.8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

    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贺来力作!本书以“辩证法的真实根基”为突破口,阐发了马克思辩证法对于解决当代哲学内在矛盾、推动哲学未来发展方面所具有的重大价值!
    马哲35.7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历史轨迹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自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把人的精神恢复为人本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从实物出发阐述人本思想,但马克思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本质的历史起点、现实内容以及未
    马哲21.8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个体理论:语言哲学的分析

    个体及个体化是近现代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在反思和批判资本现代性的语境下,把个体自由与人类解放结合起来,并在继承近代社会政治哲学重视个体本位的基础上,通过强调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的基础性,把哲学史上对个体及其自由的理解转化为“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之自主活动和自我实现问题。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理论的价值承诺,也是贯穿其思想始终的主旨。本书旨在结合西方哲学史语境,从语言哲学的主谓
    马哲29.3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马克思和科恩正义思想比析

    本书以“自由”、“平等”和“所有权”为主线,旨在阐释、比析马克思、科恩分别完成对自由主义(资本主义)非正义的批驳,而后各自构建其社会主义正义论。其中,重点阐明科恩立足于当代现实,大胆质疑马克思主义自我所有、剥削等理论,同时发展马克思正义思想;回应当代自由主义的挑战,批判并吸纳当代自由主义的合理资源,探索社会主义基本正义。为了达致上述目的,本书从四个层面展开研探:起先探究马克思、科恩对自由主义批判的
    马哲18.8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

    本书通过对马克思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三次飞跃的分析,发出了“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呼唤;用马克思两大发现的整体视角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人”,并基于此对当今学术界的一些人无原则地宣扬“经济人”展开了批判;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路向,特别是批判了对马克思主义做启蒙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解释的缺陷;归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的双向促进;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审视了社会的
    马哲18.5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为依据,以社会技术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技术”为“先天综合判断”,对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进行了“发掘”、梳理和分析,分别考证了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根本、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源泉、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灵魂、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观、剩余价值学说、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论等做了社会技术解读。
    马哲19.1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研究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是曾经风靡世界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是指20世纪上半叶引领并活跃于奥地利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代表人物有阿德勒、鲍维尔、西法亭和伦纳。他们的理论和执政实践颇有亮点,对欧洲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作者从德文原著到中奥合作,集三十年之研究成果,既是对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研究专著,也提供了可贵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奥地利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我们的马克思
    马哲24.4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

    实现“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一生的不懈追求。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最新研究成果,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重要理论资源。《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项理论成果。该书创造性地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置入到唯物史观和资本批判两大视阈之中,从而完整地把握了马克思对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置入到政治哲学的视阈下进行考察,透过共同体思想深刻认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自身特质
    马哲12.3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本书收录了伊林·费彻尔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发表的七篇论文。它们或涉及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学术关系,或涉及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思想传承关系,或涉及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丰富多样的研究主题之下,费彻尔表达了其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所谓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对立是不存在的,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并不存在阿尔都塞所谓的断裂;黑格尔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来源,离开黑格尔就不能理解马克思;现存的
    马哲24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共产党宣言》探究

    本书旨在走出一条不是“寓教于乐”而是“寓教于经”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子。与其他学术作品相比,本书有以下几个特征:(1)在汉、德、英、法、俄五个文本之间出现差异时,会以德文原版为比照,指出有什么样的差异。对于一些可能产生争议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2)在英、德、法、俄文本中,重要的词几乎都字对字地标出汉语的词义,这样在读汉译本发生理解上的分歧时,可以便捷地找到这些译本中的相应的词,更容易达成
    马哲40.1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前沿报告.第3辑

    本书为十多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在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所作的报告和该博士点师生的研讨报告。其内容包括关于实现“中国梦”、“绿色革命”等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马哲17.4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新大众哲学(全2册)

    《新大众哲学》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从总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论、人生观七个方面围绕时代问题展开了哲学诠释。全书接续了艾思奇《大众哲学》的风格——紧扣时代脉搏,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道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笔法、贴近大众的语言,通俗而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很好地将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加以分析与阐明,推进了马克思主
    马哲60.7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

    本书由“导论”、“宇宙自然论”、“科学思维论”和“科学技术论”构成,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一般特征,以及辩证法是宇宙自然、科学思维和科学技术这三个领域中事物和人类活动的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认为以自然辩证法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是宇宙自然论、科学思维论和科学技术论的辩证统一体。
    马哲23.2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马克思人类学哲学:开辟人类学时代的新哲学

    人类学哲学是作者提出的对马克思哲学开创的新理解。本书第一篇主要考察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理论生成,指出它是在德国哲学的人类学转向中产生,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文献中完成的,并简单概括了人类学哲学的基本理论。第二篇在人的世界历史性发展的基础上,集中考察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哲学立场、哲学精神、思维范式、经济学一人类学一生态学的三维互根等对于开辟人类学时代
    马哲26.8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劳动价值新论:理论和数理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本书是国内学者近年来研究劳动价值论问题的力作。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在国内几乎一直没有间断过。全书共7章,分别是复杂劳动还原和产品价值的决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成正比的理论,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各种解释,部门内企业的代谢竞争和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不确定性,不必要的价值转形,从单一生产到联合生产:价值
    马哲18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瑞尼尔·格伦德曼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本书以第三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瑞尼尔·格伦德曼为研究对象,以其代表作MarxismandEcology等重要文献为文本依据,探索马克思主义与生态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格伦德曼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最大的贡献是提出重返“人类中心主义”,积极为人类“控制自然”辩护。因此,本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阐释其重要思想:人类中心主义——评价和阐释生态问题的参考点;无法有效地控制自然——生态问题产生的
    马哲20.2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研究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理论内在于人的本质理论,需要理论是马克思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桥梁,需要理论是理解唯物史观的重要突破口。本书系统梳理了马克思经典文本对需要理论的阐述,考察了由于人的实际需要马克思开始从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基于需要而非人的自然之爱,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本书提出了基于异化需要的发现,马克思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研究。基于需要概念马克思构建了人的
    马哲9.9万字
    2.5万人气
上一页4/10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