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玄幻
  • 都市
  • 历史
  • 科幻
  • 轻小说
  • 心理
  • 教育心理
  • 色彩心理
  • 青少年
  • 老年心理
  • 催眠
  • 儿童心理
  • 研究方法
  • 意识
  • 变态心理
  • 积极心理
  • 社会心理
  • 应用心理
  • 入门
  • 认知心理
  • 理论研究
  • 生理心理
  • 人格心理
  • 女性心理
  • 心理咨询
  • 经典著作
  • 百科
  • 心灵疗愈
  • 会员

    重构认知:用视觉化想象重塑思维

    本书将认知思维的理论概念场景化,让我们认识到思维认知中的误区。作者不仅设计了许多视觉化想象工具来模拟现实场景,还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重建思维方式并改变认知。本书包含60个小节,每个小节的内容都简单明了,易于操作,是CBT(认知行为疗法)的升级版,作者提出的视觉化想象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向认知,可以有效地提高认知,实现自我疗愈和自我改变。
    认知心理8.8万字
    3.4万人气
  • 会员

    学会沟通,学会爱:如何消除误解,让亲密关系更稳固

    贝克在本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陷入困境的伴侣之间常见的实际问题,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消极思维的力量、幻灭感、僵化的规则和期望,以及沟通不畅等。作者指导来访者和读者运用CBT疗法,分别对每种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包括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如何解读双方的聊天风格,如何意识到自己存在不正确思维方式并加以改正,如何进行合作,消除生活中的摩擦带来的怒气等,以帮助读者真正解决亲密关系中存在的各种
    认知心理19.7万字
    3.2万人气
  • 会员

    与真实的自己和解

    在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我们往往会谴责和批判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好像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并陷入不可自拔的自责和痛苦里。我们会觉得同情和安慰自己就是在为自己开脱,是逃避现实和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每个人需要“自我同情”。《与真实的自己和解》一书告诉我们,自我同情是一种全然接纳和善待自己的态度,以温和的心态理解自己的失败,平静地接纳当下痛苦的想法和情绪。这不是对现实的妥协,而是与自己和解。
    认知心理6.4万字
    3.1万人气
  • 人类的本质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使人类变得独一无二?“认知神经科学之父”迈克尔·加扎尼加集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对人类本质进行了一场细致而深入的解剖。从脑细胞构造到大脑核心功能,从认知、意识到情感,他在本书中探索了人类大脑的独特之处,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指引。
    认知心理26.8万字
    3.1万人气
  • 会员

    人人都要用到的1000个心理学常识(超值白金版)

    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难看透的东西,因此对于心理学的认知日渐成为人们探究人性和为人处世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全新升级版的《人人都要用到的1000个心理学常识》将为读者展现更多对人性的分析和对自我的认知。本书保留了上一版中肢体语言揭秘、重口味心理学剖析等精华内容,并新增了最新的哈佛心理学和绘画心理学,将一个个严肃、复杂、抽象的心理学现象向读者娓娓道来;绘画心理学让您通过无意识的绘画,描绘出内心最真
    认知心理24.4万字
    3.1万人气
  • 善恶之源

    婴儿有道德感吗?我们是如何成为有道德之人的?理性思考对道德决策来说无足轻重吗?保罗·布卢姆把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进化生物学和哲学的深刻思想融为一炉,力图探索我们究竟如何超越先天道德的局限。与此同时,他还研究了黑猩猩、心理变态者和常春藤教授们的道德,探索了我们对性、政治、宗教和种族问题的令人困扰的道德感觉。作者引述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开创性研究,证明婴儿早在能开口讲话和行走之前,就有能力判断他人行为的好
    认知心理12.4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潜台词:人如何用行为表达说不出的话

    每个人“问题行为”的背后,都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那些叛逆、对抗、逃避、成瘾的行为,或许并没有恶意的动机。有时候我们虚张声势的自信,实际上是畏惧失败;有时候我们选择“躺平”,实际上是无力改变的自我保护;有的人表现得颓废、孤独,拒人于千里之外,实际上渴望被人照顾;有的人酗酒成瘾,实际上希望一事无成的自己也能被爱;有的人常年失眠,实际上是希望多一些可以什么都不用做的时间……正是由于很难坦率地表达出这些不为
    认知心理4.6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脑熵:如何直击真相,果断决策

    当一切都变得复杂时让判断与决策成为常态环境太复杂,如何寻找有效信息?思维混乱、模糊,如何厘清逻辑?怎样判断与决策,才能直击要点?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复杂,大脑对这些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也需要逐步提高。想要拥有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就要优化大脑的算法。脑熵是指大脑可以访问的神经元的数量水平,用来衡量大脑对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脑熵越高,说明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越强。而信息的处理能力与我们的思
    认知心理8.5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认知行为疗法:会谈技能与咨询现场

    在学习认知行为疗法时,不仅需要学习和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更要把理论转变为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掌握相关的咨询会谈方法与技能。与学习体操或武术需要分解每个动作一样,咨询会谈技能也需要被逐一分解学习。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的60余项会谈技能。从开始会谈到结束会谈,从自动思维会谈到核心信念会谈,从评估性会谈到巩固性会谈,这些会谈技能涵盖了认知行为疗法的咨询全程。本书还专门设置了“咨询设置会谈”和“
    认知心理26万字
    2.8万人气
  • 和你的手一起思考

    我们都知道有人用手说话,但他们知道自己在用自己的手说话吗?我们的手势可以揭示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可以与我们讲出来的话形成矛盾,还可以传递出我们甚至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想法。在《和你的手一起思考》一书中,受人尊敬的认知心理学家苏珊·戈尔丁-梅多向我们展示,一直被忽视的手势其实对我们的思考、学习和交流都至关重要。手势是在每一个文化和语言中都能找到的普世的人类行为。哪怕我们意识不到其存在,我们的手势也是交流
    认知心理12.6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感知力

    常识告诉我们,人们对世界的体验是客观的。我们看到、嗅到、听到、触碰到的世界就是世界本身。这使得我们将自己的心理体验投射到外部世界,误将这些体验当作物质世界的真相,而对感官系统、个人经历、目标与期望等因素的影响浑然不知。尽管我们天真地认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但事实并非如此。真相是,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所感受的世界,根据每个人的经验而有所不同,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对于身高分别是4英尺
    认知心理14.4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

    神经现象学(Neurophenomenology)是一项联合了神经科学和现象学,在强调“心智与生命的强连续性”、“认知的具身-生成条件”、“意识经验的不可还原性”的基础上,旨在通过现象学描述、内省与宗教沉思等第一人称方法与神经科学实验等第三人称方法的互惠性约束来探索人类意识经验或主观经验的跨学科运动。《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一书旨在全面回顾与追踪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
    认知心理29.2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曼德拉效应

    2013年,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去世的新闻发布后,很多人发现自己对他死亡时间的记忆出现了混乱,以为他已于20世纪80年代,在监狱中死亡。心理学上将这种记忆混乱的现象称为曼德拉效应,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认知与事实不符的心理学现象。本书通过11个自我认知偏差的心理学现象,告诉我们如何避免自我认知偏差。
    认知心理9.1万字
    2.6万人气
  • 体验机器:我们的大脑如何预测和塑造现实

    在这本书中,安迪·克拉克揭示了重塑范式的预测性大脑理论,重新定义了心智与现实的关系:大脑从未“看到”真实的世界,你的一切所见所感只是它想让你看到的我们对身体、外界的感受,更多来自我们大脑预测的可控“幻象”,而非客观现实。本书揭示了预测性大脑在身体感受、情绪和行为中的核心作用——慢性疼痛、社交焦虑甚至情绪循环,都与预测的失控有关。通过重构语言、改变叙事、调整行动,我们能够重塑自身体验并改善身心健康。
    认知心理15.1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失控的自尊:为何我们自卑又自恋

    觉得自己有特权,喜欢操控,渴求认同?内向、敏感、玻璃心,但又觉得自己很特别?羞于表露真实的感情?经常觉得别人在针对你?如果你有以上心理,那么你的自尊很有可能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这导致我们自卑又自恋,陷入一种自我拉扯的痛苦。在本书中,作者深入剖析自信、自恋、自卑三种心理状态。他认为,每个人的心理都在绝对无私与绝对自恋之间波动,适度的自恋对维持健康的自尊感不可或缺。同时,作者为人们如何识别及应对身边的
    认知心理10.1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人类科学的认知结构:科学主体性解释的“类脑模型”

    本书从“认知”角度出发,在分析、比较东西方科学认知(思维)差异与人类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的相似性和同构型基础上,将东西方科学纳入统一的时空模式当中,并通过人类大脑这个“原型”所具有的基本结构、功能和机制及其简化的“类脑”模型,综合性、类比性地说明人类科学认知的基本结构、主要形态和动力机制,进而尝试解答科学中的相关问题。最后,从人类“全脑思维”的最优形态出发,展望人类“智慧圈”时代“全脑科学”的发
    认知心理45.9万字
    2.4万人气
  • 会员

    超脑认知论:心灵的新哲学

    认知科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过尔后三十多年的发展,建立了以计算理论为基础的研究范式。迄今为止,这一范式仍然被认知科学界看作是认知研究的标准范式或主流范式,并在认知科学研究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然而,自计算认知论于20世纪80年代成熟之时起,就开始遇到新思潮的挑战。这些新思潮及其所带来的新思维、新概念、新范式、新方法,经过十几年的成长在本世纪初开始突破计算认知论的各种局限性,形成了重返人脑,重
    认知心理21.4万字
    2.3万人气
  • 会员

    认知诊断评价理论基础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认知诊断评价理论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全书主要讲述了认知诊断评价理论的兴起及其优势,详细讲解了基本概念、基本假设、基本模型与参数估计方法,介绍了认知诊断评价测验及题目的编制方法以及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编制方法,最后对这一理论中还未深入研究的等值和信息量问题进行了初步叙述。书中通过日常实例进行讲解,并与国内外发展接轨,为读者理解认知诊断评价理论中的模型、技术和方法打下良好的
    认知心理11.6万字
    2.2万人气
  • 会员

    人格障碍译码

    临床心理学家梁国香博士与五位心理辅导专业人士,将他们多年在海外和香港的临床个案经验融入本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各类型人格障碍的成因、特性、行为及应对方式,透过个案演绎不同的治疗方法,破除关于人格障碍的谬误。
    认知心理14.6万字
    2.2万人气
  • 会员

    应对冲突的第三种思维

    我们现在对大脑的工作原理有了足够的了解,能够设计出更合适的思维系统。特别是我们现在知道大脑的感知部分是一个自组织的信息处理系统,它与我们通常所知的“被动”的信息处理系统有很大的不同。由于以前缺乏这种了解,我们一直未能在这个重要的感知系统上着力,而只能聚焦在下游的逻辑(或数学)系统。由于逻辑(或数学)系统的运作是被感知系统限制的,所以我们的思维一直被局限。
    认知心理12.8万字
    2.1万人气
上一页2/3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